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地灯,包括固定板和红外感应开关,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条相互交叉的挡光条,所述固定板的周沿设有与挡光条高度相等的外壁,所述挡光条与外壁顺时针依次形成有上展示口、右展示口、下展示口和左展示口,所述上展示口内置有第一灯具,所述下展示口内置有第二灯具,所述上展示口沿挡光条和外壁的边缘设有带有医护标识信息的第一展示牌,所述下展示口沿挡光条和外壁的边缘设有带警示标识信息的第二展示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夜间常亮灯,可为病患在夜间提供照明,通过双向开关的设置,可实现开启不同的灯具,并在灯具前侧设有不同的身份标示,为病患提供进入房间人员的身份信息,减少病患在夜间的焦躁感。
A multifunctional ground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地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地灯,属于灯具照明
技术介绍
住院病人因为自身疾病原因,再加上医院嘈杂的环境,通常休息不好,尤其夜间睡眠时间,常有病人因为人员频繁走动而变得神经衰弱。目前,病房里使用的地灯为单一光源灯具,可以为患者夜间活动提供照明。然而,由于病患住院期间,护士需要查房,有些病人需要夜间输液,再加上病患家属看望病人,人员比较复杂,对于被睡眠困扰的病人来讲,夜晚休息时间常被打扰,睡眠更加不好。所以,提出一种方便病患能预知进入病房的是医护人员还是陌生人的装置是有益之举,该装置能提醒病患进入病房的人员身份,减少病患的焦躁感,给予病患更多的人文关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地灯,特别适用于睡眠不好的病患。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多功能地灯,通过控制不同灯具的开关,提示病患进入病房人员的身份,从而减少病患的焦躁感,给予病患更多的人文关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地灯,包括固定板和红外感应开关,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条相互交叉的挡光条,所述固定板的周沿设有与挡光条高度相等的外壁,所述挡光条与外壁顺时针依次形成有上展示口、右展示口、下展示口和左展示口,所述上展示口内置有第一灯具,所述下展示口内置有第二灯具,所述左展示口和所述右展示口均内置有第三灯具,所述上展示口沿挡光条和外壁的边缘设有封闭住上展示口并带有医护标识信息的第一展示牌,所述下展示口沿挡光条和外壁的边缘设有封闭住下展示口并带警示标识信息的第二展示牌,沿外壁边缘设有覆盖于固定板上的半透明挡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用于将地灯固定在目标面上;第二灯具的一端与红外感应开关的一端相连,红外感应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灯具的一端、第三灯具的一端和外设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二灯具的另一端和第一灯具的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开关的两输出端相连,双向开关的输入端与第三灯具的另一端相连,双向开关的输入端还通过总电源开关与外设电源的负极相连,红外感应开关布设于进入病房的通道中用于对通过病房通道的人进行感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件为挂钩。进一步地,所述目标面为墙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展示牌和第二展示牌均为亚克力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半透明挡板为磨砂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夜间常亮灯,可为病患在夜间提供照明,通过双向开关的设置,可实现开启不同的灯具,并在灯具前侧设有不同的身份标示,为病患提供进入房间人员的身份信息,减少病患在夜间的焦躁感。上述内容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地灯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功能地灯的整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多功能地灯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多功能地灯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多功能地灯的电路图。