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及游梁式抽油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817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地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及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其上设有用于与游梁连接的连接结构;配重拉臂,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长度可调;配重臂,沿臂长方向分别与支架和配重拉臂铰接;配重箱,固定连接在配重臂上。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在与游梁进行装配之前,可先在地面上将配重拉臂、配重臂以及配重箱与支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组件,配重拉臂的长度一经计算好在装配过程中就不再改变,将组件与游梁装配时,只需要通过起吊装置将组件整体吊至安装高度,将支架与游梁尾部进行连接即可,支架在装配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期间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节,因此,抽油机尾平衡装置装配十分方便。

A tail balancing device and beam pumping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及游梁式抽油机
本技术涉及油田地面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及游梁式抽油机。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进入后期,主力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稳产难度日益增大。部分油井负荷较大,所采用的游梁式抽油机平衡率较低,不仅严重影响曲柄连杆机构、减速器及电动机的效率和寿命,同时也降低了抽油杆柱的可靠性,加大了抽油机的能耗,提高了采油成本。因此,对游梁式抽油机进行二次平衡技术改造,实现游梁复合平衡,对于缓解油田用电紧张状况、降低开发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授权公告号为CN2844427Y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游梁抽油机变力臂下偏平衡装置,该平衡装置包括偏置配重物、偏置配重臂和偏置配重拉臂,偏置配重物连接在偏置配重臂底部,偏置配重臂与游梁铰接,偏置配重拉臂沿臂长方向分别与偏置配重臂和游梁铰接。通过调节偏置配重拉臂的长度能够改变偏置角、偏置力臂的大小,进而改变抽油机平衡状况。现有的平衡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偏置配重臂直接铰接在游梁尾端,且偏置配重拉臂分别与游梁、偏置配重臂铰接连接,因此,平衡装置与游梁之间就有两处铰接点。将平衡装置与游梁装配时,如果先将偏置配重臂与游梁尾端铰接在一起,那么在将偏置配重拉臂与游梁铰接时,可能出现偏置配重拉臂长度不够或长度过长而无法与游梁在设定的铰接处进行铰接的情况,此时如果仅仅通过控制起吊装置来调节偏置配重拉臂与游梁之间的距离,不仅操作不便而且也无法保证偏置配重拉臂一定能与游梁完成铰接,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通过调节偏置配重拉臂的长度才能将其与游梁铰接,安装十分不便。同理,如果先将偏置配重拉臂与游梁铰接在一起,那么在将偏置配重臂与游梁尾端铰接时也有可能存在二者的铰接点无法重合的情况,此时也需要调整偏置配重拉臂的长度才能将偏置配重臂与游梁铰接。由此可见,无论先进行哪一处铰接,在装配过程中都有可能需要调节偏置配重拉臂的长度,导致平衡装置装配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机尾平衡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抽油机尾平衡装置装配不便的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游梁式抽油机,以解决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在游梁尾部安装尾平衡装置时装配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抽油机尾平衡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其上设有用于与游梁连接的连接结构;配重拉臂,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长度可调;配重臂,沿臂长方向分别与支架和配重拉臂铰接;配重箱,固定连接在配重臂上。有益效果: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在与游梁进行装配之前,可先在地面上将配重拉臂、配重臂以及配重箱与支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组件,配重拉臂的长度一经计算好在装配过程中就不再改变,将组件与游梁装配时,只需要通过起吊装置将组件整体吊至安装高度,将支架与游梁尾部进行连接即可,支架在装配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期间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节,因此,抽油机尾平衡装置装配十分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用于穿装固定销轴以将支架上部与游梁尾部上固定板铰接连接的销轴穿孔,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用于穿装螺栓以将支架下部与游梁尾部下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螺栓穿孔,销轴穿孔和螺栓穿孔共同构成所述连接结构。支架与游梁连接方便且固定可靠。更进一步地,支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连接在两侧板下部的底座,两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所述销轴穿孔,底座上设有所述螺栓穿孔。或者,支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连接在两侧板下部的底座,左、右侧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连接板,左、右连接板的尺寸小于左、右侧板,两连接板上分别对应设有所述销轴穿孔,底座上设有所述螺栓穿孔。