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双层管以及加工工艺,包括PE管、钢管、管箍和滑轮组件;PE管插入钢管内部,PE管与钢管同轴设置;相邻的钢管之间焊接;PE管与钢管之间设有夹层;相邻的PE管与PE管之间通过热熔机对接,接口处外周包覆防火绝缘棉;PE管一端或两端设置钢塑转换接头;管箍两端设置有锁紧边耳;两个管箍上,相邻锁紧边耳通过螺栓锁紧;两个管箍构成一组管箍锁紧机构;滑轮组件设置多组;滑轮组件包括托架、滚轮和转轴;托架设置在管箍的外周,转轴设置在托架上;滚轮设置在转轴上。发明专利技术中,设备避免回拖过程中因钢管和PE管的相对位移,避免钢管内壁的毛刺及焊缝凸起对PE管划伤,解决了PE管因抗拉强度小无法长距离穿越的难点。
A PE double layer pipe and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双层管以及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PE管在长距离穿越工程中的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E双层管以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PE管由于施工快捷、造价低、耐腐蚀等特点。随着城市燃气技术的不断发展,PE管道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钢管,在城市燃气中压管网系统中应用的越来越多,但是,PE管材料屈服强度较小(远小于没有钢管的强度),其物理性质决定其无法在长距离穿越工程中应用。因此,如何解决PE管在长距离穿越工程中应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PE双层管以及加工工艺。(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PE双层管以及加工工艺,包括PE管、钢管、管箍和滑轮组件;PE管插入钢管内部,PE管与钢管同轴设置;相邻的钢管之间焊接;PE管与钢管之间设有夹层;相邻的PE管与PE管之间通过热熔机对接,接口处外周包覆防火绝缘棉;PE管一端或两端设置钢塑转换接头;管箍为半圆形,其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边耳;两个管箍上,相邻锁紧边耳通过螺栓锁紧,以将两个管箍组成圆环状,两个管箍套设且压紧在PE管的外周;两个管箍构成一组管箍锁紧机构;滑轮组件设置多组,并位于夹层内;滑轮组件包括托架、滚轮和转轴;托架设置在管箍的外周,转轴设置在托架上,转轴与PE管的中轴线垂直;滚轮设置在转轴上,滚轮朝向钢管内周的一侧与钢管内周压紧或抵靠。优选的,管箍内周设有环形的橡胶片,橡胶片压紧PE管外周;橡胶片的宽度大于管箍的宽度。优选的,每个管箍上设置两个滑轮组件,两个滑轮组件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滑轮组件所在的半径b与管箍开口所在的直径a之间的夹角为45度。优选的,管箍沿PE管延伸方向,每隔六米设置一组管箍锁紧机构。优选的,每个管箍上设置两个滑轮组件,两个滑轮组件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滑轮组件所在的半径b与管箍开口所在的直径a之间的夹角为45度。根据上述的PE双层管,还提出关于上述PE双层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S1:PE管外侧安装管箍和滑轮组件;S2:将多个PE管一一对应插入多个钢管内,PE管两端伸出钢管外侧5m,以得到多组预备管组;S3:使用卷扬机、吊机,将两个预备管组放置在支撑沙袋上,两则预备管组之间的距离为3-4米;S4:使用热熔机,将相邻的两个PE管进行对接,待对接口冷却后,在接口处外周包覆防火绝缘棉;S5:卷扬机钢拖动PE管,以将对接口拖动至钢管内部1-2米;S6:通过吊机以及卷扬机,移动两个钢管至合适位置后,对两个钢管进行焊接;S7:多组预备管组全部连接完成后,多整体管道进行试压吹扫试验;S8:试验合格,则进行定向钻拖管施工。优选的,PE管的材质为PE80或PE100,标准尺寸比为SDR11。优选的,钢管选用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缝钢管选用GB/T8163-2009,材质20号钢;焊接钢管选用GB/T3091-2008,材质Q235B号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E双层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E双层管加工工艺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PE双层管加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PE双层管,包括PE管1、钢管2、管箍3和滑轮组件4;PE管1插入钢管2内部,PE管1与钢管2同轴设置;相邻的钢管2之间焊接;PE管1与钢管2之间设有夹层12;相邻的PE管1与PE管1之间通过热熔机对接,接口处外周包覆防火绝缘棉30;PE管1一端或两端设置钢塑转换接头40;管箍3为半圆形,其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边耳5;两个管箍3上,相邻锁紧边耳5通过螺栓锁紧,以将两个管箍3组成圆环状,两个管箍3套设且压紧在PE管1的外周;两个管箍3构成一组管箍锁紧机构;滑轮组件4设置多组,并位于夹层12内;滑轮组件4包括托架41、滚轮42和转轴43;托架41设置在管箍3的外周,转轴43设置在托架41上,转轴43与PE管1的中轴线垂直;滚轮42设置在转轴43上,滚轮42朝向钢管2内周的一侧与钢管2内周压紧或抵靠。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管箍3内周设有环形的橡胶片,橡胶片压紧PE管1外周;橡胶片的宽度大于管箍3的宽度。