图中,1-半透明挡板;2-挡光条;3-外壁;4-固定板;51-第一灯具;52-第三灯具;53-第二灯具;6-第一展示牌;7-第二展示牌;81-上展示口;82-右展示口;83-下展示口;84-左展示口;9-固定连接件;10-红外感应开关;11-双向开关;12-总电源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地灯,包括固定板4和红外感应开关10,固定板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条相互交叉的挡光条2,固定板4的周沿设有与挡光条2高度相等的外壁3,挡光条2与外壁3顺时针依次形成有上展示口81、右展示口82、下展示口83和左展示口84,上展示口81内置有第一灯具51,下展示口83内置有第二灯具53,左展示口84和右展示口82均内置有第三灯具52,上展示口81沿挡光条2和外壁3的边缘设有封闭住上展示口81并带有医护标识信息的第一展示牌6,下展示口83沿挡光条2和外壁3的边缘设有封闭住下展示口83并带警示标识信息的第二展示牌7,沿外壁3边缘设有覆盖于固定板4上的半透明挡板1,固定板4的背面设有固定连接件9,固定连接件9用于将地灯固定在目标面上;第二灯具53的一端与红外感应开关10的一端相连,红外感应开关10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灯具51的一端、第三灯具52的一端和外设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二灯具53的另一端和第一灯具51的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开关11的两输出端相连,双向开关11的输入端与第三灯具52的另一端相连,双向开关11的输入端还通过总电源开关12与外设电源的负极相连,红外感应开关10布设于进入病房的通道中用于对通过病房通道的人进行感应。所述固定连接件9为挂钩。所述目标面为墙面。所述第一展示牌6和第二展示牌7均为亚克力材质。所述半透明挡板1为磨砂玻璃。本装置在病房进入睡觉时间后开启总电源开关12,第三灯具52点亮,可以为病房提供照明,地灯外侧设有半透膜挡板,灯光柔和,不影响病患睡眠;双向开关11常态下连通第二灯具53,在没有感应到人员出入病房时候,第二灯具53和第一灯具51均不亮;若医护人员需要查房或者为病人输液,医护人员通过开启双向开关11点亮第一灯具51,地灯可将第一展示牌6上的医护标识信息透射到半透明挡板1,提醒病患医护人员即将进来;医护人员工作完毕,医护人员将双向开关11连通回第二灯具53,若有人进出病房,红外感应开关10连通,点亮第二灯具53,提醒病患进出病房人员的身份为非医护人员。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双向开关的设置,可实现开启不同的灯具,并在灯具前侧设有不同的身份标示,为病患提供进入房间人员的身份信息,减少病患在夜间的焦躁感。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和红外感应开关,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条相互交叉的挡光条,所述固定板的周沿设有与挡光条高度相等的外壁,所述挡光条与外壁顺时针依次形成有上展示口、右展示口、下展示口和左展示口,所述上展示口内置有第一灯具,所述下展示口内置有第二灯具,所述左展示口和所述右展示口均内置有第三灯具,所述上展示口沿挡光条和外壁的边缘设有封闭住上展示口并带有医护标识信息的第一展示牌,所述下展示口沿挡光条和外壁的边缘设有封闭住下展示口并带警示标识信息的第二展示牌,沿外壁边缘设有覆盖于固定板上的半透明挡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用于将地灯固定在目标面上;/n第二灯具的一端与红外感应开关的一端相连,红外感应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灯具的一端、第三灯具的一端和外设电源的正极相连,第二灯具的另一端和第一灯具的另一端分别与双向开关的两输出端相连,双向开关的输入端与第三灯具的另一端相连,双向开关的输入端还通过总电源开关与外设电源的负极相连,红外感应开关布设于进入病房的通道中用于对通过病房通道的人进行感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地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和红外感应开关,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条相互交叉的挡光条,所述固定板的周沿设有与挡光条高度相等的外壁,所述挡光条与外壁顺时针依次形成有上展示口、右展示口、下展示口和左展示口,所述上展示口内置有第一灯具,所述下展示口内置有第二灯具,所述左展示口和所述右展示口均内置有第三灯具,所述上展示口沿挡光条和外壁的边缘设有封闭住上展示口并带有医护标识信息的第一展示牌,所述下展示口沿挡光条和外壁的边缘设有封闭住下展示口并带警示标识信息的第二展示牌,沿外壁边缘设有覆盖于固定板上的半透明挡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设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用于将地灯固定在目标面上;
第二灯具的一端与红外感应开关的一端相连,红外感应开关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灯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方红,席佩佩,姚佳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