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65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包括风速仪主体与刻度盘,所述风速仪主体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风向杯,所述风向杯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顶端一体化连接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的顶端设有风向针,所述风向针的前端外表面粘合有指针,所述风速仪主体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开设有通槽与第二套仓,且第二套仓设置于通槽的左侧,所述通槽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套仓的内侧设有弹簧与卡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包裹式收纳结构,便于快速携带,提高整体防护性,便于支撑固定,提高监测方便性。

Portable anem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风速风向仪
本技术涉及风速风向仪
,具体为便携式风速风向仪。
技术介绍
风速风向仪是一种监测风速与风向的仪器,便携式风速风向仪采用了微机技术,可以同时测量瞬时风速、瞬时风级平均风速、平均风级和对应浪高等参数,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优点。然而现有的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在使用时,是通过手提箱放置,在携带时,还需要将风向组件与风速探测仪拆分携带,避免风向组件弯折,操作麻烦,且对风向组件的防护性差,同时,现有的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在监测时,需要手持监测,长时间监测还需要借助外部支架来固定风速仪主体,极为麻烦,因此亟需设计便携式风速风向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风速风向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携带时,需要拆分,不够方便,对风向组件的防护性差,无定位支架,监测不够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包括风速仪主体与刻度盘,所述风速仪主体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风向杯,所述风向杯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包括风速仪主体(1)与刻度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仪主体(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风向杯(3),所述风向杯(3)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杆(4),所述防护杆(4)的顶端一体化连接有刻度盘(5),所述刻度盘(5)的顶端设有风向针(7),所述风向针(7)的前端外表面粘合有指针(6),所述风速仪主体(1)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内侧开设有通槽(14)与第二套仓(15),且第二套仓(15)设置于通槽(14)的左侧,所述通槽(14)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包括风速仪主体(1)与刻度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速仪主体(1)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风向杯(3),所述风向杯(3)的外表面套设有防护杆(4),所述防护杆(4)的顶端一体化连接有刻度盘(5),所述刻度盘(5)的顶端设有风向针(7),所述风向针(7)的前端外表面粘合有指针(6),所述风速仪主体(1)的底端通过螺丝固定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内侧开设有通槽(14)与第二套仓(15),且第二套仓(15)设置于通槽(14)的左侧,所述通槽(14)的内侧贯穿设置有防护罩(8),所述防护罩(8)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3),所述第二套仓(15)的内侧设有弹簧(16)与卡桩(17),且卡桩(17)设置于弹簧(16)的右侧,所述防护罩(8)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罩(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风速风向仪,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权许春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绿盾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