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及集水坑渗漏封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127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及集水坑渗漏封堵方法,该封堵装置包括:防水墙、封堵底板和封堵侧板;其中,封堵侧板设置在封堵底板的上方且沿封堵底板的外缘整周设置,以形成封堵槽;封堵底板设置在集水坑的底壁上,并且,封堵底板的外缘与集水坑的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使封堵侧板与集水坑的侧壁之间围设成第一环形结构;防水墙在集水坑内沿集水坑的侧壁整周设置,并且,封堵侧板嵌设在防水墙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封堵槽有效抵抗地下水渗透、上涌所产生的水压力;并在集水坑内壁上设置将封堵侧板嵌设在内的防水墙,结合封堵槽的设置以便持久治理集水坑底板及侧壁渗漏,进而避免对渗漏的反复修补,有效解决现有修补效果不佳的问题。

A leakage sea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及集水坑渗漏封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建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及集水坑渗漏封堵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集水坑通常处于建筑地下室结构低处,通常集水坑底板及侧壁是与地下室底板一起浇筑,因其平面与立面结构同时浇筑,经常会出现因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孔洞、裂缝,或支模时将侧壁支撑立于底板上,混凝土浇筑后未拔出造成薄弱点等,当地下水压力很大时,就会从集水坑混凝土结构缺陷处渗水或是涌水。现有的集水坑渗漏修补方案通常为化学注浆堵漏,但注浆材料易老化且当渗漏点多时,可能在一处漏点注浆后又会从其它混凝土薄弱部位渗水;又或采用重新铺贴防水卷材或涂刷防水涂料修补,但其不能同原防水层形成整体,当地下水压力大时不易粘贴、涂刷,无法有效治理渗漏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及集水坑渗漏封堵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集水坑渗漏修补效果不佳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该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包括:防水墙、封堵底板和封堵侧板;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墙(1)、封堵底板(2)和封堵侧板(3);其中,/n所述封堵侧板(3)设置在所述封堵底板(2)的上方且沿所述封堵底板(2)的外缘整周设置,以形成封堵槽;/n所述封堵底板(2)设置在所述集水坑(4)的底壁上,并且,所述封堵底板(2)的外缘与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封堵侧板(3)与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之间围设成第一环形结构(5);/n所述防水墙(1)在所述集水坑(4)内沿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整周设置,并且,所述封堵侧板(3)嵌设在所述防水墙(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墙(1)、封堵底板(2)和封堵侧板(3);其中,
所述封堵侧板(3)设置在所述封堵底板(2)的上方且沿所述封堵底板(2)的外缘整周设置,以形成封堵槽;
所述封堵底板(2)设置在所述集水坑(4)的底壁上,并且,所述封堵底板(2)的外缘与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封堵侧板(3)与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之间围设成第一环形结构(5);
所述防水墙(1)在所述集水坑(4)内沿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整周设置,并且,所述封堵侧板(3)嵌设在所述防水墙(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侧板(3)与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之间沿所述集水坑(4)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固定钢筋(6),用以固定所述封堵侧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自所述封堵侧板(3)至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所述固定钢筋(6)向上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侧板(3)的内壁上沿所述封堵侧板(3)的周向设有一圈止水片(31),所述集水坑(4)的侧壁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膨胀止水条(41),所述止水片(31)和所述膨胀止水条(41)用以阻止水流自所述集水坑(4)、所述封堵侧板(3)与所述防水墙(1)的接缝处渗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集水坑渗漏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底板(2)上设置有抽水管(8),并且,所述抽水管(8)上可拆卸地连接有密封件,用以在施工过程中拆除以抽离所述封堵底板(2)和所述集水坑(4)底壁之间的渗漏水,并在施工后安装对抽水管进行封闭;
在所述封堵底板(2)的上方所述防水墙(1)的内侧设有防水底板,用以将所述抽水管(8)嵌设在内。


6.一种集水坑渗漏封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封堵槽制作步骤,根据所述集水坑的尺寸,进行镀锌钢板的裁剪以得到与集水坑尺寸相适配的封堵底板和封堵侧板,并将所述封堵侧板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封堵底板的外缘上,形成封堵槽;
封堵槽就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羽佳姜富瑜柯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