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产品上使用比较广的风叶分别有离心风叶、贯流风叶和轴流风叶三种,各种风叶分别有不同的作用效果,满足不同空调产品开发的要求,对于不同使用需求、不同进出风方式需要,配置不同的风叶形式满足机型开发。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混流风叶结构复杂,而且寻量损失大,造成用户使用体验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风量损失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道部;风机部,风机部设置于风道部的一端内;风门机构,风门机构与风道部相连接,风门机构具有密封位置和避让位置,当风门机构位于密封位置时,风门机构与风道部围设成通风通道,部分的风机部的外周侧外露于通风通道外,当风门机构位于避让位置时,风机部的靠近风道部的端部的外周侧外露于风道部外。进一步地,风道部包括第一风道部和第二风道部,风机部设置于二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道部;/n风机部(30),所述风机部(30)设置于所述风道部的一端内;/n风门机构,所述风门机构与所述风道部相连接,所述风门机构具有密封位置和避让位置,当所述风门机构位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风门机构与所述风道部围设成通风通道,部分的所述风机部(30)的外周侧外露于所述通风通道外,当所述风门机构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风机部(30)的靠近所述风道部的端部的外周侧外露于所述风道部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部;
风机部(30),所述风机部(30)设置于所述风道部的一端内;
风门机构,所述风门机构与所述风道部相连接,所述风门机构具有密封位置和避让位置,当所述风门机构位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风门机构与所述风道部围设成通风通道,部分的所述风机部(30)的外周侧外露于所述通风通道外,当所述风门机构位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风机部(30)的靠近所述风道部的端部的外周侧外露于所述风道部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部包括第一风道部(10)和第二风道部(20),所述风机部(30)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部(20)的第一端内,所述第二风道部(2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风道部(10)相邻地设置,所述风门机构、所述第一风道部(10)、所述风机部(30)可围设成所述通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
风道切换机构,所述风道切换机构与所述第二风道部(20)相邻地设置,所述风道切换机构包括第一切换机构(40)和第二切换机构(70),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0)可使所述第一风道部(10)具有将所述通风通道打开的第一打开位置,以及具有将所述通风通道关闭的第一关闭位置,所述第二切换机构(70)可使所述第一风道部(10)具有将所述通风通道打开的第二打开位置,以及具有将所述通风通道关闭的第二关闭位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通风通道的第一端为进风端,所述通风通道的第二端为出风端,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通风通道的第一端为出风端,所述通风通道的第二端为进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部(10)与所述第二风道部(20)远离地设置,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部(10)与所述第二风道部(20)相连接以围设成密封的所述通风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0)与所述第一风道部(10)相连接,所述第一风道部(10)包括多个环形风道段,多个所述环形风道段沿所述第二风道部(20)的轴线方向依次可活动地连接;
其中,多个所述环形风道段中与所述第二风道部(20)的距离最远的一个所述环形风道段与安装基础相连接,多个所述环形风道段中与所述第二风道部(20)的距离最近的一个所述环形风道段与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形风道段包括:
第一组成段(11),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基础相连接;
第二组成段(12),所述第二组成段(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第二端相连接;
第三组成段(13),所述第三组成段(1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组成段(12)的第二端相连接;
第四组成段(14),所述第四组成段(1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组成段(13)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组成段(1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风道部(20)相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0)与所述第四组成段(14)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0)可驱动所述第四组成段(14)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并依次带动所述第三组成段(13)、所述第二组成段(12)移动至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或者,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0)可驱动所述第四组成段(14)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三组成段(13)、所述第二组成段(12)移动至所述第一打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组成段(1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的第一齿条(141),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0)包括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条(141)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止挡凸台(111),所述第二组成段(12)的第一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止挡凸台(111)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凸台(121),和/或
所述第二组成段(12)的第二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止挡凸台(122),所述第三组成段(13)的第一端的内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止挡凸台(122)相配合的第二密封凸台(131),所述第三组成段(13)的第二端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三止挡凸台(132),所述第四组成段(14)的第一端的内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止挡凸台(132)相配合的第三密封凸台(14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成段(12)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三组成段(13)的第一限位件(123),和/或
所述第三组成段(13)的第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四组成段(14)的第二限位件(13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三组成段(13)位于所述第四组成段(14)内,所述第二组成段(12)位于所述第三组成段(13)内,所述第一组成段(11)位于所述第二组成段(1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组成段(14)、所述第三组成段(13)、所述第二组成段(12)和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内径依次减小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础包括:
支撑架组件(50),所述第一组成段(11)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组件(50)相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机构(40)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组件(50)上并与所述第四组成段(14)相连接,所述支撑架组件(50)的中部设置有供所述第四组成段(14)、所述第三组成段(13)、所述第二组成段(12)穿过的第一通孔(6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组件(50)包括:
风道固定架(51),所述风道固定架(51)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通孔(62),所述第一组成段(11)与所述风道固定架(51)相连接;
第一支撑架(52),所述第一支撑架(52)与所述风道固定架(51)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52)上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61),所述第一支撑架(52)的上表面与所述风道固定架(51)的下表面之间具有距离地设置,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第一关闭位置时,所述第四组成段(14)的第二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架(52)的下表面相平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部(20)包括:
风道本体(21),所述风道本体(21)的第一端至所述风道本体(21)的第二端的直径逐渐减小地设置,所述风机部(30)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21)的第一端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部(30)包括:
轮毂(31);
混流叶片(32),所述混流叶片(32)为多个,多个所述混流叶片(32)沿所述轮毂(31)的周向间隔地设置,所述混流叶片(32)与所述风道本体(21)的侧壁具有距离地设置;
风叶驱动部,所述风叶驱动部与所述轮毂(31)相连接,所述风叶驱动部可驱动所述轮毂(31)带动所述混流叶片(32)相对所述风道本体(21)转动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部(30)还包括:
分流叶片(33),所述分流叶片(33)与所述轮毂(31)相连接,所述分流叶片(33)为多个,相邻的所述混流叶片(3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分流叶片(33),所述分流叶片(33)的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混流叶片(32)的沿竖直方向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部(30)还包括:
导流叶片(34),所述导流叶片(34)设置于所述风道本体(21)的第二端内并与所述风道本体(21)的侧壁相连接,所述导流叶片(34)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叶片(34)沿所述风道本体(21)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多个所述导流叶片(34)均位于所述风机部(30)的上方。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部分的所述导流叶片(34)延伸至所述第一风道部(10)内。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环形风道段中的至少一个的内径为渐变结构,另一个所述环形风道段的内径为等径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部(10)还包括:
第五组成段,所述第五组成段包括第一骨架(15),所述第一骨架(1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切换机构(70)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一骨架(15)用于安装风道围板;
第六组成段,所述第六组成段包括第二骨架(16),所述第二骨架(1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切换机构(70)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五组成段与所述第六组成段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二骨架(16)用于安装风道围板,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二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五组成段与所述第六组成段围设成第一密封通道,当所述第一风道部(10)位于所述第二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五组成段与所述第六组成段沿所述第二风道部(20)的径向方向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其中,当多个所述环形风道段位于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五组成段和所述第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珠,陈诚,何振健,王千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