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油泵罐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潜油泵罐装系统。
技术介绍
潜油泵罐装系统是将潜油泵机组置于金属罐内的一种人工举升工艺。当海上油田井液含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等腐蚀性气体时,容易发生生产套管腐蚀,进而造成油井大修;此外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安装潜油泵时,容易发生潜油泵机组磕碰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油泵罐装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潜油泵在安装时容易发生磕碰受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潜油泵罐装系统,包括:罐盖,所述罐盖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管柱,所述内管柱的上端与所述罐盖固接并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下端用于连接潜油泵;以及外管柱,所述外管柱的上端与所述罐盖固接,下端连通油藏,所述内管柱和所述潜油泵均容置于所述外管柱的空腔,所述外管柱和所述内管柱之间形成用于电缆经过的第一环空,所述第一环空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潜油泵罐装系统还包括用于固接所述外管柱和所述罐盖的连接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油泵罐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罐盖(100),所述罐盖(100)包括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120);/n内管柱(200),所述内管柱(200)的上端与所述罐盖(100)固接并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0),下端用于连接潜油泵;以及/n外管柱(300),所述外管柱(300)的上端与所述罐盖(100)固接,下端连通油藏,所述内管柱(200)和所述潜油泵均容置于所述外管柱(300)的空腔,所述外管柱(300)和所述内管柱(200)之间形成用于电缆(500)经过的第一环空(600),所述第一环空(600)与所述第二通孔(120)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油泵罐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盖(100),所述罐盖(100)包括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120);
内管柱(200),所述内管柱(200)的上端与所述罐盖(100)固接并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0),下端用于连接潜油泵;以及
外管柱(300),所述外管柱(300)的上端与所述罐盖(100)固接,下端连通油藏,所述内管柱(200)和所述潜油泵均容置于所述外管柱(300)的空腔,所述外管柱(300)和所述内管柱(200)之间形成用于电缆(500)经过的第一环空(600),所述第一环空(600)与所述第二通孔(1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油泵罐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油泵罐装系统还包括用于固接所述外管柱(300)和所述罐盖(100)的连接组件(4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油泵罐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00)包括第一套管(410)以及限位件(420);
所述第一套管(410)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罐盖(100)的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套管(410)套设于所述罐盖(100),并能够使所述限位件(420)同时插入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以完成所述第一套管(410)和所述罐盖(100)的可拆卸固接;
所述第一套管(410)与所述外管柱(300)可拆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油泵罐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00)还包括第一锁紧套(430)和第二锁紧套(440),所述限位件(420)包括滚珠,所述第二限位孔为盲孔;
所述滚珠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形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锁紧套(430)与所述第一套管(410)螺纹连接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限位孔;
所述第二锁紧套(440)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410)的下端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管柱(300)的上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潜油泵罐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柱(200)包括第二套管(210)、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210)的第三套管(220),以及锁紧件,所述第二套管(210)和所述第三套管(220)能够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涛,孔洋,张文华,范潇,武洪鑫,顾海瑞,尹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瑞丰石油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瑞信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