智能红外转发器及其灯孔导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85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插座及其灯孔导光结构,其灯孔导光结构包括:设置在转发器壳体内的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发光元件,以及设置在转发器壳体上的导光件,导光件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智能插座包括转发器壳体,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在转发器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其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下壳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上设有支撑柱;第一电路板放置于第一加强筋上,且支撑柱插设于固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及其灯孔导光结构,其能够在不需要螺丝的情况下固定住电路板,还能使部分电路板竖直放置,并且以单个LED光源实现如同多个排列的LED灯珠的显示效果。

Intelligent infrared repeater and its light guid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红外转发器及其灯孔导光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及其灯孔导光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红外转发器,其需要在壳体上设置指示灯以向用户提示各种状态;而由于单点光源较难引起用户的关注,因此提示能力不强,所以现有的智能红外转发器需要在其壳体上设置多个排列的LED灯珠,以实现更优的提示效果。但是,在壳体上设置多个LED灯珠会增加智能红外转发器的制造成本,而且需要在其电路板上设置多个接口以控制这些LED灯珠。因此,需要对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能够在只使用单个发光元件,就能在转发器壳体上实现如同多个排列的LED灯珠的显示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包括:设置在转发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元件;设置在转发器壳体上的导光件,其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插设于转发器壳体上的指示灯孔;所述水平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或下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发器壳体内,且正对于所述电路板的发光元件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转发器壳体上设置有导光件,该导光件的竖直部插设于转发器壳体上端指示灯孔,其水平部的一端连接于竖直部的上端或下端,另一端延伸至转发器壳体内并正对于转发器壳体内的电路板的发光元件;当电路板上的发光元件发出光线,其大部分光线会进入水平部,并进入竖直部的上端或下端,进而水平部内的部分光线直接从竖直部射出,而另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到竖直部的其他部分上,从而使竖直部全体都投射出光线,从而只需要一个发光元件,就能形成如同多个LED灯珠排列的显示效果。优选地,电路板为竖直设置,且电路板上两个端面的同一高度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发光元件,且水平部的宽度大于竖直部的宽度,且水平部能够同时对应于两个发光元件设置,从而使红外转发器上的一个指示灯孔可以分别显示两个LED灯珠的显示效果(如不同的颜色)。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其包括:转发器壳体,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在所述转发器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其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所述下壳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上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一电路板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上,且所述支撑柱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红外转发器,其转发器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每个第一加强筋上设有支撑柱;而该转发器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安装时将第一电路板的固定孔对准定位柱,进而放置在第一加强筋的上端面,通过第一加强筋承托住第一电路板,并通过定位柱和固定孔对第一电路板进行定位,从而在不需要螺丝也能固定住电路板。优选地,该智能红外转发器还包括上述的灯孔导光结构。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或2中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中的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或2的智能红外转发器中的第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智能红外转发器中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1去掉上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1中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包括:如图1所示,设置在转发器壳体1内的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上设置有发光元件3;如图2所示,设置在转发器壳体1上的导光件4,其包括竖直部401和水平部402;如图3所示,所述竖直部401插设于转发器壳体1上的指示灯孔101;所述水平部40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部401的下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发器壳体1内,且正对于所述电路板2的发光元件3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转发器壳体上设置有导光件,该导光件的竖直部插设于转发器壳体上端指示灯孔,其水平部的一端连接于竖直部的上端或下端,另一端延伸至转发器壳体内并正对于转发器壳体内的电路板的发光元件;当电路板上的发光元件发出光线,其大部分光线会进入水平部,并进入竖直部的上端或下端,进而水平部内的部分光线直接从竖直部射出,而另一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到竖直部的其他部分上,从而使竖直部全体都投射出光线,从而只需要一个发光元件,就能形成如同多个LED灯珠排列的显示效果。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电路板2为竖直设置,且所述电路板2上两个端面的同一高度处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发光元件3;如图2所示,所述水平部402的宽度大于所述竖直部401的宽度,且所述水平部402能够同时对应于两个所述发光元件3设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为竖直设置,且电路板上两个端面的同一高度处分别设置有两个发光元件,且水平部的宽度大于竖直部的宽度,且水平部能够同时对应于两个发光元件设置,从而使红外转发器上的一个指示灯孔可以分别显示两个LED灯珠的显示效果(如不同的颜色)。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水平部402与所述竖直部401的连接处设有斜向导块403,其较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部401,其较小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平部402。本实施例通过在水平部与竖直部的连接处设有斜向导块,斜向导块能够使水平部的光线能够更好的传导到竖直部的上方。具体地,所述导光件4由透光的PC制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其包括:如图1所示,转发器壳体1,其包括上壳体102和下壳体103;设置在所述转发器壳体1内的第一电路板201,其上设置有若干固定孔2011;所述下壳体103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1031,所述第一加强筋1031上设有支撑柱1032;所述第一电路板201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筋上,且所述支撑柱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红外转发器,其转发器壳体的下壳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每个第一加强筋上设有支撑柱;而该转发器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安装时将第一电路板的固定孔对准定位柱,进而放置在第一加强筋的上端面,通过第一加强筋承托住第一电路板,并通过定位柱和固定孔对第一电路板进行定位,从而在不需要螺丝也能固定住电路板。优选地,所述上壳体102上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1022,所述第二加强筋1022上设置有压紧柱1023,所述压紧柱1023压紧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1的上端面。本实施例通过在上壳体设置第二加强筋,通过第二加强筋上的压紧柱压住第一电路板的上端面,使第一电路板被完全地固定。优选地,该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在转发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元件;/n设置在转发器壳体上的导光件,其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n所述竖直部插设于转发器壳体上的指示灯孔;/n所述水平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或下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发器壳体内,且正对于所述电路板的发光元件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转发器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元件;
设置在转发器壳体上的导光件,其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
所述竖直部插设于转发器壳体上的指示灯孔;
所述水平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部的上端或下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转发器壳体内,且正对于所述电路板的发光元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为竖直设置,且所述电路板上两个端面的同一高度处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发光元件;
所述水平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竖直部的宽度,且所述水平部能够同时对应于两个所述发光元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竖直部的连接处设有斜向导块,其较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部,其较小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平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红外转发器的灯孔导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件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陈田生廖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瑞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