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信涌专利>正文

堆叠式产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046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堆叠式产氢装置,包含电解槽、水箱、过滤器及湿化器。电解槽位于水箱中,湿化器垂直堆叠于水箱上,过滤器垂直堆叠于湿化器上。电解槽产生的含氢气体可通过湿化器中的第一通道进入过滤器,而被过滤器过滤后的含氢气体可进入湿化器。前述各单元间的通路分别与各单元一体成型。藉此,可缩减体积、减少管路连接以及提升安全性。

Stack hydrogen generat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堆叠式产氢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堆叠式产氢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透过一体成型的设计缩减体积、减少管路连接及提升安全性的堆叠式产氢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人类对于生命是十分地重视,许多医疗的技术的开发,都是用来对抗疾病,以延续人类的生命。过去的医疗方式大部分都是属于被动,也就是当疾病发生时,再对症进行医疗,比如手术、给药、甚至癌症的化学治疗、放射性治疗、或者慢性病的调养、复健、矫正等。但是近年来,许多医学专家逐渐朝向预防性的医学方法进行研究,比如保健食品的研究,遗传性疾病筛检与提早预防等,更是主动的针对未来性可能的发病进行预防。另外,为了延长人类寿命,许多抗老化、抗氧化的技术逐渐被开发,且广泛地被大众采用,包含涂抹的保养品及抗氧化食物/药物等。经研究发现:人体因各种原因,(比如疾病,饮食,所处环境或生活习惯)引生的不安定氧(O+),亦称自由基(有害自由基),可以与吸入的氢混合成部份的水,而排出体外。间接减少人体自由基的数量,达到酸性体质还原至健康的碱性体质,可以抗氧化、抗老化,进而也达到消除慢性疾病和美容保健效果。甚至有临床实验显示,对于一些久卧病床的病人,因为长期呼吸高浓度氧,造成的肺损伤,可以透过吸入氢气以缓解肺损伤的症状。目前提供可吸入氢气的氢气产生器的需求已由医疗场所延伸至一般家庭,家庭用的氢气产生器的需求相较于之前可谓大量提升。家庭用的氢气产生器系以电解产生含氢的气体供使用者吸入,以达到前述的医疗或保健效果。对于家庭用氢气产生器而言,其体积需小型化且使用上也必须更方便,方能吸引使用者或消费者注意。然而,在习知技术中,氢气产生器的每个装置之间的管路需分别组装,而造成工序繁琐、配线组装麻烦、成本较高、不易标准化、体积不易缩小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氢气产生器都是以管路将内部的各装置互相连接以形成水路或气路,然而,基于前述管路的复杂工序与配线组装,甚至是长期使用导致管路老化,可能会使管路脱落而造成漏水漏气状况发生,更甚者,还有可能酿成意外。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式的氢气产生器,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水箱,用以容纳电解水;一电解槽,设置于该水箱内,该电解槽用以自该水箱接收电解水并将其电解产生一含氢气体进入该水箱;一湿化器,垂直堆叠于该水箱上,该湿化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与该容置空间互相隔离,该容置空间中容置水且该第一通道一端连通该水箱以自该水箱接收该含氢气体;一过滤器,垂直堆叠于该湿化器之上,该过滤器包含一气体入口连通该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以接收该含氢气体,该过滤器另包含一过滤流道连通该气体入口以及一气体出口连通该过滤流道及该湿化器的该容置空间,该过滤流道系用以输送并过滤该气体入口所接收的该含氢气体,该气体出口系用以将过滤后的该含氢气体送至该湿化器;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湿化器为一体成型,且该气体入口、该过滤流道及该气体出口与该过滤器为一体成型。其中,进一步包含一补水管自上方连通该湿化器的该容置空间,并连至外界以自外界接收水以补充该湿化器的该容置空间中的水。其中,该过滤器形成一第一缺口,该补水管系位于该第一缺口中。其中,该过滤器包含设置于该过滤流道中的一过滤材,其中该含氢气体被该气体入口接收后于该过滤流道内朝该气体出口流动并被该过滤材过滤。