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0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包括转轴,转轴外同轴套设有蜂窝衬套,蜂窝衬套的内环面由多个蜂窝腔构成,转轴上设置有多个轴向排布的封严篦齿,封严篦齿外周面与蜂窝衬套内环面间隙配合,蜂窝腔朝气流来流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使得蜂窝腔的入口部分朝向气流来流方向,增加气流侵入蜂窝腔的能力。相邻蜂窝芯格之间通过内部的射流小孔连通,使得上游蜂窝腔压力较高的气流通过圆形通孔2进入下游蜂窝腔内,下游蜂窝腔内涡流受到挤压产生肾形涡,强化了掺混,耗散增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优化蜂窝的结构,从而强化篦齿封严内部的气流掺混与能量耗散,进一步达到降低流体泄漏的目的。

A honeycomb grate sea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密封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
技术介绍
在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中,由于旋转的转子件和静子衬套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导致气体在转静件之间发生泄漏,这股泄漏流会引起主流流体的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发动机的效率降低,甚至会产生叶片振动、变形等问题,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与寿命。篦齿封严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中的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非接触式动封严结构。它利用篦齿与封严环面这一特殊的组合结构,消耗流体的动能,增加流阻,最终减少流体泄漏。随着航空发动机循环参数的提高,发动机的封严系统的泄漏问题日益突出,篦齿封严的工作条件日趋恶劣,面临结构刚度降低、封严效率低、转子流体激振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传统篦齿封严,为了减少封严泄漏,除了改进篦齿本身的几何结构,需要减少封严间隙。若封严间隙过大,则泄漏增大,不利于提高发动机效率。但如果间隙过小,转子的转动又会使得齿尖与静子衬套产生刮蹭,降低发动机寿命,甚至产生危险。相对于传统的篦齿封严,蜂窝衬套-篦齿组合封严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良好封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包括转轴(1),所述的转轴(1)外同轴套设有蜂窝衬套(2),蜂窝衬套(2)的内环面由多个蜂窝腔(2a)构成,转轴(1)上设置有多个轴向排布的封严篦齿(3),封严篦齿(3)外周面与蜂窝衬套(2)内环面间隙配合,其特征是:所述的蜂窝腔(2a)朝气流来流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使得蜂窝腔(2a)的入口部分朝向气流来流方向,增加气流侵入蜂窝腔(2a)的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包括转轴(1),所述的转轴(1)外同轴套设有蜂窝衬套(2),蜂窝衬套(2)的内环面由多个蜂窝腔(2a)构成,转轴(1)上设置有多个轴向排布的封严篦齿(3),封严篦齿(3)外周面与蜂窝衬套(2)内环面间隙配合,其特征是:所述的蜂窝腔(2a)朝气流来流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使得蜂窝腔(2a)的入口部分朝向气流来流方向,增加气流侵入蜂窝腔(2a)的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蜂窝腔(2a)朝气流来流方向倾斜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蜂窝腔(2a)的内壁上设置腔壁通孔(21),上游蜂窝腔(2a)和相邻的下游蜂窝腔(2a)之间通过腔壁通孔(21)连通,使得上游蜂窝腔(2a)内压力较高的气流通过腔壁通孔(21)进入下游蜂窝腔(2a)内,下游蜂窝腔(2a)内涡流受到腔壁通孔(21)进入的气流挤压产生肾形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腔壁通孔(21)为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窝-篦齿封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蜂窝腔(2a)入口靠近气流来流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出流挡板(22),所述的出流挡板(22)纵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的出流挡板(22)用于阻挡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媛媛张勃陈远翔吉洪湖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