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站锅炉受热面的三维布置受热面
本技术涉及电站锅炉的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电站锅炉受热面的三维布置受热面。
技术介绍
锅炉高温级受热面在整个烟气流程中,对每级受热面通常采用在锅炉深度方向依次布置的方法。但是,对于大容量高参数的电站锅炉,由于其炉膛宽度较宽,集箱沿宽度方向布置,长度较长,工质侧流量偏差和烟侧温度偏差叠加后将导致最终受热面的工质温度偏差大,材料受最高温度的限制,影响了锅炉最终能达到的工质平均参数。为了在不提高材料等级的条件下能承受更高的平均工质温度,降低运行时受热面介质的峰值温度、减少各个部分的温度偏差是最有效的方法。减少温度偏差通常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在烟气侧通过优化燃烧过程降低烟道内的烟气温度偏差,在工质侧通过受热面分配集箱上增加节流孔改善工质流量分配等。但目前这一类手段很难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受热面采用三维布置的方式获得三维布置受热面,即在同一深度方向上沿宽度方向布置不同类型的受热面来进一步改善温度偏差的问题。r>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站锅炉受热面的三维布置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布置受热面包括两套受热面系统,所述两套受热面系统的高温受热面包括各自拆分成两段以上的子受热面,所述两套受热面系统的高温受热面的两段以上子受热面在烟道中同一深度位置处沿着锅炉宽度方向互相交错布置形成所述三维布置受热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4 CN 20181134989351.一种用于电站锅炉受热面的三维布置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布置受热面包括两套受热面系统,所述两套受热面系统的高温受热面包括各自拆分成两段以上的子受热面,所述两套受热面系统的高温受热面的两段以上子受热面在烟道中同一深度位置处沿着锅炉宽度方向互相交错布置形成所述三维布置受热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站锅炉受热面的三维布置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套受热面系统的高温受热面为一次高温再热器和二次高温再热器的组合、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的组合或者高温过热器与外置换热器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站锅炉受热面的三维布置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每套受热面系统的高温受热面的各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盛佳眉,莫春鸿,刘宇钢,潘绍成,尹朝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