其中,该过滤器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冷凝片分别设置于该过滤流道的上方及下方中的至少一者,该至少一冷凝片系用以冷凝过滤流道中的该含氢气体所夹带的水气。其中,进一步包含一活性碳管,其中该湿化器包含一活性碳管入口及一活性碳管出口分别连通该容置空间及该湿化器之外,该活性碳管连接该活性碳管入口及该活性碳管出口,以透过该活性碳管入口自该容置空间接收该含氢气体,并使该含氢气体经过该活性碳管后透过该活性碳管出口输出。其中,进一步包含一通路模组垂直堆叠于该过滤器及该湿化器之间,该通路模组包含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一接口连通该湿化器的该第一通道以及该过滤器的该气体入口以将该水箱输出的该含氢气体导入该过滤器中,该第二通道的一侧连通该活性碳管出口以自该活性碳管接收该含氢气体,该第一接口与该通路模组一体成型,该第二通道系整合于该通路模组的下表面。其中,进一步包含一雾化器与该第二通道连通以自该第二通道接收该含氢气体,该雾化器系用以产生一雾化气体,并将该雾化气体与该含氢气体混合以产生一混合气体并输出该混合气体。其中,该过滤器形成一第二缺口,该雾化器位于该第二缺口中。其中,该雾化器进一步包含一入气口、一容置瓶、一出气口以及一震荡器,其中该入气口连通该第二通道的该另一侧以接收该含氢气体,并将该含氢气体输入至该容置瓶,该容置瓶中容置一液体并用以供该含氢气体于其中与该雾化气体混合形成该混合气体,该出气口连通该容置瓶以将该容置瓶中的混合气体输出,该震荡器设置于该容置瓶的下方以雾化该容置瓶中的该液体而产生该雾化气体。其中,进一步包含一风扇设置于该湿化器上并位于对应该震荡器的位置,该风扇系用以对该震荡器及该震荡器的周边进行散热。其中,该湿化器向内凹陷形成一第三缺口,并且该震荡器设置于该第三缺口中,该风扇面对该第三缺口以对该震荡器及该震荡器的周边进行散热。其中,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抽气通道、一真空泵以及一第二抽气通道,该第一抽气通道一侧位于该水箱中且另一侧连接该真空泵,该第二抽气通道一侧连通外界且另一侧连通真空泵,该真空泵系用以对该第一抽气通道抽气并将气体藉该第二抽气通道输送至外界,以使该水箱中产生一负压,其中该负压小于该堆叠式产氢装置的外部环境压力,该第一抽气通道及该第二抽气通道整合于该水箱的箱体上。其中,该真空泵使该水箱中产生负压时,该湿化器中的水受负压影响而进入该过滤器并由过滤器再进一步进入水箱中。其中,进一步包含一细化管设于该湿化器的该容置空间中,该细化管一侧连通该过滤器的该气体出口且另一侧浸于该容置空间所容纳的水中,该细化管浸于该容置空间所容纳的水中的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多个穿孔使该含氢气体由该过滤器进入该细化管时能穿过该等穿孔进入该容置空间所容纳的水中,其中当该真空泵使该水箱中产生负压时,该湿化器中的水受负压影响进入该等穿孔,并依序通过该细化管、该气体出口、该过滤器的该过滤流道、该气体入口及该第一通道而进入该水箱中以对该水箱进行补水。其中,进一步包含一加压泵设置,该加压泵连通外界与该堆叠式产氢装置中的任一通道,以自外界吸入空气并将空气与该含氢气体加压混合形成加压后的含氢气体,其中加压后的该含氢气体的压力大于一大气压。还公开了一种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水箱,包含一箱体及一盖体,该箱体用以容纳电解水,该盖体覆盖于该箱体之上;一电解槽,设置于该水箱内,该电解槽系用以自该水箱接收电解水并将其电解产生一含氢气体进入该水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水箱,用以容纳电解水;/n一电解槽,设置于该水箱内,该电解槽用以自该水箱接收电解水并将其电解产生一含氢气体进入该水箱;/n一湿化器,垂直堆叠于该水箱上,该湿化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与该容置空间互相隔离,该容置空间中容置水且该第一通道一端连通该水箱以自该水箱接收该含氢气体;/n一过滤器,垂直堆叠于该湿化器之上,该过滤器包含一气体入口连通该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以接收该含氢气体,该过滤器另包含一过滤流道连通该气体入口以及一气体出口连通该过滤流道及该湿化器的该容置空间,该过滤流道系用以输送并过滤该气体入口所接收的该含氢气体,该气体出口系用以将过滤后的该含氢气体送至该湿化器;/n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湿化器为一体成型,且该气体入口、该过滤流道及该气体出口与该过滤器为一体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04 TW 1071434861.一种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水箱,用以容纳电解水;
