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284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53
本申请涉及加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氢装置,用于将储气瓶组提供的氢气或者气源提供的氢气输送至待充气设备,储气瓶组包括至少三个储气瓶,加氢装置包括本体,本体设置有输气路径,其输入端分别与储气瓶之间相连通,且输气路径与至少两个储气瓶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输气路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阀;输气路径的输出端连接有加氢组件,通过加氢组件向待充气设备供给氢气。将第二控制阀外移出本体,并将其设置在储气瓶组与输气路径的进口端之间,从而减少了加氢装置内部的输气路径的数量,使得本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更加小巧,同时由于减少了输气路径,即减少了管线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Hydrogena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氢装置
本申请涉及加氢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加氢机的内部设置有三条输气管道,分别与一一对应的高压储气瓶、中压储气瓶以及低压储气瓶相连通,且在这种加氢机内部,在与低压气瓶、中压储气瓶以及高压气瓶相连通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有控制阀,以使得氢气在输送时,能够按照先低压、后中压、最后高压的次序进行输送,因此导致结构复杂,所占空间大,进而导致加氢机体积大,不便于运输等,并且加氢机内部的管线数量多,加之加氢管线的造价极其高,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氢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氢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氢装置,用于将储气瓶组提供的氢气或者气源提供的氢气输送至待充气设备,其中所述储气瓶组包括至少三个储气瓶,所述加氢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输气路径,所述输气路径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瓶相连通,且所述输气路径与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瓶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储气瓶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输气路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阀;所述输气路径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待充气设备供给氢气的加氢组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输气路径的数量仅为一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控制阀将所述输气路径划分为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和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能够串联连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设置有放空路径,所述放空路径分别经由第一主分支路径和第二主分支路径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连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放空路径顺次经由所述第一主分支路径、第一次分支路径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连通,在所述第一次分支路径上设置有放空阀。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主分支路径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与所述放空阀并联设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放空阀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气控阀;所述本体设置有仪表气路径,所述仪表气路径分别与所述放空阀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相连通,且所述仪表气路径设置有仪表气手阀以及仪表气过滤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氢组件包括第一加氢组件以及第二加氢组件,所述第一加氢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加氢组件并联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输出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氢组件包括顺次相连接的第一拉断阀以及第一加氢枪,且所述第一拉断阀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输出端;所述放空路径顺次经由所述第一主分支路径、第二次分支路径与所述第一加氢枪相连通;所述第二加氢组件包括顺次相连接的第二拉断阀以及第二加氢枪,且所述第二拉断阀连通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输出端;所述放空路径顺次经由所述第一主分支路径、第三次分支路径与所述第二加氢枪相连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设置有氢气手阀以及氢气过滤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和/或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设置有流量计。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设置有流量计的状态下,换热器外接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上的流量计之间的部分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路径设置有第一压力变送器以及第一压力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设置有第二压力变送器以及第二压力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包括防爆接线盒以及设置于所述防爆接线盒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上的电器元件以及所述第二输送路径上的电器元件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氢装置还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所述本体独立间隔设置,且所述操作台与所述本体的控制装置通讯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包括支撑架以及罩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外部的外壳,所述输气路径、所述第一加氢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加氢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氢装置还包括气体压缩设备,所述气体压缩设备经由输气管路能够分别与所述储气瓶组的进气端以及所述输气路径的输入端相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储气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储气瓶分别为第一储气瓶、第二储气瓶以及第三储气瓶,且所述第一储气瓶所储存氢气的压力、所述第二储气瓶所储存氢气的压力以及所述第三储气瓶所储存氢气的压力依次增加,且所述第二储气瓶和所述第三储气瓶分别配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加氢装置,通过将第一控制阀外移出加氢装置的本体,并将其设置在储气瓶组与输气路径的进口端之间,从而简化了加氢装置的外壳内部的输气路径的数量,即使得原有的三条输气路径转变为一条输气路径或者两条输气路径,使得本加氢装置的本体结构更紧凑、体积更加小巧,质量小,便于运输,同时由于减少了输气路径,即减少了管线的数量,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又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氢装置的又一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输气路径,111-第一输送路径,1111-进气口,112-第二输送路径,2-放空路径,211-放散口,3-仪表气路径,311-仪表气进口端,4-氢气手阀,5-氢气过滤器,6-第二控制阀,7-流量计,8-换热器,81-换热器进口,82-换热器出口,9-放空阀,10-安全阀,11-第一压力变送器,12-第一压力表,13-第二压力变送器,14-第二压力表,15-防爆接线盒,16-仪表气手阀,17-仪表气过滤器,18-气体探测器,19-第一加氢组件,191-第一拉断阀,192-第一加氢枪,20-第二加氢组件,201-第二拉断阀,202-第二加氢枪,21-软管,22-枪座,23-信号线盒,24-支撑架,25-外壳,26-控制装置,27-单向阀,28-第一手阀,29-第二手阀,30-第三手阀,31-第四手阀,32-第一主分支路径,33-第二主分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氢装置,用于将储气瓶组提供的氢气或者气源提供的氢气输送至待充气设备,其中所述储气瓶组包括至少三个储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输气路径,所述输气路径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瓶相连通,且所述输气路径与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瓶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储气瓶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输气路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阀;/n所述输气路径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待充气设备供给氢气的加氢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氢装置,用于将储气瓶组提供的氢气或者气源提供的氢气输送至待充气设备,其中所述储气瓶组包括至少三个储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输气路径,所述输气路径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瓶相连通,且所述输气路径与所述至少三个储气瓶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储气瓶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控制阀均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输气路径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控制阀;
所述输气路径的输出端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待充气设备供给氢气的加氢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路径的数量仅为一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将所述输气路径划分为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和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能够串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放空路径,所述放空路径分别经由第一主分支路径和第二主分支路径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连通;
所述放空路径顺次经由所述第一主分支路径、第一次分支路径与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连通,在所述第一次分支路径上设置有放空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主分支路径上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与所述放空阀并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空阀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气控阀;
所述本体设置有仪表气路径,所述仪表气路径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锋石祥方沛军施惠赵佳伟乐金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