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的利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集热板角度的太阳能热水器,它是由集热器箱体及集热水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集热板和联接管通过两个接管连接,并且两接管用软套管套接并固定,接管与联接管和集热管用胶结合,集热板可在箱体内旋转,调整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安装在任何结构的房屋顶上或南面墙上,使用效果极佳。(*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的利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集热板角度的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的种类很多,结构各异,但它们都存在着共同的缺陷。如太阳能集热板只能斜立着与太阳光成固定角度,不能变化,而且需要较笨重的支架;透光的面板多采用玻璃,易破碎,透光率低,要求集热箱有一定的刚性,不能变形。这样的结构,使得热水器的热利用率低,抗风和冰雹的能力差,不能适应各种屋顶和房屋结构的安装要求。本技术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调集热板角度的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技术主要是由集热器箱体和集热水箱组成,集热水箱置于集热器箱体的上部,其中,集热器箱体又由箱体壳、保温层、盖板、集热板及联接管等组成。集热板通过软套管与联接管结合,管接头与联接管采用胶结合,集热板可相对联接管转动。本技术采用了软套管联接,胶粘技术,使得集热板可调角度,产品重量轻,成本低,透光板面强度高,耐老化,寿命长,可在任何一种屋顶和墙壁上安装,在任何风力下和冰雹打击下都不会受到破坏,而能正常工作。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集热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本技术集热板与联接管连接结构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集热水箱的结构图。从以上附图可以看出,箱体壳(1)为薄铁板制成并做防腐处理,与箱体壳(1)相接触的是聚苯板保温层(2),集热板(5)与联接管(4)、(11)置于箱体壳(1)中,最外层为盖板(3),其中集热板(5)和联接管(4)的连接通过两个接管(10)和(6)来完成。两个接管(10)和(6)用软套管(9)套接,并由其上的管夹(7)、(8)紧固,接管(6)、(10)与联接管(4)和集热板用胶结合。集热板(5)为横向放置。在箱体内可旋转、调整角度。集热板(5)为铜铝合金材料,上面涂有太阳能吸收选择性涂层;盖板(3)采用太阳能玻璃钢材料。集热器箱体中的集热板(5)有若干个。集热水箱由金属锌板制成的外壳体(18),聚苯乙稀发泡成形的保温层(19)和无毒无锈的聚乙稀内胆(20)组成,其中集热水箱上部有排汽排水溢流管(21)、(22),下部有两根与集热器箱体联接管(4)、(11)相连的软套管(23)、(26),并用管夹(24)夹紧,还有内胆固定接管(25)。集热水箱高于集热器箱体100-200毫米。使用时,先打开上水阀门(13),使自来水管(12)的水进入集热器箱体和集热水箱中,水箱满后,溢流管(22)流水,关闭上水阀(13)。这时装置开始工作,利用阳光加热水箱中的水,需要时,打开阀门(16),用水器(17)就会有热水流出。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使用效果好,是一种适用于农村,城镇家庭和集体浴室中使用的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集热板角度的太阳能热水器,由箱体壳,保温层,盖板,联接管,集热板,集热水箱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板和联接管通过两个接管连接,两接管用软套管套接,并由其上的管夹紧固,接管与联接管和集热板用胶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集热板为横向放置,在箱体内可旋转,调整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集热水箱在集热器箱体的上部,距离为100-20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集热水箱由外壳体,保温层和内胆组成,其中集热水箱上部有排汽,排水溢流管,下部有两根与集热器箱体联接管相连接的软套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集热板为铜铝合金材料,上面涂有太阳能吸收选择性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盖板采用太阳能玻璃钢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于集热器箱体中的集热板有若干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的利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集热板角度的太阳能热水器,它是由集热器箱体及集热水箱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集热板和联接管通过两个接管连接,并且两接管用软套管套接并固定,接管与联接管和集热管用胶结合,集热板可在箱体内旋转,调整角度。本技术可安装在任何结构的房屋顶上或南面墙上,使用效果极佳。文档编号F24J2/20GK2270942SQ9621407公开日1997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郭万良 申请人:郭万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集热板角度的太阳能热水器,由箱体壳,保温层,盖板,联接管,集热板,集热水箱等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板和联接管通过两个接管连接,两接管用软套管套接,并由其上的管夹紧固,接管与联接管和集热板用胶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万良,
申请(专利权)人:郭万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