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管箍3上设置两个滑轮组件4,两个滑轮组件4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滑轮组件4所在的半径b与管箍3开口所在的直径a之间的夹角为45度。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管箍3沿PE管1延伸方向,每隔六米设置一组管箍锁紧机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管箍3上设置两个滑轮组件4,两个滑轮组件4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滑轮组件4所在的半径b与管箍3开口所在的直径a之间的夹角为45度。本专利技术中,PE管1与钢管2相结合,PE管1结合钢管2形成管中管结构,抗拉强度大,适合长距离穿越;PE管1自带防腐的优点,PE管作为输气管道,其外周套设等长钢管2进行保护。夹层12内通过设置管箍3和滑轮组件4保证PE管的稳定性,同时,可避免回拖过程中因钢管和PE管的相对位移,避免钢管2内壁的毛刺及焊缝凸起对PE管1划伤。回拖前,将钢管2顶端和PE管1焊接成一体,执行一起回拖的技术方案。回拖过程中,管道所受的主要外力为管外壁与地层及泥浆液之间的摩擦,该力全部作用于钢管2的外壁,钢管2内的PE管1几乎不受任何摩擦力。回拖中,作用于管道端部的回拖力,主要用于克服钢管2与地层及泥浆液之间的摩擦力,而作用在PE管1上的牵引力非常小,从而解决了PE管1因抗拉强度小无法长距离穿越的难点。本专利技术中,橡胶片起到很好的缓冲防磨损作用,避免管箍3对PE管1造成损坏;滚轮42朝向PE管1的一侧不与PE管1外周接触,防止滚轮42对PE管1造成磨损;设备整体中滑轮组件4的均布设置,从而保证受力平衡,进而保证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对PE管1造成损坏。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钢管2在穿越过程中仅做套管保护使用,所以未对钢管进行3PE防腐处理;从工程实测数据来看,PE管1在穿越段的实际拉伸长度几乎为零,再次证明这种“管中管结构”的穿越工艺是可行的。随着定向钻技术在城市燃气中压系统中的大量使用,“管中管结构”技术可为一些长距离穿越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根据上述的PE双层管,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PE双层管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加工步骤:S1:PE管1外侧安装管箍3和滑轮组件4;S2:将多个PE管1一一对应插入多个钢管2内,PE管1两端伸出钢管2外侧5m,以得到多组预备管组;S3:使用卷扬机、吊机,将两个预备管组放置在支撑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双层管,其特征在于,包括PE管(1)、钢管(2)、管箍(3)和滑轮组件(4);/nPE管(1)插入钢管(2)内部,PE管(1)与钢管(2)同轴设置;相邻的钢管(2)之间焊接;PE管(1)与钢管(2)之间设有夹层(12);相邻的PE管(1)与PE管(1)之间通过热熔机对接,接口处外周包覆防火绝缘棉(30);PE管(1)一端或两端设置钢塑转换接头(40);/n管箍(3)为半圆形,其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边耳(5);两个管箍(3)上,相邻锁紧边耳(5)通过螺栓锁紧,以将两个管箍(3)组成圆环状,两个管箍(3)套设且压紧在PE管(1)的外周;两个管箍(3)构成一组管箍锁紧机构;/n滑轮组件(4)设置多组,并位于夹层(12)内;滑轮组件(4)包括托架(41)、滚轮(42)和转轴(43);托架(41)设置在管箍(3)的外周,转轴(43)设置在托架(41)上,转轴(43)与PE管(1)的中轴线垂直;滚轮(42)设置在转轴(43)上,滚轮(42)朝向钢管(2)内周的一侧与钢管(2)内周压紧或抵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双层管,其特征在于,包括PE管(1)、钢管(2)、管箍(3)和滑轮组件(4);
PE管(1)插入钢管(2)内部,PE管(1)与钢管(2)同轴设置;相邻的钢管(2)之间焊接;PE管(1)与钢管(2)之间设有夹层(12);相邻的PE管(1)与PE管(1)之间通过热熔机对接,接口处外周包覆防火绝缘棉(30);PE管(1)一端或两端设置钢塑转换接头(40);
管箍(3)为半圆形,其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边耳(5);两个管箍(3)上,相邻锁紧边耳(5)通过螺栓锁紧,以将两个管箍(3)组成圆环状,两个管箍(3)套设且压紧在PE管(1)的外周;两个管箍(3)构成一组管箍锁紧机构;
滑轮组件(4)设置多组,并位于夹层(12)内;滑轮组件(4)包括托架(41)、滚轮(42)和转轴(43);托架(41)设置在管箍(3)的外周,转轴(43)设置在托架(41)上,转轴(43)与PE管(1)的中轴线垂直;滚轮(42)设置在转轴(43)上,滚轮(42)朝向钢管(2)内周的一侧与钢管(2)内周压紧或抵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双层管,其特征在于,管箍(3)内周设有环形的橡胶片,橡胶片压紧PE管(1)外周;橡胶片的宽度大于管箍(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双层管,其特征在于,每个管箍(3)上设置两个滑轮组件(4),两个滑轮组件(4)之间的夹角为直角;滑轮组件(4)所在的半径b与管箍(3)开口所在的直径a之间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双层管,其特征在于,管箍(3)沿PE管(1)延伸方向,每隔六米设置一组管箍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焕,吉程,
申请(专利权)人:支焕,吉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