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荧光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发光材料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荧光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石墨烯作为一种零带隙纳米材料,由于其卓越的电子传递能力、优越的导电性和高的比表面,使得其在电化学领域被广泛地关注。这些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赋予了石墨烯在催化、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由于石墨烯是一种零带隙半导体材料,使得其在生物成像和光电子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其疏水性和一定的生物毒性也阻碍了其在生物和药学领域的应用。为了使石墨烯具有能带间隙,石墨烯量子点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关注,并且展现出期待的性能,包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越的化学稳定性和高的荧光性能。研究表明石墨烯量子点所具有的明显光学发光性能是由于量子尺寸效应、边缘和缺陷影响造成。同时,石墨烯量子点表现出来的低毒性和水溶性是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其表面修饰含氧官能团导致。因此,考虑到这些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石墨烯量子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催化、打印油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荧光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荧光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为以氨基脲修饰得到的表面具有羟基和氨基的石墨烯量子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荧光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荧光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为以氨基脲修饰得到的表面具有羟基和氨基的石墨烯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荧光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石墨棒为阴极和阳极,以碱性水溶液与氨基脲的混合液为电解液,进行电解,待石墨棒的表面层膨胀后,再继续电解至反应充分;
2)将电解后的电解液离心分离,得固体粉末,对得到的固体粉末进一步进行分离提纯,得所述多荧光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碱性水溶液中羟基的浓度为0.05-0.15mol/L;所述氨基脲与碱性水溶液中的羟基的摩尔比为0.5-2: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水溶液选自NaOH水溶液、KOH水溶液、Ba(OH)2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电解采用的工作电源为直流恒压电源,采用高的电位为5-10V的恒电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只金芳,付杨,高冠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