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等待时间的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中乳化沥青混合料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等待时间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常温拌合乳化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气候及地理条件的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由于其常温施工特性,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相比较可节约大量能源,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但是,这种常温拌合、常温摊铺和碾压的乳化沥青混合料,其材料特性和强度形成机理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具有很大差异,并且其压实工艺参数会对其路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研究表明,乳化沥青混合料在铺筑后不能立即压实,并且需要一定的压实等待时间。如果压实等待时间过短则水分散失不明显,若强行压实,在挤压力和水的润滑作用下有可能使其内部混合料产生离析;如果压实等待时间过长,则沥青与集料已黏结,混合料强度增加,压实困难加大,效果较差,且有可能影响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甚至在压实过程中损伤骨料。因此,压实等待时间对于路面最终的压实度、力学性能和工作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等待时间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n步骤S1:将乳化沥青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拌合完成后开始计时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等待时间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S1:将乳化沥青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拌合完成后开始计时t1;
步骤S2:称取质量为M0的乳化沥青混合料,并将乳化沥青混合料装入特定的试模中进行压实,记录开始压实时间t2,压实结束后取出试模中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件,并称其质量M1;
所述试模包括筒形试件成型模具及设置于筒形试件成型筒体底部的浆液收集槽,该筒形试件成型模具上设有均匀分布且内外相通的泌水孔,用于在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析出浆液的排出;
步骤S3:通过浆液收集槽回收乳化沥青混合料在压实过程中排出的浆液,并将收集的全部浆液取出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后取出适量浆液样品,称其质量m0;
步骤S4:将取出的浆液样品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再冷却至室温,称重所得质量为m1;
步骤S5:将烘干后的浆液样品置于950±5℃马弗炉中灼烧至恒重,再冷却至室温,称其剩余残留物质量为m2;
步骤S6:计算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失水率和浆液中的油水比,其中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失水率W计算公式如下:
浆液中的油水比TS计算公式如下:
步骤S7:通过压实等待时间t与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失水率W、浆液中的油水比TS两个指标的曲线变化规律确定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等待时间,其中压实等待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t=t2-t1,确定乳化沥青混合料最佳压实等待时间的具体过程为:通过压实等待时间t与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失水率W、浆液中的油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侯德华,韩志宇,董是,刘玉恒,左献宝,李忠玉,刘廷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