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报警的防盗螺栓,包括螺栓、防护壳、伸缩杆和螺栓孔,所述螺栓顶端套接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内嵌于第一卡槽内部,所述防护壳底端内嵌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外壁焊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护壳底端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向下拨动转动板,此时转动板发生转动,随后将防护壳套接螺栓顶端,当套接完全后,松开转动板,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转动板反向转动,逐渐与螺栓顶端贴合,将暴露在空气的螺栓进行防护,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使螺栓拆卸过程不会受到影响。
A kind of alarm anti-theft bo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报警的防盗螺栓
本技术涉及防盗螺栓
,具体为一种可报警的防盗螺栓。
技术介绍
如中国授权专利:CN201720743438.8,包括圆盘、异形凸起、第一螺杆、压力感应器、信号发生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布线孔内穿有连接压力感应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信号线,通过压力传感器从而对螺栓检测,从而起到报警效果,但是螺栓与螺栓孔之间容易发生脱落,导致报警装置发出错误指令导致报警器响起,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并且螺栓外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生锈现象,导致螺栓顶端造成腐烂,使螺栓无法拆卸,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报警的防盗螺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可报警的防盗螺栓,螺栓容易发生脱落,导致报警装置响起,影响了人们正常生活和螺栓顶端容易发生生锈现象,导致螺栓无法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报警的防盗螺栓,包括螺栓、防护壳、伸缩杆和螺栓孔,所述螺栓顶端套接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且第一卡块内嵌于第一卡槽内部,所述防护壳底端内嵌有转动轴,且转动轴外壁焊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的一端,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护壳底端内壁,所述螺栓顶端内部内嵌有开关,且开关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内嵌于滑动槽内部,所述滑动槽开设于螺栓内部,且滑动块顶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螺栓顶端内壁,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左端通过铰接杆铰接有第二卡块,且第二卡块内嵌于第二卡槽内部,所述第二卡槽开设于螺栓孔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材质为橡胶材质,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形状相同为“蘑菇”状。优选的,所述转动板转动角度为90°,所述转动板顶端与螺栓顶端的底部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滑动块和滑动槽形状相同为矩形,所述滑动块在滑动槽上移动的最大长度等于第二弹簧的最大弹性长度。优选的,所述铰接杆和第二卡块形状相同为矩形,所述第二卡块宽度和铰接杆宽度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左端设置有与螺栓外壁相同的螺纹,所述螺栓内部开设有腔室,且腔室尺寸与第二卡块尺寸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可报警的防盗螺栓设置有防护壳、伸缩杆、卡块、卡槽、转动轴、转动板和第一弹簧,向下拨动转动板,此时转动板发生转动,第一弹簧压缩,随后将防护壳套接螺栓顶端,当套接完全后,松开转动板,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转动板反向转动,逐渐与螺栓顶端贴合,将暴露在空气的螺栓进行防护,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使螺栓拆卸过程不会受到影响;2、该可报警的防盗螺栓设置有开关、连接杆、滑动块、滑动槽、第二弹簧、固定块、铰接杆、卡块、卡槽和螺栓孔,当螺栓安装完成后,松开开关,此时在滑动块、滑动槽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使连接杆逐渐向下移动,此时铰接杆发生转动,使卡块嵌入螺栓孔内部的卡槽中,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提升了装置的防盗效果,避免由于螺栓自动脱落而导致报警装置启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螺栓;2、防护壳;3、伸缩杆;4、第一卡块;5、第一卡槽;6、转动轴;7、转动板;8、第一弹簧;9、开关;10、连接杆;11、滑动块;12、滑动槽;13、第二弹簧;14、固定块;15、铰接杆;16、第二卡块;17、第二卡槽;18、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报警的防盗螺栓,包括螺栓1、防护壳2、伸缩杆3和螺栓孔18,伸缩杆3具体由一组固定筒、一组活动筒和第三弹簧组成,活动筒右端固定有第一卡块4,在第三弹簧的弹性伸缩下可以使活动筒带动第一卡块