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1‑8%铜、0‑6%锌和0.1‑1.5%镍,余量为银;一部分镍与铜和/或锌结合形成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包裹另一部分的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后分散在以银为主体的的基质中。一部分镍与铜和/或锌形成铜镍、锌镍、锌铜、铜锌镍等金属化合物后包裹另一部分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分散在银基质体系中后,金属化合物通过改变银合金的电化学性质而改善银合金的抗硫化能力。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银合金制成的首饰,抗硫化性能高,且抗硫化性能不会随着首饰刮伤而降低。
A high resistance silver sulfide alloy for jewelr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银首饰
,尤其是指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珠宝行业中银的使用量较大。在含有硫离子的液体或大气中,不论是100%纯银还是925银等银产品均容易与含硫化合物发生反应而变色。以Na2S为例,Ag直接与溶液中的O2和Na2S同时接触时,很快就发生腐蚀变色变色,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长,变色情况也越严重,颜色变化的顺序为:银白→黄→棕→蓝→黑。同时,银及其合金对H2S气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当H2S浓度超过0.3μg/m3时,非常容易发生反应,表面生成黑色Ag2S薄膜,严重影响银首饰美观。因此,提高银首饰的抗硫化能力对于提高银首饰的抗变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高银合金抗硫化性能的方法主要分为表面处理和合金化两类。表面处理是采用电镀法或化学钝化法,在银合金表面覆盖单层、多层或电镀加化学钝化复合薄膜,镀层成分一般为Ni,Ti等金属或者Rh,Pt,Pd等贵金属,镀层厚度为10~50μm,利用此种方法处理,能使表面保持光亮色泽,底层的银合金就不会与大气或溶液中的各种物质接触,可有效提高银合金的抗硫化性能,但由于表面处理生成的膜较薄,首饰在佩戴过程中容易磕碰磨损,使薄膜损坏或脱落,露出的银合金部分仍会发生硫化反应,造成银合金变色,显然此类方法不是解决银合金变色的最好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作一种高抗硫化的首饰用银合金,保证在使用过程中首饰不因碰撞、磨损而致使其快速硫化变色,保证首饰能够持久地保持光亮色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1-8%铜、0-6%锌和0.1-1.5%镍,余量为银;一部分镍与铜和/或锌结合形成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包裹另一部分的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后分散在以银为主体的的基质中。进一步地,所述铜与所述锌之间的含量比例为1.4-1.8。进一步地,还包括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2%的钛。进一步地,所述钛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0.75%。进一步地,所述镍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4-1.0%。进一步地,所述锌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6-3%。进一步地,所述铜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4.5%。进一步地,所述银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92.5%。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化合物中包含铜锌镍化合物。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的制备方法,先根据配方份额将铜、锌、镍、钛准备好后熔合在一起,然后再与相应份额的熔融的银混合,最后浇注成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部分镍与铜和/或锌形成铜镍、锌镍、锌铜、铜锌镍等金属化合物后包裹另一部分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分散在银基质体系中后,金属化合物通过改变银合金的电化学性质而改善银合金的抗硫化能力。由本专利技术的银合金制成的首饰,抗硫化性能高,且抗硫化性能不会随着首饰刮伤而降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铜锌镍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的微观结构的电镜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中黑色梅花状产物的成分分析图谱;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中黑色梅花状产物以外部分的成分分析图谱;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样品与其他银合金样品的抗硫化性能比较图一;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样品与其他银合金样品的抗硫化性能比较图二。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镍自身改变化学形态后分散在银中制作成含镍银合金,达到改善银合金的抗硫化性能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论述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可行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1-8%铜、0-6%锌和0.1-1.5%镍,余量为银;一部分镍与铜和/或锌结合形成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包裹另一部分的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后分散在以银为主体的的基质中。请参阅图1,部分镍与铜和/或锌形成铜镍、锌镍、锌铜、铜锌镍等金属化合物后包裹另一部分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分散在银基质体系中后,呈现如图2所示的结构,该结构中,金属化合物通过改变银合金的电化学性质而改善银合金的抗硫化能力。由本专利技术的银合金制成的首饰,抗硫化性能高,且抗硫化性能不会随着首饰刮伤而降低。采用合金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善银合金的抗硫化能力。能和银形成无限互溶的元素有钯和金,其他元素则固溶量不高,例如:铜的固溶度为14.1,锌的固溶度为40.2。对于首饰行业而言,常用的银合金的银含量为92.5%,而钯和金价格昂贵,因此,虽然铜元素和锌元素的固溶度不高,仍然作为银合金的主要合金化元素。镍元素于银完全不能固溶,即不能作为银的合金元素成分,因此,一直以来镍元素对于银的抗硫化能力研究不多。通过在含铜锌的银合金中同时添加微量镍元素,能在含铜锌的银合金中形成铜锌镍化合物,并且该铜锌镍化合物能若分散在以银为主体的的基质中时,能够提高银合金的抗硫化能力。获得的含镍银合金剖面微观结构的电镜照片详见图2,图2中的黑色梅花状产物为金属化合物和镍等:使用电子探针对黑色梅花状产物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3及表1所示;使用电子探针对黑色梅花状产物以外的合金部分样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4及表2所示。从图3-4以及表1-2分析可知,银合金中黑色梅花状产物以铜锌镍化合物为主,镍元素含量较高。其中,表1-2中的数据为电子探针测试后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到。表1银合金中梅花状产物成分分析表元素重量(百分比)原子(百分比)NiK63.9266.85CuK18.2617.64ZnK14.4813.60AgL3.341.90总量100.00表2银合金中梅花状产物以外的成分分析表元素重量(百分比)原子(百分比)CuK2.804.63ZnK1.352.16AgL95.8593.21总量100.00实施例2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1-8%铜、0.1-6%锌和0.1-1.5%镍,余量为银;一部分镍与铜和/或锌结合形成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包裹另一部分的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后分散在以银为主体的的基质中;所述铜与所述锌之间的含量比例为1.4-1.8。铜锌含量比例在1.4-1.8范围内的样品较在该范围之外的样品的抗硫化能力更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1-8%铜、0-6%锌和0.1-1.5%镍,余量为银;一部分镍与铜和/或锌结合形成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包裹另一部分的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后分散在以银为主体的的基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元素:1-8%铜、0-6%锌和0.1-1.5%镍,余量为银;一部分镍与铜和/或锌结合形成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包裹另一部分的镍形成梅花状产物后分散在以银为主体的的基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铜与所述锌之间的含量比例为1.4-1.8。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2%的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2-0.7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首饰用高抗硫化银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萌,王竞仪,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福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