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48945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包括:发色剂;显色剂,所述显色剂选自稀土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发色抑制剂,所述发色抑制剂选自烷基取代的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随温度变化的显色特征为:从低于溶剂的熔点升温到高于溶剂的熔点的过程中,变色材料呈浅色或者无色;而从高于溶剂的凝固点降温到低于溶剂的凝固点的过程中,温度在溶剂的凝固点±4℃时显深色,继续降温又快速恢复浅色或者无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感温变色材料的颜色随温度的变化特征与传统材料完全不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 reversible thermochromic material of rare earth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色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又称可逆热致变色材料,是一类在某一特定温度区间内可以随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颜色变化的材料,在防伪、温度显示、服装纺织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三组分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该材料主要由发色剂、显色剂和溶剂三部分组成。发生感温变色的机理是:发色剂(隐色染料化合物)在显色剂的作用下,分子结构发生了互变异构、分子重排,使体系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而带来颜色变化。发色剂是变色材料中的电子给予体,它在材料的变色过程中提供电子,通过向电子接受体给出电子而显色。显色剂为电子接受体,需要能够释放质子或者吸收电子的酸性物质。溶剂又叫温度调节剂,是一系列调节温度变化的有机化合物,溶剂决定材料变色的温度。CN105170041A公开了一种由结晶紫内酯、双酚A、十六醇组成的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并加入三聚氰胺、甲醛溶液制备成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颜料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包括:/n发色剂;/n显色剂,所述显色剂选自稀土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n发色抑制剂,所述发色抑制剂选自烷基取代的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n溶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包括:
发色剂;
显色剂,所述显色剂选自稀土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发色抑制剂,所述发色抑制剂选自烷基取代的苯酚中的一种或几种;
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的显色范围为:从低于所述溶剂的熔点升温到高于所述溶剂的熔点的过程中,所述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呈浅色或者无色;从高于所述溶剂的凝固点降温到低于所述溶剂的凝固点的过程中,所述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在所述溶剂的凝固点±4℃范围内显深色;从低于所述溶剂的凝固点4℃继续降温的过程中,所述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恢复浅色或者无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色剂选自3,3-二(4-二甲氨基苯基)苯酞、6-二甲氨基-3,3-双(4-二甲基氨基苯基)苯酞、2-苯氨基-3-甲基-6-二乙氨基荧烷、3-二乙氨基-6-氯荧烷或3-(N-乙基-N-异戊基)氨基-6-甲基-7-苯胺基荧烷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配合物包括第一化合物或第二化合物,
所述第一化合物为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第二化合物为式I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良林锦池王亚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