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建安专利>正文

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90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它是由内胆、吸热层及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间是全封闭的真空层,吸热层位于外壳内,并覆盖在内胆的外侧,在吸热层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特别是吸热层比真空镀膜工艺要简单得多,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暖水瓶胆的生产技术工艺。而且该吸热层的结构、材料有利于增加吸热面积,提高光热转换率,具有与热水瓶相同的保温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单管容积大,组装热水器时可以实现单机无筒化,可以根据需求容量进行灵活组合,并可将若干单机联装成大、中型太阳能热供水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般材料,市场价格便宜,因而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真空玻璃集热管,尤其涉及一种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太阳能真空玻璃集热管(以下称真空管)技术成熟,产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已成为市场供给的主导产品。但由于真空管内径小,一般为33~40mm,容积0.8~1.2L/m,只具备集热功能,必须依靠储水筒进行热交换。真空管价格虽不高,但储水筒加工工艺比较复杂成本高,因而影响了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虽然市场已出现集热与储水为一体的真空管,但因该型真空管呈瓶形单口结构,真空镀膜的吸热涂层工艺复杂,成本高,加上该管只有一端开口作为热水器集热储水使用时只能管口朝上,排污困难,不能安装电热管,目前还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艺简单、热效率高、价格便宜、集热与储水合二为一的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是由内胆、吸热层及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间是全封闭的真空层,吸热层位于外壳内,并覆盖在内胆的外侧,内胆和外壳的两头设有开口。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单管容积大,实现单机无筒化。目前最常见的5磅、8磅暖瓶内径分别为110mm、133mm,如参照其内径制造长1.6m(含变径收口部份)的真空集热管,其容量约达15~20L,制成规格标准件后,就可以根据需求容量进行灵活组合。比如,把10支15L的真空管用相应的框架和接口连接固定,就可组装150L的太阳能热水器。在此基础上,还可将若干单机联装成大、中型太阳能集热供水站。2、结构简单,工艺成熟。真空管由内胆、吸热层、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由壁厚3mm玻璃管构成,两者之间10mm夹层为真空层。吸热层由一层铜(铝)纱网和一层铜(铝)片构成,成上下叠合覆盖在内胆外侧表面。为支撑固定内胆,在夹层内专门安装了带弹簧片的不锈钢带圈。而后经熔合工艺将内胆和外壳玻璃管进行收口和封口,最后抽真空处理。整个工艺流程很简单。特别是吸热层采用铜(铝)网片覆盖要比真空镀膜工艺要简单得多,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暖瓶玻璃瓶胆的生产技术工艺。3、外型美观,方便实用。因为不用储水筒,只需在真空管的两端用连管接口与边框固定连接即成。根据需要还可以加装电加热管。由于热水器的厚度是与真空管的直径一致,显得十分轻巧,如安装在各式坡屋面上,更有利于建筑的美观和谐。4、热效能高,保温性好。真空管吸热材料因采用铜(铝)片和铜(铝)纱网复合结构,有利于增加吸热面积,提高光热转换率。上述材料经过电镀黑化处理工艺,镀黑经久不变,热转换率可达60%左右。由于真空管夹层真空度为≤5×10Pa-2,具有与热水瓶相同的保温效果。5、成本低,易推广。由于制造材料为一般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便宜,加上生产线只需对现有暖水瓶玻璃瓶胆生产线稍加改造即能生产,不需大的投资,因此成本低。经测算,采用本技术真空管后,100~150L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价格控制在1000~1200元左右,与目前带储水筒的同类产品价格相比降低30%~40%左右。因此,可以预见厂家生产和百姓选用的积极性都很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位图1的A-A剖视图。图3位铜铝吸热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支架钢带的展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结构更加清楚完整,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双口式大容量真空管外形似两端开口的暖水瓶胆,它是由外壳1、吸热层2、内胆3和固定支架5组成。外壳1和内胆3均由壁厚三毫米、透光耐热性好的高硼硅玻璃管根据家用暖水瓶的原理、工艺制成,两者之间为十毫米的真空层6。如图3所示,吸热层2由经过黑化或电镀黑化处理工艺制成的一层铜或铝纱网2-1和一层铜或铝片2-2叠合构成,铜或铝纱网覆盖在铜或铝片上。采用本技术结构的铜或铝纱网作为吸热层结构有利于增大真空管的彩光吸热的面积。如图4所示,吸热层2外设有固定支架5,用于固定内胆3外侧的吸热层2,并将内胆3支撑于外壳1内,固定支架5由带弹簧片的不锈钢带圈制成,弹簧片5-1均匀分布在钢带5-2上,在钢带5-2的两端分别设有紧固片5-3和锁紧孔5-4,将紧固片5-3插入锁紧孔5-4内,使钢带5-2呈环状,并将吸热层2紧紧地锁定在内胆3的外侧。制作时先将金属吸热层2覆盖在内胆3的外侧,然后用不锈钢带圈5将吸热层2紧箍在内胆3外侧,再将外壳1套在吸热层3的外圈,而后用熔合工艺将外壳1和内胆3进行收口和封口,最后通过抽真空尾管4进行抽真空封口处理。双口式大容量真空管装在太阳能热水器上,只需将真空管的开口两端与带水管的固定框架连接,吸热层吸收太阳的热量,加热真空管内胆中的冷水,集热管的夹层的真空层起保温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内胆、吸热层及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间是全封闭的真空层,吸热层位于外壳内,并覆盖在内胆的外侧,在内胆和外壳的两端设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吸热层由经过黑化或电镀黑化处理工艺制成的铜或铝纱网和铜或铝片复合构成,铜或铝纱网覆盖在铜或铝片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吸热层外设有固定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由带弹簧片的不锈钢带圈制成,弹簧片均匀分布在钢带上,在钢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紧固片和锁紧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外壳和内胆均由壁厚三毫米、透光耐热性好的高硼硅玻璃管制成,两者之间的层间距为十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它是由内胆、吸热层及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间是全封闭的真空层,吸热层位于外壳内,并覆盖在内胆的外侧,在吸热层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本技术的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特别是吸热层比真空镀膜工艺要简单得多,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暖水瓶胆的生产技术工艺。而且该吸热层的结构、材料有利于增加吸热面积,提高光热转换率,具有与热水瓶相同的保温效果。此外,本技术的单管容积大,组装热水器时可以实现单机无筒化,可以根据需求容量进行灵活组合,并可将若干单机联装成大、中型太阳能热供水站。本技术采用一般材料,市场价格便宜,因而成本低廉。文档编号F24J2/05GK2518039SQ02228188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谭建安 申请人:谭建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口式大容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内胆、吸热层及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间是全封闭的真空层,吸热层位于外壳内,并覆盖在内胆的外侧,在内胆和外壳的两端设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谭建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