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燃气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81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和外壳,内芯内贯通设置有具有进水口和进气口的混合通道。外壳套设在内芯外,外壳与内芯之间具有气泡水流道,内芯上开设有能够连通混合通道与气泡水流道的小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出水管、进气管以及单向阀,出水管的出口与混合通道的进水口相连通,进气管的出口与混合通道的进气口相连通,单向阀设置在进气管上。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在水流流动的过程中生成气泡水,单位产生的气泡水量较小,需要的空气量小,需要的气压小,使得燃气热水器能够进行小型化设置,同时在进行燃气热水器用水的过程中直接进行气泡水的使用,使用方面且应用广泛。

A built-in bubble water generator and its gas wate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燃气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还涉及一种应用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的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燃气热水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用户对热水器使用除了提供热水的需求外,还提出了节水环保、舒适健康等进一步要求。授权公告号为CN206905302U(申请号为201720329757.4)的中国技术专利《热水器系统》,其中公开的热水器系统,包括:能对水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能与所述加热单元连通的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能供气体、水中的至少一种进入所述罐体;能为所述罐体加压的增压源,所述增压源能提供使所述罐体中的气体和水进行混合的压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系统,可以应用在现有的任意一种热水器中,包括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等,其能够生成微气泡水供用户使用,不仅能节水环保,而且所述微气泡水具有较强的清洁性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该热水器系统在工作时,虽然能够为用户提供微气泡水,但是该微气泡水的生成需要在一个罐体内存储一定量的水后,在通入气体的情况下,额外使用增压源配合加压来完成气泡水的生成,如此需要通入的气体量大、需要的气压也大,并且安装时,罐体占用空间大,不适合在如燃气热水器等小型电器的中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水流动过程中直接完成气泡水生成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作为管体使用,进而实现小型化设置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在燃气热水器的小空间内安装气泡水发生装置,且气泡水发生装置占用安装体积较小的燃气热水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内芯内贯通设置有具有进水口和进气口的混合通道;外壳,套设在所述内芯外,所述外壳与内芯之间具有气泡水流道;所述内芯上开设有能够连通混合通道与气泡水流道的小孔。为了保证气泡水均匀的流至皮泡水流道内,所述小孔沿所述内芯周向分布设置。为了保证气体能够快速的与水流结合,减小气体的流动距离,增加气泡的产生量,所述小孔靠近混合通道的进气口设置。为了能够使得气泡水中的气泡更加细密,同时增加气泡水中的气泡数量,所述内芯的外壁上沿径向向外的方向设置有一周凸缘,沿气泡水流道中气泡水的流动方向,所述凸缘位于小孔的出口下游。为了增加气泡数量,同时避免破坏气泡,所述凸缘沿气泡水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收缩段和扩展段,所述收缩段沿气泡水的流动方向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扩展段沿气泡水的流动方向与外壳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为了方便连接外部的供水管道,所述外壳上对应于气泡水流道设置有出水接口,所述出水接口沿垂直于外壳轴向的方向设置。为了加快气体和水的混合,同时提高气水混合效果,同时均匀流场,所述内芯中设置有带动水流和气流加速运动混合的整流机构。结构简单地,所述整流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混合通道中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转动连接在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连接轴,靠近第一端板设置在连接轴上的第一叶轮和靠近第二端板设置在连接轴上的第二叶轮,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还有进水孔,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有进气孔。为了使得气泡水能够更加及时、均匀的通过小孔流出,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分布在所述小孔分布区域的两侧。为了实现水和气体的对冲,加快气泡水的生成速度,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与第二叶轮的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为了更好实现需要的水和空气量的配比,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大于第二叶轮的叶片厚度,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厚度与第二叶轮的叶片厚度比为1.5~3.5。为了更好实现需要的水和空气量的配比,第一叶轮的叶片数小于第二叶轮的叶片数,所述第一叶轮的叶片数与第二叶轮的叶片数度比为0.2~0.5。为了方便定位整流机构,提高安装的便利性,所述内芯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用于限位第一端板的安装台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内芯和外壳均呈管状。