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本姿态控制的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支架一般用于支撑固定,而且这种支撑固定是静态的。若人体移动无法跟随。明显不够智能。比如人们在使用平板电脑学习、工作时,人们希望能解放手持平板电脑的双手,同时进行其他事宜。又如,一高一矮的两人近距离在讨论支架上平板电脑或书中所显示的工作时,两者互看平板电脑和书本的内容时,或者靠两者的手传递,或者需要手动调节支架的高度与角度来完成,十分麻烦,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包括支撑座、三维重建视觉系统、仿生驱动构件、支架本体和爪盘,所述三维重建视觉系统与仿生驱动构件电连接,支架本体的一端与支撑座通过仿生驱动构件可活动地连接,支架本体的另一端与爪盘通过仿生驱动构件可活动地连接。优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三维重建视觉系统、仿生驱动构件、支架本体和爪盘,所述三维重建视觉系统与仿生驱动构件电连接,支架本体的一端与支撑座通过仿生驱动构件可活动地连接,支架本体的另一端与爪盘通过仿生驱动构件可活动地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三维重建视觉系统、仿生驱动构件、支架本体和爪盘,所述三维重建视觉系统与仿生驱动构件电连接,支架本体的一端与支撑座通过仿生驱动构件可活动地连接,支架本体的另一端与爪盘通过仿生驱动构件可活动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驱动构件包括第一舵机、第一齿轮、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第一舵机的机身固定于支撑座的上部,第一舵机转动轴的外周缘设有第一螺纹,第一舵机转动轴贯穿第一齿轮中心孔,通过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一螺纹配合连接,将第一齿轮固定于第一舵机转动轴,支架本体的所述一端设有第一配合齿轮,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配合齿轮啮齿咬合将支架本体的所述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驱动构件包括第一舵机、第一齿轮、第一中心轴、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舵机的机身固定于支撑座的上部,第一舵机转动轴的外周缘设有内螺纹,第一齿轮中心孔面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连接的外螺纹,第一舵机转动轴贯穿第一齿轮中心孔通过内外螺纹配合连接,第一齿轮镶嵌于第一中心轴的一端,第一中心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于支架本体的所述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驱动构件还包括第二舵机、[型支架、]型支架、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所述第二舵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对对称齿轮,一对对称齿轮分别固定[型支架的两自由端,另一对对称齿轮分别固定]型支架的两自由端,[型支架和]型支架的横向长度大于第二舵机的机身长度,[型支架纵侧面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支架本体的所述另一端,]型支架纵侧面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爪盘。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人体姿态控制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驱动构件还包括第二舵机、第二齿轮、第二锁紧螺母,所述第二舵机的机身固定于支架本体的所述另一端,第二舵机的转动轴的外周缘设有第二螺纹,第二舵机转动轴贯穿第二齿轮中心孔,通过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二螺纹配连接,将第二齿轮固定于第二舵机转动轴,爪盘底部设有第二配合齿轮,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配合齿轮的啮齿咬合将爪盘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架本体的所述另一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兆勤,钟嘉峰,廖铭宇,余桂婷,黄梓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