4嵌入固定筒中,螺栓1顶端套接有防护壳2,且防护壳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4,且第一卡块4内嵌于第一卡槽5内部,第一卡块4材质为橡胶材质,第一卡块4和第一卡槽5形状相同为“蘑菇”状,橡胶材质具有足够的弹性效果,可以使第一卡块4能够嵌入第一卡槽5内部,从而将防护壳2固定在螺栓1顶部,可以起到防护效果,避免螺栓1顶部直接与空气接触,进一步的提升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护壳2底端内嵌有转动轴6,且转动轴6外壁焊接有转动板7,转动板7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8的一端,且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护壳2底端内壁,转动板7转动角度为90°,转动板7顶端与螺栓1顶端的底部相贴合,通过90°转动转动板7,使转动板7以转动轴6为圆心发生转动,此时第一弹簧8拉伸,将拉力转化为弹性势能,当防护壳2完全套接螺栓1顶端时,松开转动板7,第一弹簧8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使转动板7发生反向转动,转动板7逐渐将螺栓1顶端夹紧,保证了防护壳2的稳定性。螺栓1顶端内部内嵌有开关9,且开关9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1,且滑动块11内嵌于滑动槽12内部,滑动块11和滑动槽12形状相同为矩形,滑动块11在滑动槽12上移动的最大长度等于第二弹簧13的最大弹性长度,保证滑动块11能够在滑动槽12内部滑动,且滑动过程中不会对第二弹簧13受到损坏,滑动槽12开设于螺栓1内部,且滑动块11顶端通过第二弹簧13连接有螺栓1顶端内壁,连接杆10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左端通过铰接杆15铰接有第二卡块16,且第二卡块16内嵌于第二卡槽17内部,第二卡槽17开设于螺栓孔18内部,铰接杆15和第二卡块16形状相同为矩形,第二卡块16宽度和铰接杆15宽度相同,在松开开关9时,在第二弹簧13的作用下使连接杆10逐渐向下移动,此时铰接杆15发生转动,使第二卡块16逐渐嵌入第二卡槽17内部,从而将螺栓1加固,避免螺栓1发生脱落,而导致报警装置响起,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第二卡块16左端设置有与螺栓1外壁相同的螺纹,螺栓1内部开设有腔室,且腔室尺寸与第二卡块16尺寸相同,向上拉动开关9时,第二卡块16左端外壁与螺栓1外壁相贴合,保证螺栓1能够正常安装。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向上拉动开关9,使滑动块11在滑动槽12内部滑动,此时第二弹簧13压缩将受到的压力转化为弹性势能,此时连接杆10逐渐向上移动,使固定块14上升,铰接杆15发生转动,带动第二卡块16逐渐收纳到螺栓1内部,且第二卡块16外部设置有与螺栓1外壁相同的螺纹,随后将螺栓1安装,具体如何安装为本领域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加以赘述,安装完毕后,松开开关9,此时第二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报警的防盗螺栓,包括螺栓(1)、防护壳(2)、伸缩杆(3)和螺栓孔(18),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顶端套接有防护壳(2),且防护壳(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4),且第一卡块(4)内嵌于第一卡槽(5)内部,所述防护壳(2)底端内嵌有转动轴(6),且转动轴(6)外壁焊接有转动板(7),所述转动板(7)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8)的一端,且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护壳(2)底端内壁,所述螺栓(1)顶端内部内嵌有开关(9),且开关(9)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1),且滑动块(11)内嵌于滑动槽(12)内部,所述滑动槽(12)开设于螺栓(1)内部,且滑动块(11)顶端通过第二弹簧(13)连接有螺栓(1)顶端内壁,所述连接杆(10)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左端通过铰接杆(15)铰接有第二卡块(16),且第二卡块(16)内嵌于第二卡槽(17)内部,所述第二卡槽(17)开设于螺栓孔(18)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报警的防盗螺栓,包括螺栓(1)、防护壳(2)、伸缩杆(3)和螺栓孔(18),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顶端套接有防护壳(2),且防护壳(2)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4),且第一卡块(4)内嵌于第一卡槽(5)内部,所述防护壳(2)底端内嵌有转动轴(6),且转动轴(6)外壁焊接有转动板(7),所述转动板(7)顶端连接有第一弹簧(8)的一端,且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有防护壳(2)底端内壁,所述螺栓(1)顶端内部内嵌有开关(9),且开关(9)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块(11),且滑动块(11)内嵌于滑动槽(12)内部,所述滑动槽(12)开设于螺栓(1)内部,且滑动块(11)顶端通过第二弹簧(13)连接有螺栓(1)顶端内壁,所述连接杆(10)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左端通过铰接杆(15)铰接有第二卡块(16),且第二卡块(16)内嵌于第二卡槽(17)内部,所述第二卡槽(17)开设于螺栓孔(18)内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海纳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