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锦熙专利>正文

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31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它主要由包括真空管集热器1、联集管2、循环管路3、吸热储水保温装置4组成,此吸热储水保温装置4由建筑一体化保温箱体5、吸热储水箱13、中空透光保温装置19组成,吸热储水保温装置4可以预先制作,安装时直接置于建筑楼顶面上,可与建筑结成一体。采用这种结构的太阳能热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储水箱能够直接吸热保温、容易清洗维修、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热效率更高,热水器的大小可根据建筑楼面的大小与需要的蓄水量进行控制,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是由集热器、吸热储水箱组成的分体 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
技术介绍
传统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与集热管是不分离的,这类热水器的安装 不但与城市建筑风格不协调,影响市容建筑和小区的建筑风格,而且在台风和 雷雨天气还存在安全隐患,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将集热器与水箱分离,使水箱与建筑实行一体化;同时随着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技术不断进步,集热器的 集热效率已逐渐趋于极限,如何进一步提高热水器的热效率必须从另一个角度 重新考虑;此外,传统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由于与保温层一体化,不方便清洗 和维修,长时间使用水质容易受到污染,也容易受到腐蚀,而且在热水器成本 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至使热水器价格居高不下,以上问题是目前制约太阳能 热水器快速发展的瓶颈。中国专利99255683.x公开了一种建筑一体式太阳能热水器,这种太阳能热 水器主要由太阳能集热管、水箱、 一体化托架等组成,水箱置于坡面顶上专门 设置的阁棚内。这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与太阳能集热管是分开的,多适于坡面 式的建筑,安装麻烦,维护不方便。这种水箱为全密封,难以进行清洗维修,没有吸热功能,同时制作成本高,因此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器与水箱分离,水箱能够与建筑实行一体化,同时又能够直接吸热保温;水箱能够容易清洗维修同时又 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新型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 器由真空管集热器、联集管、循环管路、吸热储水保温装置组成,吸热储水保 温装置是由建筑一体化保温箱体、吸热储水箱、中空透光保温装置组成。建筑一体化保温箱是置在建筑屋顶上其底面及四周用砖或金属材料板中间 夹保温材料层组成的箱体,保温箱内表面有吸热层以增加集热效果,保温箱体 内一侧高处留一上循环管口、在底部留一排污口,在另一侧高处留一溢水管口、 靠近底部留一进出水管口、在进出水管口上方留一下循环管口,进出水管口与 进出水管相连,以供加水进水箱或从水箱出水进建筑各楼层,上、下循环管口 与联集管、上下循环管连接使水箱内的水循环加热。吸热储水箱放在保温箱体内,吸热储水箱外表面有吸热层,可以直接吸热, 吸热储水箱顶部开口,开口处安装有活动或浮动集热板,吸热储水箱一侧高处 留一上循环管口、在底部留一排污口,在另一侧高处留一溢水管口、靠近底部 留一进出水管口、在进出水管口上方留一下循环管口,水箱内的水通过上下循 环口与集热器、联集管相连形成循环热水系统,上下循环口呈对角线分布,水 箱底部高于集热器顶部0.5米左右;活动式集热板由金属板或塑料板和表面上的吸热层组成,活动式集热板可以放置于吸热水箱上方开口处,也可以放置于吸 热水箱内水面上,活动式集热板与吸热储水箱开口边缘活动连接。建筑一体化保温外壳顶部安装的中空透光保温装置,是由至少2块透光板 外缘密封粘合形成至少1个中空层,最好由3块透光板以上外缘密封粘合形成2 个中空层以上的多层中空,中空层最好成真空,中空透光保温装置面板的长宽 度与保温箱体顶部接触的长宽度等同于保温箱体的长宽度,中空透光保温装置 面板平展延伸出至与保温箱体壁的顶部密封相接。