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外壳组件、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94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包含阴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和包含阳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组成的离子对化合物,所述离子对化合物具有式(I)化学结构通式;其中,所述阴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为全氟烷基和羟基改性后的联吡啶盐,所述阳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为双苯磺酸基团改性的吩嗪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致变色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对比度高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电致变色材料的外壳组件及手机,满足手机外观整体性要求,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A mobile terminal, a shell component, an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外壳组件、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的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外壳组件、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一般设有光学器件(摄像头模组、环境光传感器、闪光灯等),上述光学器件需要在移动终端上对应位置设置有透光区域,以便接收和反射光线。现有移动终端上的透光区域呈透明状,无法通过移动终端的控制,实现透光区域对入射光线的变色效果,而该透光区域的存在容易破坏移动终端的外观整体性,降低了移动终端视觉上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包含阴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和包含阳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组成的离子对化合物,所述离子对化合物具有式(I)化学结构通式:式中:R1为4~12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链;R2为2~16个碳原子的链烷基;R3为1~2个碳原子的链烷基。<br>一方面,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包含阴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和包含阳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组成的离子对化合物,所述离子对化合物具有式(I)化学结构通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材料为包含阴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和包含阳极电致变色功能的官能基团组成的离子对化合物,所述离子对化合物具有式(I)化学结构通式:



式中:
R1为4~12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链;
R2为2~16个碳原子的链烷基;
R3为1~2个碳原子的链烷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结构式为(a)的化合物4,4′-联吡啶与溶剂按质量比1:3~20进行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结构式为(b)的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控制反应温度为40~80℃,反应时间为2~144h,得到含有结构式为(c)的联吡啶盐中间产物的混合溶液A;



S2:向步骤S1的混合溶液A中,加入结构式为(d)的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在温度为40~8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冷凝回流反应,反应时间为2~48h,结晶分离后,得到结构式为(II)的联吡啶盐化合物;



S3:将结构式为(e)的化合物吩嗪与由由连二亚硫酸钠、碳酸钠和少量水组成的、碳酸钠和少量水组成的溶液按质量比1:4~40进行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结构式为(f)的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在温度为40~8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冷凝回流反应,反应时间为2~48h,得到含有结构式为(III)的吩嗪钠盐化合物的混合溶液B;将所述混合溶液B与硝酸银进行离子交换,结晶分离后,得到结构式为(IV)的吩嗪银盐化合物;



S4:将步骤S2得到的结构式为(II)的联吡啶盐化合物和步骤S3得到的结构式为(IV)的吩嗪银盐化合物按摩尔比1:1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反应析出卤化银沉淀,沉淀分离后,将上层液体进行减压蒸馏,得到结构式为(I)的目标产物;



式中:
R1为4~12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链;
R2为2~16个碳原子的链烷基;
R3为1~2个碳原子的链烷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式为(a)的化合物4,4′-联吡啶与结构式为(b)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1;所述结构式为(d)的化合物与结构式为(c)的联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贞虎胡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