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99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所述的血液指标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胆碱酯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血液指标中ALT、AST、LDH、ALP、CHE对黄曲霉毒素中毒动物敏感,通过检测血清(血浆)中的ALT、AST、LDH、ALP、CHE等含量以及分析与黄曲霉中毒的相关性来建立检测模型,进而实现对黄曲霉中毒的检测,解决目前临床上动物黄曲霉中毒不能早发现、早治疗、检测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及时发现黄曲霉中毒,及早进行治疗,减少对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A group of markers reflecting aflatox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中毒检测领域,涉及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
技术介绍
黄曲霉毒素(AFT)是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等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经被分离和鉴定出来的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主要有B和G两大类。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黄曲霉毒素种类中最主要的一类,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生物性毒素,在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I类致癌物。发达国家AFT的检出率较低;在发展中国家农作物和饲料AFT污染率比较高;在我国黄曲霉毒素在华中、华南、华北地区分布较广,污染较为严重,而东北,西北地区则较轻。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将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引发各种疾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牧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目前常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方法有很多,如薄层层析法、液相色谱法、免疫亲和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微柱筛选法、一步式黄曲霉毒素检测金标试纸法等,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薄层层析法对黄曲霉毒素分离不理想、液相色谱法分析成本高且价格昂贵、免疫亲和柱法交叉反应率高且生产批次差异大、酶联免疫吸附法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志物为血液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胆碱酯酶指标。/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4 CN 20191134336911.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志物为血液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胆碱酯酶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曲霉中毒分为轻度黄曲霉中毒和重度黄曲霉中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组反应黄曲霉中毒的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动物模型为大鼠。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媛媛张弘弢徐闯陈起良李福华李晶吴倩高颖余星潼于佳颖杨欣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