一电解槽,设置于该水箱内,该电解槽用以自该水箱接收电解水并将其电解产生一含氢气体进入该水箱;
一湿化器,垂直堆叠于该水箱上,该湿化器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与该容置空间互相隔离,该容置空间中容置水且该第一通道一端连通该水箱以自该水箱接收该含氢气体;
一过滤器,垂直堆叠于该湿化器之上,该过滤器包含一气体入口连通该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以接收该含氢气体,该过滤器另包含一过滤流道连通该气体入口以及一气体出口连通该过滤流道及该湿化器的该容置空间,该过滤流道系用以输送并过滤该气体入口所接收的该含氢气体,该气体出口系用以将过滤后的该含氢气体送至该湿化器;
其中,该第一通道与该湿化器为一体成型,且该气体入口、该过滤流道及该气体出口与该过滤器为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补水管自上方连通该湿化器的该容置空间,并连至外界以自外界接收水以补充该湿化器的该容置空间中的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器形成一第一缺口,该补水管系位于该第一缺口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器包含设置于该过滤流道中的一过滤材,其中该含氢气体被该气体入口接收后于该过滤流道内朝该气体出口流动并被该过滤材过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器进一步包含至少一冷凝片分别设置于该过滤流道的上方及下方中的至少一者,该至少一冷凝片系用以冷凝过滤流道中的该含氢气体所夹带的水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活性碳管,其中该湿化器包含一活性碳管入口及一活性碳管出口分别连通该容置空间及该湿化器之外,该活性碳管连接该活性碳管入口及该活性碳管出口,以透过该活性碳管入口自该容置空间接收该含氢气体,并使该含氢气体经过该活性碳管后透过该活性碳管出口输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通路模组垂直堆叠于该过滤器及该湿化器之间,该通路模组包含一第一接口及一第二通道,其中该第一接口连通该湿化器的该第一通道以及该过滤器的该气体入口以将该水箱输出的该含氢气体导入该过滤器中,该第二通道的一侧连通该活性碳管出口以自该活性碳管接收该含氢气体,该第一接口与该通路模组一体成型,该第二通道系整合于该通路模组的下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雾化器与该第二通道连通以自该第二通道接收该含氢气体,该雾化器系用以产生一雾化气体,并将该雾化气体与该含氢气体混合以产生一混合气体并输出该混合气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滤器形成一第二缺口,该雾化器位于该第二缺口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雾化器进一步包含一入气口、一容置瓶、一出气口以及一震荡器,其中该入气口连通该第二通道的该另一侧以接收该含氢气体,并将该含氢气体输入至该容置瓶,该容置瓶中容置一液体并用以供该含氢气体于其中与该雾化气体混合形成该混合气体,该出气口连通该容置瓶以将该容置瓶中的混合气体输出,该震荡器设置于该容置瓶的下方以雾化该容置瓶中的该液体而产生该雾化气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风扇设置于该湿化器上并位于对应该震荡器的位置,该风扇系用以对该震荡器及该震荡器的周边进行散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湿化器向内凹陷形成一第三缺口,并且该震荡器设置于该第三缺口中,该风扇面对该第三缺口以对该震荡器及该震荡器的周边进行散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一抽气通道、一真空泵以及一第二抽气通道,该第一抽气通道一侧位于该水箱中且另一侧连接该真空泵,该第二抽气通道一侧连通外界且另一侧连通真空泵,该真空泵系用以对该第一抽气通道抽气并将气体藉该第二抽气通道输送至外界,以使该水箱中产生一负压,其中该负压小于该堆叠式产氢装置的外部环境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信涌
申请(专利权)人:林信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