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检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454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螺丝检验装置,包括底座、振动器、感应机构和传导机构,振动器设置在底座内,传导机构倾斜设置在底座上,利用振动器抖动使螺丝从传导机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传导机构包括前板、后板、连接块、调节块和第一固定机构,前板和后板通过连接块平行设置,形成传导螺丝的导槽,后板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前板上设置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并且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位置对应,感应机构设置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侧边,调节块滑动设置在第二开口内,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将调节块固定,当螺丝过短时,通过第四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螺丝自由下落。利用调节块调整第二开口大小,巧妙利用螺丝自身重量,实现螺丝过短检测和不合格件自动落料。

A screw insp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丝检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螺丝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丝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螺丝已经是生活中常用的紧固件,而螺丝的长短是有一定的标准,因此,在出厂前,需要对螺丝进行长度检测,检查螺丝是否在合格误差范围内。而如果完全通过人工检测,那么,不仅检验效率慢,同时也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螺丝检验装置,包括底座、振动器、感应机构和传导机构,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传导机构倾斜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利用振动器抖动使螺丝从传导机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前板、后板、连接块、调节块和第一固定机构,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通过所述连接块平行设置,形成传导所述螺丝的导槽,所述后板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前板上设置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位置对应,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侧边,所述调节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以调节第二开口的大小,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将所述调节块固定,当螺丝过短时,通过第四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螺丝自由下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口两侧侧壁设置第一滑槽,所述调节块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丝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与所述第一螺丝匹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丝穿过所述调节块和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螺孔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块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开口两侧侧壁设置第二滑槽,所述支撑块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利用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将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指定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螺丝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与所述第二螺丝匹配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丝穿过所述支撑块和所述第二弹簧后与所述第二螺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呈U形结构,其一侧壁与所述后板固定连接,另一侧壁上设置引导孔和锁紧螺孔,并且在所述前板上设置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和所述引导孔对应,调节螺丝穿过引导孔与所述调节螺孔连接,锁紧螺丝与所述锁紧螺孔配合,并且一端顶紧所述前板。进一步地,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设在所述调节螺丝上。进一步地,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固定块、U形支架、激光传感器和固定螺丝,所述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底座间隙设置,所述U形支架滑动设置所述固定块上,利用所述固定螺丝锁紧,所述激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U形支架两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传导机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调节块调整第二开口大小,巧妙利用螺丝自身重量,实现螺丝过短检测和不合格件自动落料;同时配合激光传感器对螺丝过长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前板和后板通过连接块实现间距调节,以增加导槽宽度,进而提高螺丝检测范围,适应性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螺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的左视图;图7为图6的A-A剖视图;图8为图6的B-B剖视图;图9为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底座,2、振动器,3、感应机构,4、传导机构,31、固定块,32、U形支架,33、激光传感器,34、固定螺丝,41、前板,42、后板,43、连接块,44、调节块,45、第一固定机构,47、支撑块,48、第二固定机构,411、第三开口,412、第四开口,413、调节螺孔,414、调节螺丝,421、第一开口,422、第二开口,431、引导孔,432、锁紧螺孔,433、锁紧螺丝,451、第一螺丝,452、第一弹簧,481、第二螺丝,482、第二弹簧,4211、第二滑槽,4212、第二螺孔,4221、第一滑槽,4222、第一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螺丝检验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底座1、振动器2、感应机构3和传导机构4,振动器设置在底座1内,传导机构4倾斜设置在底座1上;通常,传导机构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优选的,传导机构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5°。利用振动器2抖动使螺丝从传导机构4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传导机构4包括前板41、后板42、连接块43、调节块44和第一固定机构45,前板41和后板42为长方体条形结构,前板41和后板42通过连接块43平行设置,形成用于传到螺丝的导槽。后板42上设置第一开口421和第二开口422,前板41上设置第三开口411和第四开口412,第一开口421和第三开口411位置对应,感应机构3设置在第一开口421和第三开口411处,当感应机构感应到螺丝,说明螺丝过长,通过PLC控制设备停机报警。进而实现对螺丝过长检测。调节块44滑动设置在第二开口422内以调节第二开口422大小,通过第一固定机构45将调节块44固定在指定位置。根据螺丝标准,选择螺丝最短长度,即标准螺丝减螺丝允许长度误差。当螺丝经过第二开口422时,如果螺丝符合标准,则一端搁置在调节块44上,如果螺丝较短不符合标准,其端部无法搁在调节块44上,利用螺丝自身重量,使得螺丝从第二开口412第四开口412处落下,进而实现螺丝过短检测。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第二开口422两侧侧壁设置第一滑槽4221,调节块44两侧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4221内,第一固定机构45包括第一螺丝451和第一弹簧452,第一滑槽4221内设置与第一螺丝451匹配的第一螺孔4222,第一螺丝451穿过调节块44和第一弹簧452与第一螺孔422连接。通过第一弹簧452使得调节块44始终与第一螺丝451紧贴,进而通过转动第一螺丝451改变调节块44至第二开口422底部的距离。当螺丝过段时间,螺丝由于其自身重量,其一端向下翻转,进而从第二开口422落下。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还包括支撑块47和第二固定机构48,第一开口421两侧侧壁设置第二滑槽4211,支撑块48两侧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4211内,利用第二固定机构48将支撑块47固定在指定位置。通过调节支撑块47在第一开口421中的位置,以增加检测范围;根据不同长度的螺丝,调节支撑块47位置,使得螺丝不会因为自身重量翻转落下。具体的,第二固定机构48包括第二螺丝481和第二弹簧482,第二滑槽内4211设置与第二螺丝481匹配的第二螺孔4212,第二螺丝481穿过支撑块47和第二弹簧482后与第二螺孔4212连接。通过转动第二螺丝481调节支撑块47在第一开口421内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连接块43呈U形结构,其一侧壁与后板42固定连接,另一侧壁上设置引导孔431和锁紧螺孔432,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丝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振动器、感应机构和传导机构,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传导机构倾斜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利用振动器抖动使螺丝从传导机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前板、后板、连接块、调节块和第一固定机构,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通过所述连接块平行设置,形成传导所述螺丝的导槽,所述后板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前板上设置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位置对应,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侧边,所述调节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以调节第二开口的大小,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将所述调节块固定,当螺丝过短时,通过第四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螺丝自由下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丝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振动器、感应机构和传导机构,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传导机构倾斜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利用振动器抖动使螺丝从传导机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所述传导机构包括前板、后板、连接块、调节块和第一固定机构,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通过所述连接块平行设置,形成传导所述螺丝的导槽,所述后板上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前板上设置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并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位置对应,所述感应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侧边,所述调节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以调节第二开口的大小,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将所述调节块固定,当螺丝过短时,通过第四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螺丝自由下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丝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两侧侧壁设置第一滑槽,所述调节块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丝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滑槽内设置与所述第一螺丝匹配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丝穿过所述调节块和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螺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丝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块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开口两侧侧壁设置第二滑槽,所述支撑块两侧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利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佳兴紧固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