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65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包括箱体,其特征是箱体上设置有玻璃门、电气柜、散热孔和指示灯,箱体内设置送风区、电阻器老炼区和电容器放电区,开关电源、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布置在箱体内,电阻器老炼区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接口,第一老化板通过第一接口与开关电源连接,第一老化板上设置有电阻插口,电压和电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开关电源、风机和指示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容器放电区设置有第二接口,第二老化板通过第二接口与放电电阻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可兼顾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成本低、占地少、效率高。

Test chamber for resistor aging and capacitor secondary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
本技术涉及试验装置,具体而言是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
技术介绍
电阻器的筛选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国家标准,在电阻的检测筛选中,必需先对功率电阻进行老化试验,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试验电阻进行加电,使其工作在额定的功率状态下不低于96小时。老化试验后,再测试其阻值是否满足要求。老化试验涉及工装夹具、同时受测试的电阻器数量和试验电压的选择以及施加与释放等问题。现有的电阻器老炼,通常按待试验电阻器外形尺寸制作相应的工装夹具(俗称老化板),将插入待试验电阻器的老化板平铺在工作台上进行老化试验,根据待试验电阻器的参数人为选择试验电压,并且人工操作试验电压的施加与释放。由于电阻器外形各异,工装夹具制作量大,而老化板平铺在工作台上则需要很多位置,不仅占地面积大、操作不便,而且成本高、效率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它以试验箱内立体装夹老化板的方式取代了工作台平铺老化板,节省了空间,提高了效率;利用现有的电容老化板作为电阻器的的工装夹具,降低了成本;采用控制器和上位计算机实现了电阻器间歇老炼试验的程序控制。另外,本技术还可同时进行电阻器老炼试验和电容器二次放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包括箱体,其特征是箱体为柜式结构,箱体的正面设置有玻璃门,箱体的背面设置有电气柜,箱体的顶板和两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箱体上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包括绿灯、红灯和黄灯,箱体的中部为送风区,送风区的两侧为电阻器老炼区和电容器放电区,电源组件布置在箱体内的底部,电源组件包括开关电源、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送风区的中部设置有垂直隔板,2对以上的风机自上而下分布在垂直隔板的两侧,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箱体的侧壁,电阻器老炼区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接口,第一老化板通过第一接口与开关电源连接,第一老化板上设置有2对以上的电阻插口,电阻插口彼此之间并联,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开关电源的电压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开关电源、风机、绿灯、红灯和黄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与上位计算机通讯,电容器放电区设置有1个以上的第二接口,第二老化板通过第二接口与放电电阻和开关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阻插口彼此之间通过第一接口实现并联。进一步地,所述电阻器老炼区设置有32个第一接口,电容器放电区设置有8个第二接口,4对风机自上而下分布在垂直隔板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源包括第一开关电源、第二开关电源和第三开关电源,第一开关电源为15V/80A,第二开关电源为30V/60A,第三开关电源为12V/100A。采用本技术,可以单独进行电阻器老炼试验,也可以单独进行电容器二次放电,还可以同时进行电阻器老炼试验和电容器二次放电。本技术进行电阻器老炼试验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待试验电阻器分别插入第一老化板,打开玻璃门,将各第一老化板分别插入各第一接口,关上玻璃门,选择开关电源,由控制器自动控制开关电源以及风机的开启和关闭,进行试验并记录、保存数据。本技术进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待二次放电的电容器分别插入第二老化板,打开玻璃门,将各第二老化板分别插入各第二接口,关上玻璃门,人工操控进行电容器二次放电,同时检测各电容器放电通道上所残留的电压值,至放电电压小于0.5V时止。试验进行中绿灯亮,试验异常红灯亮,试验结束黄灯亮。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本技术进行电阻器老炼试验和电容器二次放电,可降低成本、节省空间、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老化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老化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后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接口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二接口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电阻器老炼试验控制框图;图11为本技术的电容器二次放电电路图。