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组件以及微波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54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转盘组件以及微波烹饪设备,其中,转盘组件包括:腔体底板,腔体底板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陷部;转盘,转盘设于第一凹陷部内,第一凹陷部的开口边缘与转盘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压环,至少部分压环设于间隙内,其中,压环呈环状,压环靠近转盘的一端设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压环远离转盘的一端设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以通过压环密封间隙。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转盘组件整体下沉,使腔体底面与转盘更为平整,过渡平滑,以便于清理,转盘组件可在多个滚动体支撑下转动,食物加热时的均匀性会更好。

Turntable assembly and microwave coo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盘组件以及微波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微波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盘组件以及一种微波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对食物进行加热,微波炉由于其加热迅速,容易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现有的微波炉主要有转盘式微波炉和平板式微波炉,平板式微波炉由于食物在微波炉腔体内没有相对的运动,加热均匀性较差,传统的转盘微波炉由于转盘高于微波炉的腔体底部,且存在较大的缝隙,水和食物残渣等容易积累在缝隙中,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盘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对应提供一种微波烹饪设备。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转盘组件,包括:腔体底板,腔体底板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陷部;转盘,转盘设于第一凹陷部内,第一凹陷部的开口边缘与转盘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压环,至少部分压环设于间隙内,其中,压环呈环状,压环靠近转盘的一端设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压环远离转盘的一端设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以通过压环密封间隙。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转盘组件,通过在腔体底板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陷部,且转盘设于第一凹陷部内,使转盘可以相对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整体下沉,从而相对增大了转盘的容积,此外,将转盘设于第一凹陷部内,使转盘的下侧面与腔体底板上表面之间的间隙隐藏到第一凹陷部内,使整个腔体底部的结构更为简单平整,以利于清理,在第一凹陷部的开口边缘与转盘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使转盘在转动时,避免了由于转盘的边缘与腔体底板的第一凹陷部接触而产生的一部分摩擦阻力,以提高转盘转动的顺畅程度,使得食物的加热均匀性更好。其中在间隙内设有至少一部分压环,压环呈环形,且压环靠近转盘的一端设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压环远离转盘的一端设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从而实现对转盘的边缘与腔体底板之间的间隙的密封,避免食物残渣和水进入间隙,使腔体底板与转盘更洁净,需要说明的是,在转盘的边缘和第一凹陷部的开口边缘设置压环,可以通过设置压环上表面的形状使腔体底板的上表面与转盘的上表面之间过渡平滑,以提高腔体内的易清洁性。其中,压环远离转盘的一端设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可以使压环远离转盘的一端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相抵,以实现压环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的密封连接;压环靠近转盘的一端设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可以使压环靠近转盘的一端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相抵,以实现压环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的密封连接,或者在压环靠近转盘的一端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分别设置对应的密封结构,通过两个对应的密封结构的配合实现压环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之间的密封连接,具体地,压环靠近转盘的一端设置的密封结构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设置的密封结构可以相抵,也可以保持沿转盘的轴向的间隙以实现密封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压环靠近转盘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压环远离转盘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其中,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对应设于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第三连接部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相抵,以通过压环密封间隙。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压环的第三连接部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相抵,以实现压环与腔体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密封连接,且压环的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对应设置,实现压环与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之间的密封连接,进而通过压环将转盘的边缘与腔体底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避免食物残渣以及积水等进入间隙内,以保持腔体底板与转盘之间的间隙内的洁净。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对应设于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有不同的对应设置方式,例如,为提高密封效果,可以使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抵,实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密封连接,此外,为提高转盘转动的顺畅程度,提高食物的加热均匀性,还可以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对应设置密封结构,通过两个密封结构的配合使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存在间隙,以避免由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接触而产生的一部分摩擦阻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相抵。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相抵,实现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密封连接,避免食物残渣以及积水等进入间隙内,以保持腔体底板与转盘之间的间隙内的洁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存在轴向间隙。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存在轴向间隙,使转盘在转动时,避免了由于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的接触而产生的一部分摩擦阻力,以提高转盘转动的顺畅程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轴向间隙在沿转盘的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延长,且在轴向方向宽度变窄,可以实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间隙密封效果,一方面,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轴向间隙,提高转盘转动时的顺畅程度,另一方面,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间隙密封,避免食物残渣和水进入到转盘与腔体底板之间的间隙内,保持腔体底部的洁净。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垫片,垫片呈环形,且垫片设于轴向间隙内,且垫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抵。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轴向间隙内设有环形的垫片,且环形的垫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抵,实现压环与转盘之间的密封,进而通过压环实现转盘与腔体底板之间的密封,避免水和食物残渣进入转盘与腔体底板之间的间隙,提高腔体底板与转盘的易清洁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靠近转盘的一侧设有第一迷宫结构,第一连接部靠近压环的一侧设有与第一迷宫结构对应的第二迷宫结构,以通过第一迷宫结构和第二迷宫结构的间隙配合实现密封。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连接部靠近转盘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部靠近压环的一侧分别对应设有第一迷宫结构和第二迷宫结构,以通过第一迷宫结构和第二迷宫结构的配合实现腔体底板与转盘之间的密封,可以避免食物残渣和水进入腔体底板与转盘之间的缝隙中。其中,第一迷宫结构与第二迷宫结构之间存在间隙,使转盘在转动时,避免了转盘与压环之间相接触而产生的摩擦阻力,使转盘的转动更顺畅。需要说明的是,由第一迷宫结构和第二迷宫结构形成的迷宫密封具有工作可靠、寿命长、维护简单等优点,且通过增加迷宫级数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腔体底板与转盘之间的密封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连接部向转盘的方向延伸形成唇边结构,唇边结构与转盘的上表面相抵。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连接部靠近转盘的一端向转盘的方向延伸形成唇边结构,且唇边结构与转盘的上表面相抵,实现压环与转盘的上表面的密封连接,具体地,唇边结构与转盘的上表面可以是线接触也可以是面接触,由于压环呈环形,使唇边结构与转盘的上表面的接触形式为环状的线接触或者环状的面接触,从而通过唇边结构实现压环与转盘的上表面之间的密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唇边结构可以为弹性体材料,在压环处于装配位置时,使唇边结构与转盘的上表面相抵时产生适当的形变,使唇边结构与转盘的上表面之间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腔体底板,所述腔体底板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陷部;/n转盘,所述转盘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开口边缘与所述转盘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n压环,至少部分所述压环设于所述间隙内,其中,所述压环呈环状,所述压环靠近所述转盘的一端设于所述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所述压环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设于所述腔体底板的上表面,以通过所述压环密封所述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底板,所述腔体底板上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凹陷部;
转盘,所述转盘设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开口边缘与所述转盘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隙;
压环,至少部分所述压环设于所述间隙内,其中,所述压环呈环状,所述压环靠近所述转盘的一端设于所述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所述压环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设于所述腔体底板的上表面,以通过所述压环密封所述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的边缘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压环靠近所述转盘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压环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对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腔体底板的上表面相抵,以通过所述压环密封所述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存在轴向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垫片,所述垫片呈环形,且所述垫片设于所述轴向间隙内,且所述垫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转盘的一侧设有第一迷宫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压环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迷宫结构对应的第二迷宫结构,以通过所述第一迷宫结构和所述第二迷宫结构的间隙配合实现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部向所述转盘的方向延伸形成唇边结构,所述唇边结构与所述转盘的上表面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包括转盘支座,以及设于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军黄志飞唐相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