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702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包括勘察板和设置在勘察板上的脉冲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射器、触控面板、脉冲信号接收器和频谱分析仪,所述勘察板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勘察板内开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电机腔向外延伸至安装腔,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有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到达指定位置后,电机反转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转轴传动,棘轮棘齿配合实现凸轮在电机反转时转动,在凸轮作用下实现稳定锥射入地下,实现对设备的稳定进行稳定勘察。

A coal mine geological insp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查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地质查看装置是一种利用脉冲对地质进行勘察的装置,用以勘测当地地底的煤矿位置,煤矿地质查看装置一般都是在野外现场进行勘测工作,因此煤矿地质查看装置需要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在进行脉冲勘察时需要保证查看装置的稳定,不能出现移动,现有的采用移动轮在野外方便了移动,但是由于脉冲勘察的特性,野外环境复杂,容易造成在进行脉冲勘察时不稳定的状态,容易造成勘察出来的结果不正确的情况出现,造成数据出错,影响最终的结果。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20127466.1】给出的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固定板和频谱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一端安装有脉冲信号发射器,所述脉冲信号发射器和脉冲信号发生器之间设置有触控面板,且脉冲信号发射器底部电性连接有脉冲发射器,所述触控面板连接在固定板内侧,所述固定板下方横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中间开设有与脉冲发射器对应的信号发射口,所述信号发射口底部端口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通过减震弹簧与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板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底部安装有制动滚轮,所述触控面板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一端下方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脉冲信号接收器,所述脉冲信号接收器顶端安装有频谱分析仪,所述安装腔一侧铰接有门板。该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在进行脉冲查看时就无法使装置稳定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当不能保证设备稳定时,在脉冲发射点与接收点不相同会导致计算出来的数据不对,再者该专利设备在野外进行移动时也会相对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在进行脉冲勘察时不能保证勘察稳定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包括勘察板和设置在勘察板上的脉冲信号发生器、脉冲信号发射器、触控面板、脉冲信号接收器和频谱分析仪,所述勘察板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勘察板内开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电机腔向外延伸至安装腔,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有传动机构。优选地,所述稳定机构包括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上固定连接有棘爪,所述棘轮外侧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内侧壁开设有棘齿槽。优选地,所述安装腔内底部开设有多个贯穿口,所述安装腔内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固定连接有稳定锥,所述稳定锥位于贯穿口内。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支撑板底部开设有多个滚轮槽,所述滚轮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相对一侧的滚轮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依次贯穿位于左侧的滚轮槽、安装腔、位于右侧的滚轮槽,位于安装腔内的所述旋转轴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一链轮连接,所述转轴与安装腔内侧壁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传动杆与安装腔内侧壁通过第二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安装腔内侧壁通过第三轴承连接。优选地,所述勘察板底部与支撑板上表面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本技术中有益效果为:1、电机正转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四锥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链轮和链条实现第二链轮转动,使滚轮转动,实现在机械带动下设备在野外进行运输;2、到达指定位置后,电机反转带动位于其上的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转轴传动,棘轮棘齿配合实现凸轮在电机反转时转动,在凸轮作用下实现稳定锥射入地下,实现对设备的稳定,进行稳定勘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勘察板、2支撑板、3电机、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1第三锥齿轮、62转轴、63凸轮、64连接板、65稳定锥、71第四锥齿轮、72第一传动齿轮、73第二传动齿轮、74第一链轮、75滚轮、76旋转轴、77第二链轮、8脉冲信号发生器、9脉冲信号发射器、10触控面板、11脉冲信号接收器、12频谱分析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包括勘察板1和设置在勘察板1上的脉冲信号发生器8、脉冲信号发射器9、触控面板10、脉冲信号接收器11和频谱分析仪12,其具体安装位置请看图1,勘察板1下方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内开设有安装腔,勘察板1内开设有电机腔,电机腔内设置有电机3,电机3输出端贯穿电机腔向外延伸至安装腔,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第一锥齿轮4啮合连接有稳定机构,实现将转动的方向进行改变,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5啮合连接有传动机构。进一步地,稳定机构包括与第一锥齿轮4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三锥齿轮61,第三锥齿轮6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棘轮,棘轮上固定连接有棘爪,棘轮外侧设置有凸轮63,凸轮63内侧壁开设有棘齿槽,棘轮棘齿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其作用是实现在电机3正转时,凸轮63不转动,在电机3反转时,凸轮63转动开始工作。进一步地,安装腔内底部开设有多个贯穿口,安装腔内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连接有连接板64,连接板64两端固定连接有稳定锥65,稳定锥65位于贯穿口内,通过凸轮63转动,将与之接触的连接板64下压,与连接板64连接的稳定锥65插向地面进行固定。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二锥齿轮5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71,第四锥齿轮7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72,第一传动齿轮72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73,第二传动齿轮73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链轮74,支撑板2底部开设有多个滚轮槽,滚轮槽内设置有滚轮75,相对一侧的滚轮75通过旋转轴76连接,旋转轴76依次贯穿位于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包括勘察板(1)和设置在勘察板(1)上的脉冲信号发生器(8)、脉冲信号发射器(9)、触控面板(10)、脉冲信号接收器(11)和频谱分析仪(12),其特征在于,所述勘察板(1)下方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勘察板(1)内开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端贯穿电机腔向外延伸至安装腔,所述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啮合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所述第二锥齿轮(5)啮合连接有传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包括勘察板(1)和设置在勘察板(1)上的脉冲信号发生器(8)、脉冲信号发射器(9)、触控面板(10)、脉冲信号接收器(11)和频谱分析仪(12),其特征在于,所述勘察板(1)下方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勘察板(1)内开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内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输出端贯穿电机腔向外延伸至安装腔,所述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所述第一锥齿轮(4)啮合连接有稳定机构,所述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所述第二锥齿轮(5)啮合连接有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包括与第一锥齿轮(4)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三锥齿轮(61),所述第三锥齿轮(6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棘轮,所述棘轮上固定连接有棘爪,所述棘轮外侧设置有凸轮(63),所述凸轮(63)内侧壁开设有棘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地质查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底部开设有多个贯穿口,所述安装腔内底部两侧均通过弹簧连接有连接板(6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玲杨超李向利朱晓宁范百生胡建勇张志伟杨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