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951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转支承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包括外圈、滚珠和内圈,外圈的上端开口边沿处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底处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凹槽的槽底处左侧开设有L型结构的回油孔,回油孔的一端开口处与凹槽连通,回油孔的另一端开口处与外圈的内壁连通,凹槽的槽底处右侧开设有进油通道,进油通道的一端通道口与凹槽的槽底处连通,进油通道的另一端通道口与外圈上的装配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回转支承内的润滑油连续的对其内部的滚子进行润滑,有效的提高了回转支承的自润滑性能,减少了滚子的磨损,而且回转支承的密封性好,润滑油不易外漏。

A continuous oiling device for slew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转支承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支承是一种能够承受综合载荷的大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回转支承又叫转盘轴承,有些人也称其为,旋转支承、回旋支承。回转支承在现实工业中应用很广泛,被人们称为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回转运动,又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随着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回转支承在船舶设备、工程机械、轻工机械、冶金机械、医疗机械、工业机械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回转支承作为承载部件,其内部的滚珠需要良好的润滑才能够增加回转支承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回转支承供油结构较为简单,润滑油在滚珠的装配槽内流动性差,而且不能够连续供油,使得回转支承的工作时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支承供油结构较为简单,润滑油在滚珠的装配槽内流动性差,而且不能够连续供油,使得回转支承的工作时磨损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包括外圈(1)、滚珠(4)和内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上端开口边沿处开设有环形槽(17),所述环形槽(17)的槽底处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处左侧开设有L型结构的回油孔(3),所述回油孔(3)的一端开口处与凹槽连通,所述回油孔(3)的另一端开口处与外圈(1)的内壁连通,所述凹槽的槽底处右侧开设有进油通道(20),所述进油通道(20)的一端通道口与凹槽的槽底处连通,所述进油通道的另一端通道口与外圈(1)上的装配槽连通,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压机构,所述内圈(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挡板(9),所述环形挡板(9)的下端与外圈(1)的上端开口边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包括外圈(1)、滚珠(4)和内圈(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上端开口边沿处开设有环形槽(17),所述环形槽(17)的槽底处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处左侧开设有L型结构的回油孔(3),所述回油孔(3)的一端开口处与凹槽连通,所述回油孔(3)的另一端开口处与外圈(1)的内壁连通,所述凹槽的槽底处右侧开设有进油通道(20),所述进油通道(20)的一端通道口与凹槽的槽底处连通,所述进油通道的另一端通道口与外圈(1)上的装配槽连通,所述凹槽内设有加压机构,所述内圈(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挡板(9),所述环形挡板(9)的下端与外圈(1)的上端开口边沿处滑动连接,所述环形挡板(9)的下端延伸至环形槽(17)内并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形凸块(16),且弧形凸块(16)的下端与加压机构连接,所述凹槽一侧与外圈(1)的侧壁之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开设在凹槽槽底处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滑动套接有矩形杆(21),所述凹槽内滑动套接有压板(15),所述压板(15)的一端与弧形凸块(16)接触连接,所述压板(15)的另一端与矩形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5)的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19),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9)远离压板(15)的一端与凹槽的槽底处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槽内设有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的一端与矩形杆(2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与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承连续注油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洪流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华东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