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布散装置及具有其的垃圾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240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布散装置,垃圾布散装置设置在垃圾处理箱内,垃圾处理箱包括侧板,垃圾布散装置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振动装置,第二隔板焊接在侧板上,第一隔板搭放在第二隔板上方,振动装置位于第二隔板的下方,振动装置能够穿过第二隔板从而使得第一隔板做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垃圾处理箱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第一隔板放置在第二隔板上,然后垃圾堆放在第一隔板上,然后通过振动装置振动第一隔板,使得第一隔板上的垃圾产生振动,从而达到垃圾布散的目的。

Waste spreading device and wast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布散装置及具有其的垃圾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布散装置及具有其的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在一些简易的垃圾处理设备中,由于大量垃圾堆积在垃圾处理箱内,导致在垃圾燃烧处理过程中,底部的垃圾燃烧不充分,需要操作人员使用棍子通过扒灰口或者垃圾进料口将垃圾布散挑开,以便使得垃圾充分燃烧,这种操作方法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布散装置,通过在垃圾处理箱上安装振动装置,使得垃圾产生振动,从而布散开,减小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布散装置,垃圾布散装置设置在垃圾处理箱内,垃圾处理箱包括侧板,垃圾布散装置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振动装置,第二隔板焊接在侧板上,第一隔板搭放在第二隔板上方,振动装置位于第二隔板的下方,振动装置能够穿过第二隔板从而使得第一隔板做上下运动。优选的,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第一振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两个第一轴承座,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一轴承座后与第一电机连接,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轴承座连接,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凸轮;第二振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两个第二轴承座,第二电机驱动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二轴承座后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轴承座连接,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凸轮。进一步优选的,当第一凸轮的凸轮顶部位于最低处时,第二凸轮的凸轮顶部位于最高处。进一步优选的,第一隔板为方形平板,且方形平板上设有多个通孔。进一步优选的,第二隔板包括框架,框架与侧板焊接,框架内焊接有多个连接杆。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能够通过两个连接杆之间从而使得第一隔板做上下运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垃圾处理箱和烟囱,垃圾处理箱包括侧板、顶板和底板,侧板与底板焊接,侧板与顶板焊接,侧板上设有垃圾进料口和扒灰口,垃圾进料口和扒灰口上分别设有垃圾进料门体和扒灰门,烟囱设置在垃圾处理箱的顶板上,垃圾处理箱内部还设有垃圾布散装置,垃圾布散装置为上述的垃圾布散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垃圾处理箱内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第一隔板放置在第二隔板上,然后垃圾堆放在第一隔板上,然后通过振动装置振动第一隔板,使得第一隔板上的垃圾产生振动,从而达到垃圾布散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垃圾处理箱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垃圾布散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垃圾布散装置的振动装置与第二隔板的位置关系图。图4是本技术的垃圾布散装置的第一振动装置与第二振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垃圾布散处理设备的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隔板;11、通孔;20、第二隔板;21、框架;22、连接杆;30、第一振动装置;32、第一电机;33、第一转轴;331、第一凸轮;34、第一轴承座;40、第二振动装置;42、第二电机;43、第二转轴;431、第二凸轮;44、第二轴承座;100、垃圾处理箱;110、侧板;111、垃圾进料门体;112、扒灰门;120、底板;130、顶板;200、烟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布散装置,垃圾布散装置设置在垃圾处理箱100内,垃圾处理箱100包括侧板110,垃圾布散装置包括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20和振动装置,第二隔板20焊接在侧板110上,使得第二隔板20固定在侧板110上,而第一隔板搭10放置在第二隔板20上方,垃圾直接堆放在第一隔板10上,使得垃圾不用与第二隔板20接触。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隔板10为方形平板,且方形平板10上设有多个通孔11,垃圾燃烧产生的灰烬通过通孔11掉落。如图3所示,第二隔板20包括框架21,框架21与侧板110焊接,框架21内焊接有多个连接杆22,第二隔板20用于支撑第一隔板10。振动装置位于第二隔板20的下方,这样,振动装置能够穿过第二隔板20从而使得第一隔板10做上下运动,即,第一隔板10产生振动,从而使得第一隔板10上的垃圾产生振动,这样,垃圾燃烧产生灰烬通过振动穿过第一隔板10和第二隔板20掉落到垃圾处理箱100的底部,由于垃圾堆上部的垃圾燃烧产生灰烬下沉,从而使得被灰烬掩埋的垃圾露出,使得这部分垃圾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将这露出的垃圾燃烧掉。具体的,如图4所示,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动装置30和第二振动装置40,第一振动装置30包括第一电机32、第一转轴33和两个第一轴承座34,第一电机32驱动第一转轴33转动,第一转轴33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一轴承座34后与第一电机32连接,第一转轴3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轴承座34连接,第一转轴33上固定设有第一凸轮331。也可以说,如图1所示,第一转轴33的另一端穿过垃圾处理箱100的一个侧板110后进入垃圾处理箱100的内部,接着从与这个侧板110相对应的另一个侧板穿出后与第一轴承座34连接。在第一凸轮331的转动过程中,第一凸轮331的凸轮顶部3311穿过两个连接杆22的空档后,第一凸轮331的凸轮顶部3311从而顶起第一隔板10,而第一凸轮的凸轮顶部3311继续转动,第一隔板10由于重力作用将自动掉落到第二隔板20上,这样不断重复运动,使得第一隔板10产生振动。如图4所示,第二振动装置40包括第二电机42、第二转轴43和两个第二轴承座44,第二电机42驱动第二转轴43转轴,第二转轴43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二轴承座44后与第二电机42连接,第二转轴4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轴承座44连接,第二转轴43上固定设有第二凸轮431。第一振动装置30与第二振动装置40并列设置,且第一振动装置30与第二振动装置40安装结构相同,安装类似,第二振动装置40的振动原理与第一振动装置30的振动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振动装置40与第一振动装置30安装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凸轮的凸轮顶部4311与第一凸轮的凸轮顶部3311不同,当第一凸轮的凸轮顶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布散装置,所述垃圾布散装置设置在垃圾处理箱内,所述垃圾处理箱包括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布散装置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振动装置,所述第二隔板焊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一隔板搭放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方,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所述振动装置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隔板做上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布散装置,所述垃圾布散装置设置在垃圾处理箱内,所述垃圾处理箱包括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布散装置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振动装置,所述第二隔板焊接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一隔板搭放在所述第二隔板上方,所述振动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下方,所述振动装置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隔板做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布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所述第一振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两个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一轴承座后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凸轮;
所述第二振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和两个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二轴承座后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二凸轮。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新张海舟
申请(专利权)人:国采河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