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调节装置以及燃气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2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风门调节装置,包括:带有外火盖以及内火盖的炉头、引射管、风门板以及电磁装置,所述外火盖的旁侧设有感应装置;引射管的一端与所述炉头连接,引射管的另外一端为进气端面,所述引射管内设有燃气通道以及空气通道,所述进气端面上连接有喷嘴;所述风门板铰接在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风门板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风门板为磁吸板,所述进气端面上设有用以自动盖合所述风门板的盖合件;所述电磁装置位于所述风门板的前侧,所述电磁装置用以吸合并打开所述风门板,所述电磁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电磁装置能够根据两种用火状态来调节所述风门调节装置的空气进气量,以满足不同火势对于不同空气进气量的需求。

Damper regulator and gas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门调节装置以及燃气灶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风门调节装置以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单管炉头燃气灶在使用过程中,当炉头只采用内火盖进行加热时,此时燃气灶处于小火状态,当炉头同时采用内火盖以及外火盖进行加热时,此时燃气灶处于大火状态。但基于现有燃气灶的风门结构,无论燃气灶处于小火状态还是处于大火状态,风门的空气进气量都是相同的。为了使得燃气灶在处于小火状态时不产生离焰,风门需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但当燃气灶切换到大火状态时,由于其风门的空气进气量不能满足大火状态下所消耗的氧气量,因此会导致燃气灶在大火状态下不能使燃气充分燃烧,容易导致锅底变黑,影响燃气灶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门调节装置,该风门调节装置能够根据火势的不同来调节不同的空气进气量。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该风门调节装置的燃气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风门调节装置,包括:带有外火盖以及内火盖的炉头,所述外火盖的旁侧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以检测外火盖的火焰温度;引射管,引射管的一端与所述炉头连接,引射管的另外一端为进气端面,所述引射管内设有燃气通道以及空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和所述空气通道均贯通至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燃气通道上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伸出至所述进气端面外;风门板,其铰接在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风门板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位置与所述空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门板为磁吸板,所述进气端面上设有用以自动盖合所述风门板的盖合件;电磁装置,其位于所述风门板的前侧,电磁装置对风门板的吸引力大于盖合件对风门板的盖合作用力,所述电磁装置用以吸合并打开所述风门板,所述电磁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电信号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外火盖以及内火盖同时往外燃气时,此时所述感应装置检测到外火盖的火焰温度,所述电磁装置接收到所述感应装置的信号反馈之后,所述电磁装置通电并吸合所述风门板,使得所述风门板被打开,增加了所述风门调节装置的空气进气量,使得燃气能够被充分燃烧,提升热效率;当只有内火盖往外燃气时,此时所述感应装置检测不到外火盖的火焰温度,所述电磁装置接收到所述感应装置的信号反馈之后,所述电磁装置断电,所述风门板在所述盖合件的作用下自动盖合在所述进气端面上,减少了所述风门调节装置的空气进气量,避免燃气由于空气过多而产生爆燃。进一步,所述盖合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风门板上;或者,所述盖合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安装在风门板与进气端面的铰接处;或者,所述盖合件为磁铁,所述磁铁用以吸合所述风门板。进一步,为了明显区分不同火势时的不同空气进气量,所述进气孔的通流面积小于所述空气通道的通流面积。进一步,所述风门板上开设有长圆孔,所述喷嘴穿过所述长圆孔,使得所述风门板的开合不受所述喷嘴的影响。另外,所述空气通道和所述进气孔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燃气通道位于两个所述空气通道之间,所述长圆孔位于两个所述进气孔之间。进一步,所述风门调节装置还包括前后设置的滑块机构,所述电磁装置安装在所述滑块机构上,使得所述电磁装置可前后移动。所述电磁装置的位置能够直接影响所述风门板与所述进气端面之间的进气夹角。另外,所述滑块机构包括前后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安装有所述电磁装置,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以锁定电磁装置的位置的锁定件。进一步,所述感应装置为热电偶或者温度传感器,所述感应装置与控制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又与所述电磁装置进行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炉头设有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具体为脉冲点火器。最后,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燃气灶,包括燃气底座以及至少一个上述的风门调节装置,所述炉头、引射管和电磁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燃气底座内,所述燃气底座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炉孔,每个所述炉头均位于对应的炉孔内,每个所述炉孔的外周均设有炉架,所述炉架用以放置烹饪容器,例如炒锅或者砂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风门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风门调节装置去除风门板以及电磁装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风门调节装置在大火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风门调节装置在小火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则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则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示出的为风门调节装置,包括带有外火盖110以及内火盖120的炉头100、引射管200、喷嘴300以及电磁装置400,所述电磁装置400具体为电磁铁,所述炉头100内设有燃气分路,所述外火盖110和所述内火盖120上均设有多个燃气孔,多个所述燃气孔均与所述燃气分路连通,使得所述外火盖110和所述内火盖120均可往外燃气。所述外火盖110的旁侧设有感应装置111,所述感应装置111用以检测外火盖110的火焰温度;所述感应装置111为热电偶或者温度传感器,由于热电偶是一种无源传感器,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惯性小和输出信号便于远传等优点,因此本技术中的感应装置111优选为热电偶。具体地,所述热电偶电性连接有控制器(附图未示出),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装置400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单片机、FPGA或者PLC,所述控制器能够接收所述热电偶的反馈并向所述电磁装置400输出开关信号;当所述外火盖110往外燃气并使得火焰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电磁装置400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使得电磁装置400通电并具有磁性;当所述外火盖110不往外燃气或者火焰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时,所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带有外火盖以及内火盖的炉头,所述外火盖的旁侧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以检测外火盖的火焰温度;/n引射管,引射管的一端与所述炉头连接,引射管的另外一端为进气端面,所述引射管内设有燃气通道以及空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和所述空气通道均贯通至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燃气通道上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伸出至所述进气端面外;/n风门板,其铰接在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风门板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位置与所述空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门板为磁吸板,所述进气端面上设有用以自动盖合所述风门板的盖合件;/n电磁装置,其位于所述风门板的前侧,电磁装置对风门板的吸引力大于盖合件对风门板的盖合作用力,所述电磁装置用以吸合并打开所述风门板,所述电磁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电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有外火盖以及内火盖的炉头,所述外火盖的旁侧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用以检测外火盖的火焰温度;
引射管,引射管的一端与所述炉头连接,引射管的另外一端为进气端面,所述引射管内设有燃气通道以及空气通道,所述燃气通道和所述空气通道均贯通至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燃气通道上连接有喷嘴,所述喷嘴伸出至所述进气端面外;
风门板,其铰接在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风门板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位置与所述空气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门板为磁吸板,所述进气端面上设有用以自动盖合所述风门板的盖合件;
电磁装置,其位于所述风门板的前侧,电磁装置对风门板的吸引力大于盖合件对风门板的盖合作用力,所述电磁装置用以吸合并打开所述风门板,所述电磁装置与所述感应装置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气端面上,所述拉伸弹簧的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风门板上;
或者,所述盖合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安装在风门板与进气端面的铰接处;
或者,所述盖合件为磁铁,所述磁铁用以吸合所述风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的通流面积小于所述空气通道的通流面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穗江梁勇登吴立平覃彦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家乐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