简单地,所述内芯第一端的外壁上和外壳第一端的内壁上分别匹配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内芯的外壁上凸设有一周限位环,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壁能够抵在所述限位台阶的台阶面上;所述内芯第二端的外壁径向外凸设置有一周连接凸台,所述外壳第二端的内壁上对应所述连接凸台设置定位台阶,所述连接凸台的内侧壁能够抵在所述定位台阶的台阶面上。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还包括出水管、进气管以及单向阀,所述出水管的出口与混合通道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与混合通道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进气管上。为了充分利用燃气热水器中的能源,还包括风机,所述进气管的入口与风机的出口相连接。为了避免水自第二端板流出而流至进气管内过长距离,所述单向阀靠近混合通道的进气口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可以向内芯中同时通入水和空气,进而进行混合实现气泡水的生成,同时生成的气泡水可以经过内芯上的小孔流至气泡水流道内,进而排出使用。该结构能够在供水流经内芯的过程中直接生成气泡水,则生成气泡水的过程中水流不停的在流动,单位产生的气泡水量较小,需要的空气量小,生成气泡水的过程中需要的气压较低,则无需设置增压泵即能实时完成气泡水的生成。如此该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能够应用在各种能够连接水源的使用环境中,且能够小型化设置,应用面广。应用该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的燃气热水器无需设置储水罐以及增压泵,使得应用该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的燃气热水器能够进行小型化设置,同时在进行燃气热水器用水的过程中直接进行气泡水的使用,使用方面且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整流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应用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可以应用在各种能够连接水源且有气泡水需求的电器中,也可以直接连接在独立的水路中进行使用。本实施例以该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在燃气热水器中的具体应用为例,对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以及应用有该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的燃气热水器同时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燃气热水器包括燃气热水器本体,设置在燃气热水器中的风机8、出水管5、热交换器进气管6等,该燃气热水器还包括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中出水管5的入口连接在热交换器的出口端,出水管5的出口则连接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本实施例中,风机8的出口可以隔离为两个出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芯(1),内芯(1)内贯通设置有具有进水口(111)和进气口(112)的混合通道(11);/n外壳(2),套设在所述内芯(1)外,所述外壳(2)与内芯(1)之间具有气泡水流道(3);/n所述内芯(1)上开设有能够连通混合通道(11)与气泡水流道(3)的小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芯(1),内芯(1)内贯通设置有具有进水口(111)和进气口(112)的混合通道(11);
外壳(2),套设在所述内芯(1)外,所述外壳(2)与内芯(1)之间具有气泡水流道(3);
所述内芯(1)上开设有能够连通混合通道(11)与气泡水流道(3)的小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12)沿所述内芯(1)周向分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12)靠近混合通道(11)的进气口(11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1)的外壁上沿径向向外的方向设置有一周凸缘(13),沿气泡水流道(3)中气泡水的流动方向,所述凸缘(13)位于小孔(12)的出口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13)沿气泡水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收缩段(131)和扩展段(132),所述收缩段(131)沿气泡水的流动方向与外壳(2)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扩展段(132)沿气泡水的流动方向与外壳(2)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上对应于气泡水流道(3)设置有出水接口(21),所述出水接口(21)沿垂直于外壳(2)轴向的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1)中设置有带动水流和气流加速运动混合的整流机构(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机构(4)包括间隔设置在混合通道(11)中的第一端板(41)和第二端板(42),转动连接在第一端板(41)和第二端板(42)之间连接轴(43),靠近第一端板(41)设置在连接轴(43)上的第一叶轮(44)和靠近第二端板(42)设置在连接轴(43)上的第二叶轮(45),所述第一端板(41)上设置还有进水孔,所述第二端板(42)上设置有进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式气泡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44)和第二叶轮(45)分布在所述小孔(12)分布区域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菲王雪娇沈文权朱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