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板、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310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换热板、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器,其中换热版包括:上钣金件,其设有蜿蜒的上半流道,所述上半流道的旁侧还设有多个上通孔;下钣金件,其设有蜿蜒的下半流道,所述下半流道的旁侧还设有多个带有第一翻边的下通孔,所述下钣金件的至少两个边缘上均设有第二翻边;通过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所述上钣金件与所述下钣金件组装在一起并形成带有多个烟孔的板体,所述烟孔由所述上通孔与所述下通孔共同形成,所述上半流道与所述下半流道密封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带有两个第一流道口的液体流道。由于上钣金件和下钣金件均可通过模具压制成型,因此所述板体的生产成本低廉;与此同时,由于板体具有液体流道以及多个烟孔,因此所述板体可作为热交换器的单元进行使用。

Heat exchanger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gas wate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板、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特别涉及换热板、热交换器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参照图1,这是目前主要用于燃气热水器的无氧铜热交换器,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的顶部设有用以加强换热的翅片2’,燃烧室外设有相互连通的水管,水管的一端为进水口3’,水管的另外一端为出水口4’。水管包括长U型管5’、短U型管6’以及环管7’,其中长U型管穿插在翅片内,为了使长U型管与翅片稳固连接,需要对长U型管进行胀管工艺;短U型管用以连接两个长U型管,环管绕设在燃烧室外,环管的设置可以吸收燃烧室侧壁的余热。参照图2,长U型管内设有用以增加换热量的紊流片8’。尽管如此,现有的热交换器由于设有翅片以及紊流片,其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为了简化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亟需研发出一种热交换器单元,其可组成新型的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应用于热交换器的换热板,所述换热板便于组装,而且生产成本低廉。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换热板的热交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钣金件,其设有蜿蜒的上半流道,所述上钣金件还设有多个上通孔,每个所述上通孔均位于所述上半流道的旁侧;/n下钣金件,其设有蜿蜒的下半流道,所述下半流道的位置与所述上半流道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下钣金件还设有多个下通孔,每个所述下通孔均位于所述下半流道的旁侧,所述下通孔的位置与所述上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n所述上钣金件与所述下钣金件组装在一起并形成带有多个烟孔的板体,所述烟孔由所述上通孔与所述下通孔共同形成,所述上半流道与所述下半流道密封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带有两个第一流道口的液体流道,两个所述第一流道口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钣金件,其设有蜿蜒的上半流道,所述上钣金件还设有多个上通孔,每个所述上通孔均位于所述上半流道的旁侧;
下钣金件,其设有蜿蜒的下半流道,所述下半流道的位置与所述上半流道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下钣金件还设有多个下通孔,每个所述下通孔均位于所述下半流道的旁侧,所述下通孔的位置与所述上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
所述上钣金件与所述下钣金件组装在一起并形成带有多个烟孔的板体,所述烟孔由所述上通孔与所述下通孔共同形成,所述上半流道与所述下半流道密封连接在一起并形成带有两个第一流道口的液体流道,两个所述第一流道口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流道设有多个上圆弧凹位,所述下半流道设有多个下圆弧凹位,所述上圆弧凹位的位置与所述下圆弧凹位的位置相互错开,使得所述液体流道的竖截面呈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钣金件的外边缘与所述下钣金件的外边缘通过焊接工艺进行固定连接。


4.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板,当所述液体流道的两个所述第一流道口均位于同一侧时,所述板体为第一换热板,所述烟孔为第一烟孔,当所述液体流道的两个所述第一流道口分别位于两对侧时,所述板体为第二换热板,所述烟孔为第二烟孔;还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板上下分层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穗江吴一鹏李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