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水地层隧道稳定掌子面的开挖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18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水地层隧道稳定掌子面的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富水区域;步骤二、先行导洞上台阶开挖;步骤三、后行导洞上台阶排水;步骤四、后行导洞上台阶注浆、开挖;步骤五、先行导洞下台阶开挖;步骤六、后行导洞下台阶开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隧道掌子面发生涌突水的风险,保障隧道施工安全。

A method for excavation of stable face of tunnel in water rich strat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水地层隧道稳定掌子面的开挖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富水地层隧道稳定掌子面的开挖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富水地层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它容易导致掌子面涌水、突泥,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开裂及坍塌,影响施工进度,危及施工安全,甚至诱发水资源枯竭、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破坏周围环境。我国富水地层分布广泛,特别是在地形、地貌及地质背景复杂、水能及矿产资源丰富、陆路交通网密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西部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开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铁路、公路、水电、跨流域调水及矿产资源等领域将会修建更多的长大隧道工程,在隧道修建过程中普遍会遇到富水地层,给隧道施工安全和后期运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富水地层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其空间环境复杂,高水压、开挖扰动作用强烈,使得掌子面极易发生挤出变形,甚至形成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进而引起隧道围岩失稳。为了控制这种变形,避免地质灾害发生,施工中需要采取措施对隧道掌子面进行释压、加固和约束,以维持隧道整体稳定。公开号为CN109139104A的中国专利文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富水地层隧道稳定掌子面的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富水区域: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水文地质调查、物探法与钻探法相结合的方法探测掌子面前方含水情况,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完整状况及富水区域的分布情况;/n步骤二、先行导洞上台阶开挖:将隧道掌子面划分为先行导洞和后行导洞,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将掌子面出水量小、水压小的那部分确定为先行导洞,采用注浆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支护,布置锥形梅花状检査排水孔排水和检査注浆效果,然后实施先行导洞上台阶开挖、及时初期支护,施作中隔壁并封闭临时仰拱;/n步骤三、后行导洞上台阶排水:沿隧道横断面方向,以先行导洞上台阶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水地层隧道稳定掌子面的开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富水区域: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水文地质调查、物探法与钻探法相结合的方法探测掌子面前方含水情况,探明掌子面前方围岩完整状况及富水区域的分布情况;
步骤二、先行导洞上台阶开挖:将隧道掌子面划分为先行导洞和后行导洞,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将掌子面出水量小、水压小的那部分确定为先行导洞,采用注浆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支护,布置锥形梅花状检査排水孔排水和检査注浆效果,然后实施先行导洞上台阶开挖、及时初期支护,施作中隔壁并封闭临时仰拱;
步骤三、后行导洞上台阶排水:沿隧道横断面方向,以先行导洞上台阶为起始位置,通过中隔壁向后行导洞上台阶打入双层带孔小导管,利用小导管排出后行导洞上台阶掌子面前方赋水;
步骤四、后行导洞上台阶注浆、开挖:待双层带孔小导管出水量减小或达到稳定,通过小导管向后行导洞上台阶压注起胶结作用的浆液,待浆液硬化后,导洞周围岩体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固圈,在此加固圈的保护下进行后行导洞上台阶开挖、初期支护作业;
步骤五、先行导洞下台阶开挖:按照开挖进尺进行先行导洞下台阶开挖、初喷、挂网、安装周边及中隔壁钢架、施作锚杆、复喷周边、中隔壁混凝土作业,先行导洞下台阶与先行导洞上台阶的距离控制在5~8m;
步骤六、后行导洞下台阶开挖:重复步骤三、步骤四,实施后行导洞下台阶的排水、注浆、开挖、支护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岩溶富水地段的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包括:对掌子面进行水文地质调查,记录出水点位置、出水点状态及出水量,分析其与富水地层及洞外水的动态关系;每天1次至6次检测,出现异常时加密检测次数,详细记录后进行反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岩溶富水地段的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包括地质雷达法,采用瑞典MAA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20~50m范围内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和性质作探测,预报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压大小,异常情况下加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岩溶富水地段的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超前地质预报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许芃赵万强琚国权朱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