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90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包括前泵壳与后泵壳连接固定形成的泵壳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泵壳本体的吸入口和排出口,还包括若干个内衬橡胶护套,所述内衬橡胶护套包括耐磨橡胶、钢板骨架及开设于所述钢板骨架上的盲孔;所述前泵壳与后泵壳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内衬橡胶护套通过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和盲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泵壳和后泵壳内壁;所述吸入口设置于所述前泵壳,其凸台外侧边缘开设有若干个监测孔,所述监测孔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前泵壳横向对称线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衬胶泵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程度无法直接快速检查的问题,及时了解衬胶泵磨损状况,从而方便对衬胶泵进行维修和养护。

A structure of rubber lined pump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
:本技术属于离心泵
,具体涉及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
技术介绍
:衬胶泵作为一种输送液体的泵,是选矿各工艺流程中含有悬浮固体物的浆料输送设备之一。衬胶泵在工作过程中,浆料随叶轮叶片的快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流体旋转吸入和排出,实现连续供料。由于悬浮固体物以及固体颗粒等介质高速运动容易造成前泵壳和后泵壳中的内衬橡胶护套等易损件磨损,从而导致易损件的更换拆检频繁;同时,由于工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同样品质的材质寿命也长短不一,往往衬胶泵的内衬橡胶护套等易损件磨损后,不易察觉而继续运行,造成前泵壳和后泵壳被磨穿影响衬胶泵的正常运行。因此,寻求简单有效的监测磨损情况方式在衬胶泵使用中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解决现有衬胶泵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程度无法直接快速检查的问题,及时了解衬胶泵磨损状况,从而方便对衬胶泵进行维修和养护。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包括前泵壳与后泵壳连接固定形成的泵壳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泵壳本体的吸入口和排出口,还包括若干个内衬橡胶护套,所述内衬橡胶护套包括耐磨橡胶、钢板骨架及开设于所述钢板骨架上的盲孔;所述前泵壳与后泵壳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所述内衬橡胶护套通过螺栓依次穿过螺栓孔和盲孔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泵壳和后泵壳内壁;所述吸入口设置于所述前泵壳,其凸台外侧边缘开设有若干个监测孔,所述监测孔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前泵壳横向对称线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吸入口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泵壳本体通过连接法兰与进料管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盲孔设置为内螺纹,其与所述螺栓孔一一对应的。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孔设置有三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的监测孔可直接了解衬胶泵内的内衬橡胶护套磨损情况,无需拆卸衬胶泵而得知内衬橡胶护套磨损情况,简化工序,同时便于监测和判断内衬橡胶护套的磨损极限,及时更换内衬橡胶护套,防止泵壳本体被磨穿而影响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的结构剖切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中内衬橡胶护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中前泵壳总成结构剖切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前泵壳;2-吸入口;3-排出口;4-连接法兰;5-螺栓孔;6-监测孔;7-内衬橡胶护套;8-钢板骨架;9-盲孔;1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包括前泵壳1与后泵壳连接固定形成的泵壳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泵壳本体的吸入口2和排出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内衬橡胶护套,所述内衬橡胶护套包括耐磨橡胶7、钢板骨架8及开设于所述钢板骨架上的盲孔9;所述前泵壳1与后泵壳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5,所述内衬橡胶护套通过螺栓10依次穿过螺栓孔5和盲孔9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泵壳1和后泵壳内壁;所述吸入口2设置于所述前泵壳1,其凸台外侧边缘开设有若干个监测孔6,所述监测孔6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前泵壳1横向对称线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入口2设置有连接法兰4,所述泵壳本体通过连接法兰4与进料管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盲孔9设置为内螺纹,其与所述螺栓孔5一一对应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孔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设置,优选设置为三个,既可以全面了解磨损情况也不会影响泵壳体整体结构。本技术的原理:衬胶泵在工作过程中,其中的叶轮高速旋转使带有悬浮固体颗粒的浆液通过排出口排出衬胶泵外。因衬胶泵长时间的运作,会加速内衬橡胶护套磨损,一旦内衬橡胶护套被磨通,浆液便会从设置于前泵壳吸入口凸台外侧边缘的监测孔处流出,可直接了解衬胶泵内的内衬橡胶护套磨损情况,无需拆卸衬胶泵而得知内衬橡胶护套磨损情况,简化工序,同时便于监测和判断内衬橡胶护套的磨损极限,及时更换内衬橡胶护套,防止泵壳本体被磨穿而影响工作效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包括前泵壳(1)与后泵壳连接固定形成的泵壳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泵壳本体上的吸入口(2)和排出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内衬橡胶护套,所述内衬橡胶护套包括耐磨橡胶(7)、钢板骨架(8)及开设于所述钢板骨架上的盲孔(9);所述前泵壳(1)与后泵壳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5),所述内衬橡胶护套通过螺栓(10)依次穿过螺栓孔(5)和盲孔(9)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泵壳(1)和后泵壳内壁;所述吸入口(2)设置于所述前泵壳(1),其凸台外侧边缘开设有若干个监测孔(6),所述监测孔(6)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前泵壳(1)横向对称线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胶泵泵壳结构,包括前泵壳(1)与后泵壳连接固定形成的泵壳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泵壳本体上的吸入口(2)和排出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内衬橡胶护套,所述内衬橡胶护套包括耐磨橡胶(7)、钢板骨架(8)及开设于所述钢板骨架上的盲孔(9);所述前泵壳(1)与后泵壳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5),所述内衬橡胶护套通过螺栓(10)依次穿过螺栓孔(5)和盲孔(9)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前泵壳(1)和后泵壳内壁;所述吸入口(2)设置于所述前泵壳(1),其凸台外侧边缘开设有若干个监测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军王荣林钱士湖杨松付袁本进曹跃进伍开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