建筑一体化保温箱内至少安装一个吸热储水箱,也可以安装2个以上的吸 热储水箱,安装2个以上的吸热储水箱时进出水管、循环管、溢水管、排污管 之间各相互串接,吸热储水箱安装数量必须与集热管数量相匹配,以确保热水 符合用户要求。本技术建筑一体化保温箱和水箱制作简单、材料易找、价格低廉、坚 固耐用,减少了传统保温水箱聚氨脂泡沫填充复杂工序,并减少了水箱保温层 保护板和水箱支架,因此省工省时省料,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本技术吸热储水箱材料可选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如选用无毒、 无味、耐高温、耐老化、易传热的塑料制作,成本要比金属材料低得多,而且 不容易腐蚀,同时还可以使用模具加工,工艺十分简单,减少了金属材料需剪 板、圈圆或折弯、起筋、焊接等工序,从而大幅度降低水箱的制作成本。本技术吸热储水箱外表面的吸热层,光线可对储水箱的水进行加热, 提高吸热效果,减少热损失。本技术吸热储水箱顶部有一活动开口,方便对水箱的清洗清污;同时, 装有活动集热板,又增加吸热面积,提高吸热效果。本技术保温箱体内表面、吸热储水箱外表面、活动集热板的吸热层、 是由所喷涂吸热涂料或镀或包盖吸热材料形成的具有集热效果的吸热层。本技术中空透光保温装置透明盖板可选用玻璃、塑料等透光材料制成, 其形状可以是弧形或三角形或平面或其它形状,可根据建筑楼顶安装需要而定。 由于为一层或多层中空透光盖板,既可透光吸热,又可保温,加上保温外壳内 表、吸热水箱外表吸热层的吸热从而对水箱起到较好的吸热、保温作用。本技术吸热储水装置的大小,可根据建筑楼面的大小与需要的蓄水量 进行控制,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由此可见,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与传统的分体式太 阳能热水器相比,可大幅度降低了制作成本,并且大幅度提高了热效率,保温 效果好,方便清洗维修,可与建筑结成一体,适于各种建筑安装。本技术与现有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相比,具有明显优点,可与建 筑融为一体,与建筑构成整体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储水保温装 置的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储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储水箱连接 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组合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包括真空管集热器1、 联集管2、循环管路3、吸热储水保温装置4组成,所述的吸热储水保温装置4 是在建筑屋顶上设置一个建筑一体化保温箱5,保温箱5内安装吸热储水箱13, 保温箱5顶部安装有中空透光保温装置19,进出水管10从保温箱5引出直接进 入建筑内。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储水 保温装置的截面图。建筑一体化保温箱体5由底部及四周用砖或金属材料板 6、 8中间夹保温材料层7做成箱体,内部表面四周有吸热层9,这样做可以 增加吸热效果;吸热储水箱13放置于保温箱体5内中间位置,吸热储水箱 13外表面有吸热层14,可以直接吸热,吸热储水箱13的形状可以是箱形或 扁形状或椭圆形或桶形等,吸热储水箱13的上方分别设置有连接联集管2 的上循环管口 25和溢水口 12,其中溢水口 12略高于上循环管口 25,吸热储 水箱13的下方分别设置有连接联集管的下循环管口 11和进出水管口 10,下 循环管口 11略高于进出水管口 IO,上循环口 25、下循环口 11呈对角线分布, 吸热储水箱13的底部侧面设置排污管口 26,以供清洗排污用,吸热储水箱13的进出水口 10穿过保温箱体5内壁开孔与进出水管10相通,吸热储水箱13的 溢水口 12穿过保温箱体5内壁上方开孔与溢水管12相通,吸热储水箱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建筑一体化双重集热型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器(1)、联集管(2)、循环管路(3)组成,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吸热储水保温装置(4),该吸热储水保温装置(4)是在建筑屋顶上设置一个建筑一体化保温箱(5),保温箱(5)内安装吸热储水箱(13),保温箱(5)顶部安装有中空透光保温装置(19),进出水管从保温箱(5)引出直接进入建筑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锦熙
申请(专利权)人:黄锦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