左、右侧板尺寸较大,直接在两侧板上钻孔,两个孔的同心度难以保证,而连接板的尺寸较小,在两个连接板上钻孔后将两个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侧板上的对应位置,更容易保证两个连接板上的孔的同心度。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右连接板分别与左、右侧板焊接连接。连接可靠,避免左、右侧板发生松动。在上述任意一种方案的基础上,支架朝向配重箱的一面为背向配重箱内凹的曲面。使配重箱重心的调节范围更大。所述配重拉臂包括螺纹筒和螺旋装配在螺纹筒内的螺杆,螺杆转动装配在支架上,螺纹筒背向螺杆的一端与配重臂铰接连接。配重拉臂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螺纹筒与螺杆配合,利用螺纹自锁功能能够保证长度调节到位后螺杆不会轻易与螺纹筒发生相对位移。所述螺杆伸出螺纹筒外的一端设有用于供施力杆穿过以对螺杆施力使其转动的施力杆穿孔。便于施工人员借助施力杆手动旋转螺杆,调节配重拉臂的长度。所述配重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两个以上配重块固定槽,各配重块固定槽的重心在前后方向上位置错开。在配重块重量不变的前提下,将配重块放置在不同的配重块固定槽中产生的力矩大小不同,可根据需要平衡的力矩大小选择配重块的放置位置,更快更方便的调节好力矩。本技术游梁式抽油机的技术方案是:游梁式抽油机包括机架,机架上铰接有游梁,游梁前端固定有驴头,游梁尾部连接有抽油机尾平衡装置,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其上设有用于与游梁连接的连接结构;配重拉臂,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长度可调;配重臂,沿臂长方向分别与支架和配重拉臂铰接;配重箱,固定连接在配重臂上。有益效果: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在与游梁进行装配之前,可先在地面上将配重拉臂、配重臂以及配重箱与支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组件,配重拉臂的长度一经计算好在装配过程中就不再改变,将组件与游梁装配时,只需要通过起吊装置将组件整体吊至安装高度,将支架与游梁尾部进行连接即可,支架在装配过程中不会发生转动,期间也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节,装配十分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用于穿装固定销轴以将支架上部与游梁尾部上固定板铰接连接的销轴穿孔,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用于穿装螺栓以将支架下部与游梁尾部下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螺栓穿孔,销轴穿孔和螺栓穿孔共同构成所述连接结构。支架与游梁连接方便且固定可靠。更进一步地,支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连接在两侧板下部的底座,两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所述销轴穿孔,底座上设有所述螺栓穿孔。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右侧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连接板,左、右连接板的尺寸小于左、右侧板,两侧板分别通过对应侧的连接板与游梁铰接连接。左、右侧板尺寸较大,直接在两侧板上钻孔,两个孔的同心度难以保证,而连接板的尺寸较小,在两个连接板上钻孔后将两个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左、右侧板上的对应位置,更容易保证两个连接板上的孔的同心度。更进一步地,所述左、右连接板分别与左、右侧板焊接连接。连接可靠,避免左、右侧板发生松动。在上述任意一种方案的基础上,支架朝向配重箱的一面为背向配重箱内凹的曲面。使配重箱重心的调节范围更大。所述配重拉臂包括螺纹筒和螺旋装配在螺纹筒内的螺杆,螺杆转动装配在支架上,螺纹筒背向螺杆的一端与配重臂铰接连接。配重拉臂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螺纹筒与螺杆配合,利用螺纹自锁功能能够保证长度调节到位后螺杆不会轻易与螺纹筒发生相对位移。所述螺杆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支架,其上设有用于与游梁连接的连接结构;/n配重拉臂,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长度可调;/n配重臂,沿臂长方向分别与支架和配重拉臂铰接;/n配重箱,固定连接在配重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支架,其上设有用于与游梁连接的连接结构;
配重拉臂,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且长度可调;
配重臂,沿臂长方向分别与支架和配重拉臂铰接;
配重箱,固定连接在配重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用于穿装固定销轴以将支架上部与游梁尾部上固定板铰接连接的销轴穿孔,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用于穿装螺栓以将支架下部与游梁尾部下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螺栓穿孔,销轴穿孔和螺栓穿孔共同构成所述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支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连接在两侧板下部的底座,两侧板上分别对应设有所述销轴穿孔,底座上设有所述螺栓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机尾平衡装置,其特征是,支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连接在两侧板下部的底座,左、右侧板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右连接板,左、右连接板的尺寸小于左、右侧板,两连接板上分别对应设有所述销轴穿孔,底座上设有所述螺栓穿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章邓世彪刘晓军刘振林王宇睿陈杨王飞左玉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