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423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属于水循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箱和设于机箱内的循环组件,机箱包括侧板、上底板、下底板和盖板,机箱内具有由侧板围成的安装腔,安装腔具有上、下开口,侧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块,上底板、下底板与安装块抵触并安装在下开口处,侧板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粘胶板,盖板与粘胶板抵触并安装在上开口处,且盖板的形状大小与上开口的形状大小相适配,达到了安装方便、使循环水泵安装牢固、检修方便的效果。

A hot water circul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循环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热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热水器作为常见的家用加热设备已走入千家万户的生活中,我们知道每个家庭用热水时由于热水器离用水点较远,每次需要等待几分钟时间将管道内冷水排完后才能享受热水,这样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现在多采用热水循环装置来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热水循环装置安装比较繁琐,导致热水循环装置安装效率低下,并且当循环水泵安装在该壳体内后,只是简单的放置,并没有进行固定,导致循环水泵容易晃动,从而容易产生噪音,而且该壳体安装好后,人们对热水循环装置内部进行检修时壳体拆卸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具有安装方便、使循环水泵安装牢固、检修方便的优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包括机箱和设于机箱内的循环组件,所述机箱包括侧板、上底板、下底板和盖板,所述机箱内具有由侧板围成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具有上、下开口,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上底板、下底板与安装块抵触并安装在下开口处,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粘胶板,所述盖板与粘胶板抵触并安装在上开口处,且盖板的形状大小与上开口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水泵和与水泵相连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泵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侧板上设有与进、出水管大小适配的管孔。<br>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盖板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线与水泵电联。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块、粘胶板与侧板为一体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粘胶板上设有若干条容胶槽。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安装块与下开口之间的距离长度与上底板、下底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粘胶板与上开口之间的距离长度与盖板的厚度相同。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侧壁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块,因此将上底板和下底板放置好后,再使用螺丝将上底板、下底板和安装块连接即可;安装盖板时,由于侧板的内侧壁上设有粘胶板,工人们只需要往粘胶板上涂抹上玻璃胶,然后盖上盖板即可,这样设计使得安装更加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不包括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不包括上底板、下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上底板、下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中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侧板;2、上底板;3、下底板;4、盖板;5、安装块;6、粘胶板;7、第一安装孔;8、第二安装孔;9、容胶槽;10、水泵;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安装座;14、第三安装孔;15、管孔;16、控制器;17、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包括机箱和设于机箱内的循环组件,机箱包括侧板1、上底板2、下底板3和盖板4,机箱内具有由侧板1围成的安装腔,安装腔具有上、下开口,侧板1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块5,上底板2、下底板3与安装块5抵触并安装在下开口处,侧板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粘胶板6,盖板4与粘胶板6抵触并安装在上开口处,且盖板4的形状大小与上开口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安装上底板2和下底板3时,由于侧壁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块5,因此将上底板2和下底板3放置好后,再使用螺丝将上底板2、下底板3和安装块5连接即可;安装盖板4时,由于侧板1的内侧壁上设有粘胶板6,工人们只需要往粘胶板6上涂抹上玻璃胶,然后盖上盖板4即可,这样设计使得安装更加快捷。参考图4所示,循环组件包括水泵10和与水泵10相连的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水泵10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3,安装座13上设有第三安装孔14,侧板1上设有与进、出水管12大小适配的管孔15。参考图2和图4所示,安装块5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上底板2和下底板3上设有与第一安装孔7对应的第二安装孔8。参考图5所示,盖板4上设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通过电线17与水泵10电联。安装该热水循环装置时,工人们首先将下底板3放置下开口处并与安装块5抵触,然后使用螺钉将下底板3固定好,螺钉穿过下底板3上的第二安装孔8拧入安装块5上的第一安装孔7内将下底板3牢牢固定,然后将水泵10安装在安装腔内,水泵10上设置的安装座13是通过焊接固定在水泵10上,工人们往安装腔内放置好水泵10后,继续使用螺钉将水泵10固定好,螺钉穿过安装座13上的第三安装孔14拧入下底板3中将水泵10牢牢固定,接着将进水管11和出水管12与水泵10相连并通过管孔15伸出安装腔外,然后人们往粘胶板6上涂抹上玻璃胶,再将盖板4盖上,盖板4上的控制器16连着电线17,由于下开口只固定了下底板3,因此工人们可以在下开口处将手伸入安装腔内,操作电线17与水泵10电联,连接好电线17后最后固定好上盖板4,完成安装。由于市场上的热水循环装置有的只是将水泵10简单的放置,导致水泵10工作时容易抖动从而产生噪音,有的是将水泵10固定在其箱体的侧板1上,但是有的箱体比较小,导致螺丝刀不好伸入,安装比较困难,有的是将水泵10固定在其箱体的底板上,但是检修不方便,由于出水管12和进水管11接着水泵10,水泵10又固定在底板上,检修则需先拆卸盖板4,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技术的水泵10通过安装座13安装在下底板3上,检修时只需先拆卸上底板2,即可观察到安装腔内部,对水泵10等进行检修。安装块5、粘胶板6与侧板1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使得安装块5、粘胶板6与侧板1的连接强度更好。参考图4所示,安装块5的厚度H1在5mm-12mm之间,宽度L1在5mm-10mm之间,安装块5的厚度H1不宜过短,不然螺钉拧上去容易松动;参考图7所示,粘胶板6的厚度H2在2mm-5mm之间,宽度L2在8mm-13mm之间,粘胶板6的宽度L2较粘胶板6的宽度L1稍微大点,这样可以增加与盖板4的接触面积,使盖板4粘贴更加牢固。参考图7所示,粘胶板6上设有若干条容胶槽9,容胶槽9的存在可以方便人们在粘胶板6上涂抹玻璃胶,用胶枪的枪头扫过粘胶板6时,枪头可以顺着容胶槽9划过,使玻璃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包括机箱和设于机箱内的循环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机箱包括侧板、上底板、下底板和盖板,所述机箱内具有由侧板围成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具有上、下开口,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上底板、下底板与安装块抵触并安装在下开口处,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粘胶板,所述盖板与粘胶板抵触并安装在上开口处,且盖板的形状大小与上开口的形状大小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包括机箱和设于机箱内的循环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机箱包括侧板、上底板、下底板和盖板,所述机箱内具有由侧板围成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具有上、下开口,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上底板、下底板与安装块抵触并安装在下开口处,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还设有粘胶板,所述盖板与粘胶板抵触并安装在上开口处,且盖板的形状大小与上开口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水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水泵和与水泵相连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泵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侧板上设有与进、出水管大小适配的管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鸿沃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