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间隙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373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位间隙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整体结构的外围框架;用于精密定位、调平、间隙控制和承载样片的工件台模块;用于装载母板、检测调平精度的承载模块;用于测量原位间隙的原位间隙检测模块;用于数据采集、处理与反馈控制的控制系统。该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白光干涉间隙测量方法,通过外围三点监测母板与样片之间的间隙,并反馈控制工件台模块进行精密调平与间隙控制。同时结合白光干涉间隙测量方法与显微成像方法,对母板与样片中间工作区域进行横向分辨力高、检测精度高的原位间隙检测。

An in-situ gap de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间隙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母板与样片之间原位间隙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领域都需要对母板和样片进行精密间隙检测与控制,但是往往检测位置都只能在非工作区域。由于母板与样片加工面形偏差、装配变形等原因,通过工作区域外围的检测数据,控制工作区域的间隙分布往往是不可行的。如何实现既不破坏工作区域状态,又能检测工作区域间隙分布的工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原位间隙进行检测有几个要求十分关键:一是非接触测量,不破坏工作区域状态;二是检测横向分辨力要小,最大限度检测原位间隙分布状态;三是检测完成后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原位间隙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结合白光干涉间隙测量方法与显微成像方法,可对母板与样片中间工作区域进行横向分辨力高、检测精度高的原位间隙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原位间隙检测装置与检测方法,该专利技术基于白光干涉间隙测量方法,通过外围三点监测母板与样片之间的间隙,并反馈控制工件台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用于支撑整体结构的外围框架(1);/n用于精密定位、调平、间隙控制和承载样片的工件台模块(2);/n用于装载母板、检测调平精度的承载模块(3);/n用于测量原位间隙的原位间隙检测模块(4);/n用于数据采集、处理与反馈控制的控制系统(5);/n其中,所述的外围框架(1)应具有较好的强度与刚度,同时应安装有隔震平台(6)以最大程度隔离外界扰动;/n所述工作台模块(2)安装在外围框架(1)的下基板(7)上,所述工作台模块(2)包括:六轴精密位移台(10)、六轴纳米位移台(11)、承片台(12)和样片(13),其中六轴精密位移台(10)用于样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用于支撑整体结构的外围框架(1);
用于精密定位、调平、间隙控制和承载样片的工件台模块(2);
用于装载母板、检测调平精度的承载模块(3);
用于测量原位间隙的原位间隙检测模块(4);
用于数据采集、处理与反馈控制的控制系统(5);
其中,所述的外围框架(1)应具有较好的强度与刚度,同时应安装有隔震平台(6)以最大程度隔离外界扰动;
所述工作台模块(2)安装在外围框架(1)的下基板(7)上,所述工作台模块(2)包括:六轴精密位移台(10)、六轴纳米位移台(11)、承片台(12)和样片(13),其中六轴精密位移台(10)用于样片(13)大行程范围的定位与姿态调整;六轴纳米位移台(11)用于高精度的定位与姿态调整,主要包括精密定位、调平和间隙控制;
所述的承载模块(3)安装在外围框架(1)的上基板(9)上,所述的承载模块(3)包括:母板(14)、三路测量光纤(15)和固定框架(16),其中三路测量光纤(15)垂直于母板(14),安装在固定框架(16)上,三路测量光纤(15)应安装在非工作区域,呈三角形分布,用于总体监测母板与样片之间的间隙;母板(14)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安装在固定框架(16)上;
所述的原位间隙检测模块(4)安装在外围框架(1)的上基板(9)上,所述的原位间隙检测模块(4)包括:三轴精密位移台(17)、物镜(18)、安装板(19)、显微成像主体(20)、原位检测模块(21),其中三轴精密位移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先刚王长涛赵承伟龚天诚罗云飞张逸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