图中,1-箱体;1.1-玻璃门;1.2-电气柜;1.3-散热孔;2-指示灯;2.1-绿灯;2.2-红灯;2.3-黄灯;3-送风区;3.1-垂直隔板;4-电阻器老炼区;4.1-第一接口;4.2-第一老化板;4.2.1-电阻插口;5-电容器放电区;5.1-第二接口;5.2-第二老化板;6-电源组件;6.1-开关电源;6.1.1-第一开关电源;6.1.2-第二开关电源;6.1.3-第三开关电源;6.2-电压传感器;6.3-电流传感器;7-风机;8-控制器;9-上位计算机;10-放电电阻;11-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所示的一种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包括箱体1,箱体1为柜式结构,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玻璃门1.1,箱体1的背面设置有电气柜1.2,箱体1的顶板和两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1.3,箱体1上设置有指示灯2,指示灯2包括绿灯2.1、红灯2.2和黄灯2.3,箱体1的中部为送风区3,送风区3的两侧为电阻器老炼区4和电容器放电区5,电源组件6布置在箱体1内的底部,电源组件6包括开关电源6.1、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送风区3的中部设置有垂直隔板3.1,2对以上的风机7自上而下分布在垂直隔板3.1的两侧,风机7的出风口朝向箱体1的侧壁,电阻器老炼区4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接口4.1,第一老化板4.2通过第一接口4.1与开关电源6.1连接,第一老化板4.2上设置有2对以上的电阻插口4.2.1,电阻插口4.2.1彼此之间并联,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的输入端分别与开关电源6.1的电压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开关电源6.1、风机7、绿灯2.1、红灯2.2和黄灯2.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8与上位计算机9通讯,电容器放电区5设置有1个以上的第二接口5.1,第二老化板5.2通过第二接口5.1与放电电阻10和开关11连接。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阻插口4.2.1彼此之间通过第一接口4.1实现并联。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阻器老炼区4设置有32个第一接口4.1,电容器放电区5设置有8个第二接口5.1,4对风机7自上而下分布在垂直隔板3.1的两侧。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开关电源6.1包括第一开关电源6.1.1、第二开关电源6.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为柜式结构,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玻璃门(1.1),箱体(1)的背面设置有电气柜(1.2),箱体(1)的顶板和两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1.3),箱体(1)上设置有指示灯(2),指示灯(2)包括绿灯(2.1)、红灯(2.2)和黄灯(2.3),箱体(1)的中部为送风区(3),送风区(3)的两侧为电阻器老炼区(4)和电容器放电区(5),电源组件(6)布置在箱体(1)内的底部,电源组件(6)包括开关电源(6.1)、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送风区(3)的中部设置有垂直隔板(3.1),2对以上的风机(7)自上而下分布在垂直隔板(3.1)的两侧,风机(7)的出风口朝向箱体(1)的侧壁,电阻器老炼区(4)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接口(4.1),第一老化板(4.2)通过第一接口(4.1)与开关电源(6.1)连接,第一老化板(4.2)上设置有2对以上的电阻插口(4.2.1),电阻插口(4.2.1)彼此之间并联,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的输入端分别与开关电源(6.1)的电压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开关电源(6.1)、风机(7)、绿灯(2.1)、红灯(2.2)和黄灯(2.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8)与上位计算机(9)通讯,电容器放电区(5)设置有1个以上的第二接口(5.1),第二老化板(5.2) 通过第二接口(5.1)与放电电阻(10)和开关(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阻器老炼和电容器二次放电的试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为柜式结构,箱体(1)的正面设置有玻璃门(1.1),箱体(1)的背面设置有电气柜(1.2),箱体(1)的顶板和两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1.3),箱体(1)上设置有指示灯(2),指示灯(2)包括绿灯(2.1)、红灯(2.2)和黄灯(2.3),箱体(1)的中部为送风区(3),送风区(3)的两侧为电阻器老炼区(4)和电容器放电区(5),电源组件(6)布置在箱体(1)内的底部,电源组件(6)包括开关电源(6.1)、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送风区(3)的中部设置有垂直隔板(3.1),2对以上的风机(7)自上而下分布在垂直隔板(3.1)的两侧,风机(7)的出风口朝向箱体(1)的侧壁,电阻器老炼区(4)设置有2个以上的第一接口(4.1),第一老化板(4.2)通过第一接口(4.1)与开关电源(6.1)连接,第一老化板(4.2)上设置有2对以上的电阻插口(4.2.1),电阻插口(4.2.1)彼此之间并联,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的输入端分别与开关电源(6.1)的电压输出端和电流输出端连接,电压传感器(6.2)和电流传感器(6.3)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开关电源(6.1)、风机(7)、绿灯(2.1)、红灯(2.2)和黄灯(2.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8)与上位计算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宏唐俊尧何丹贺颖颖孔令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