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离轴入射的同轴发射与接收激光雷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
,更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离轴入射的同轴发射及接收激光雷达。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及5G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材料工艺技术的逐渐突破,适用于自动驾驶、三维测绘、安防监控等各种应用的激光雷达迎来了发展大潮。激光雷达以其高分辨率、优异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全天候的连续工作,为各种人工智能对于周围各种环境的感知应用装上智慧的眼睛;再配合逻辑控制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真正实现L3及以上的自动驾驶,在帮助机器人智能行走的路途中,激光雷达是可以完美替代人类眼睛的视觉传感器,在安防监控领域,因高分辨率激光雷达使用激光主动探测,不受外界光线强弱影响全天候的工作,是替代现有监控摄像头最理想的探测设备。然而现有的同轴技术方案中,激光雷达采用机械旋转方式扫描视场,扫描视场有限,并且不易通过其它方式扩展扫描视场。同时机械式旋转速率较低,图像分辨率降低,受反射镜的限制,接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离轴入射的同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离轴入射的同轴发射与接收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包括:激光光源、准直单元、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及投射单元构成;/n所述激光光源,用于发射激光光束;/n所述准直单元,用于对激光光源发射的光束进行准直,降低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度,产生准直光束;/n所述发射组件位于发射光路中,用于将准直的光束入射到投射单元内;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偏振分光单元、偏振转换单元及反射镜;偏振转换单元用于改变从偏振分光单元射出的光束偏振态,改变偏振态后的光束再入射到投射单元;反射镜用于改变线偏振光的传播方向角度;/n所述接收组件位于接收光路中,用于接收经投射单元返回的光子;所述接收组件包括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离轴入射的同轴发射与接收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包括:激光光源、准直单元、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及投射单元构成;
所述激光光源,用于发射激光光束;
所述准直单元,用于对激光光源发射的光束进行准直,降低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度,产生准直光束;
所述发射组件位于发射光路中,用于将准直的光束入射到投射单元内;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偏振分光单元、偏振转换单元及反射镜;偏振转换单元用于改变从偏振分光单元射出的光束偏振态,改变偏振态后的光束再入射到投射单元;反射镜用于改变线偏振光的传播方向角度;
所述接收组件位于接收光路中,用于接收经投射单元返回的光子;所述接收组件包括偏振转换单元、偏振分光单元、滤光片、聚焦单元及接收端探测器;偏振转换单元用于改变经投射单元返回光子的偏振态,偏振分光单元根据偏振转换单元对所述返回的光子的偏振态转换形态选择不同的出射端口,聚焦单元将经过接收光路接收的光子会聚至接收端探测器,滤光片过滤经所述投射单元返回的光子中的干扰光子;
所述的投射单元为基于MEMS或电机或其它电子方式驱动的微型反射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轴入射的同轴发射与接收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单元包括:第一偏振分光单元、第二偏振分光单元、第三偏振分光单元,第一偏振分光单元设置在准直单元的输出端,用于将准直光束分成两束偏振态正交的线偏振光,两束线偏振光分别构成第一发射光路和第二发射光路;第一发射光路、第二发射光路分别投射到第二偏振分光单元、第三偏振分光单元;第二偏振分光单元、第三偏振分光单元沿着发射光路的射出方向设有偏振转换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离轴入射的同轴发射与接收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偏振转换单元和第二偏振转换单元,第二偏振转换单元设置在第三偏振分光单元的后边,第一偏振转换单元设置在第二偏振分光单元的后边;在发射光路中偏振转换单元用于将经过偏振分光单元后的线偏振光转变成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在接收光路中偏振转换单元用于将经过投射单元返回的光子由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转变为线偏振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离轴入射的同轴发射与接收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所述聚焦单元包括:第一聚焦单元和第二聚焦单元,所述接收端探测器包括:第一接收光路探测器及第二接收光路探测器;所述接收光路包括:第一接收光路和第二接收光路,沿第一接收光路光子传播方向,第一偏振转换单元、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刚,黎洪,林坚,林余斌,黄塍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岭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