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包括风机管,所述风机管内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电机,电机上传动连接安装有扇叶,电机设于内层壳体内,内层壳体外侧设有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为真空腔,所述风机管上前端位置套接有第一连接管,风机管上后端位置套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与风机管套接重叠位置分别设有连接管凸起,所述风机管上对应连接管凸起位置设有风管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通过将电机放置在内层壳体中,由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组成的真空腔进行隔热保护,从而避免了外部高温环境对电机的工作产生影响,导致电机效率降低甚至烧毁的情况发生。
A new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industrial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
本技术涉及风机设备
,具体是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
技术介绍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是中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的进步也越来越快,伴随着工业发展的同时,工业生产中也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大部分重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高温热泵是将工业企业排放、浪费的中低温度的废水、废气中的热量通过高温热能热泵进行收集,转换成小于或者等于150℃的水或高温蒸汽,用于工业工艺或供暖使用,可直接替代传统燃煤锅炉,是实现工业节能、降耗提效的最佳选择。但现有的风机缺乏足够的耐高温能力,主要是由于电机的隔热措施以及电机电源线的隔热绝缘,当电机受环境高温影响容易导致电机烧毁,同时电源线容易软化,增加电线的电阻,不仅增加电能消耗,且容易引发起火事故,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包括风机管,所述风机管内通过固定架安装有电机,电机上传动连接安装有扇叶,电机设于内层壳体内,内层壳体外侧设有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为真空腔,所述风机管上前端位置套接有第一连接管,风机管上后端位置套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与风机管套接重叠位置分别设有连接管凸起,所述风机管上对应连接管凸起位置设有风管凸起,风管凸起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连接管凸起内侧位置的凹槽相契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靠近风机管一侧均设有开口。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的连接管凸起上设有扎管带,扎管带上设有带扣,扎管带位于开口的中间位置且与开口相垂直。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开口在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管口上下位置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开口的末端不超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风机管套接重叠位置。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机的电源线通过线管穿过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进而伸入对应位置空心的固定架内并从风机管右侧穿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本技术中,通过将电机放置在内层壳体中,由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组成的真空腔进行隔热保护,从而避免了外部高温环境对电机的工作产生影响,导致电机效率降低甚至烧毁的情况发生。本技术中,电源线从固定架进行走线,电源线不裸露在外部空间,从而避免外部高温环境使电源线温度升高,电阻增加,导致耗电增加,进一步加剧发热问题,容易发生电线起火的事故发生。本技术中,通过在风机管与连接管上设置凸起,在进行连接管套接时,通过凸起相互契合,不仅增加了套接稳定性,同时使得风机管与连接管之间的缝隙变小与曲折,从而避免风从缝隙漏出,同时连接管上设置了开口,从而方便了连接管进行套接,套接完毕后利用扎管带进行锁紧即可,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的正视图。图2为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中电机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1、风机管;2、扎管带;3、第一连接管;4、带扣;5、开口;6、连接管凸起;7、电源线;8、第二连接管;9、凹槽;10、扇叶;11、固定架;12、风管凸起;13、电机;14、内层壳体;15、外层壳体;16、真空腔;17、线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包括风机管1,所述风机管1上前端位置套接有第一连接管3,风机管1上后端位置套接有第二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上靠近风机管1一侧均设有开口5,开口5在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的管口上下位置对称设置,开口5的末端不超过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8与风机管1套接重叠位置,所述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上与风机管1套接重叠位置分别设有连接管凸起6,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上的连接管凸起6上设有扎管带2,扎管带2上设有带扣4,所述风机管1上对应连接管凸起6位置设有风管凸起12,风管凸起12与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8上连接管凸起6内侧位置的凹槽9相契合;所述风机管1内设有电机13,电机13上传动连接安装有扇叶10,电机13的电源线7从固定架11内侧走线并从风机管1右侧穿出,所述电机13设于内层壳体14内,内层壳体14外侧设有外层壳体15,内层壳体14与外层壳体15之间为真空腔16,所述电源线通过线管17穿过内层壳体14与外层壳体15进而伸入对应位置空心的固定架11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结构设置巧妙,且布局合理,使用前将风机管1与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进行套接,将风机管1的风管凸起12与连接管上的凹槽9相契合抵接,然后将扎管带2进行锁紧,使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与风机管1完成固定形成风管,以对热量或风进行输送,使用时电机13通电工作带动扇叶10转动,由于电机13设于内层壳体14中,与外层壳体15之间的真空腔16对风机管1内的热量进行隔离,从而避免外部高温对电机13产生影响,导致电机效率降低甚至烧毁的情况发生,同时电机13的电源线从空心的固定架11进行走线,也避免了外部高温对电源线的影响,从而使得风机更加耐受高温环境。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包括风机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管(1)内通过固定架(11)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上传动连接安装有扇叶(10),电机(13)设于内层壳体(14)内,内层壳体(14)外侧设有外层壳体(15),内层壳体(14)与外层壳体(15)之间为真空腔(16),所述风机管(1)上前端位置套接有第一连接管(3),风机管(1)上后端位置套接有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上与风机管(1)套接重叠位置分别设有连接管凸起(6),所述风机管(1)上对应连接管凸起(6)位置设有风管凸起(12),风管凸起(12)与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8)上连接管凸起(6)内侧位置的凹槽(9)相契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包括风机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管(1)内通过固定架(11)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上传动连接安装有扇叶(10),电机(13)设于内层壳体(14)内,内层壳体(14)外侧设有外层壳体(15),内层壳体(14)与外层壳体(15)之间为真空腔(16),所述风机管(1)上前端位置套接有第一连接管(3),风机管(1)上后端位置套接有第二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上与风机管(1)套接重叠位置分别设有连接管凸起(6),所述风机管(1)上对应连接管凸起(6)位置设有风管凸起(12),风管凸起(12)与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8)上连接管凸起(6)内侧位置的凹槽(9)相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工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与第二连接管(8)上靠近风机管(1)一侧均设有开口(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诺华德工业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