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启田专利>正文

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8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它的内胆(1)的内腔内设有传热隔层,传热隔层将内腔分隔为储水内腔(3)和加热内腔(4),在储水内腔(3)底部设有水口A(5),水口A(5)与太阳能的进/出水管连通,在储水内腔(3)的顶部设有水口B(14),在水口B(14)与加热内腔(4)之间连接有排水管(6),在加热内腔(4)上插有集热管(7),集热管(7)与加热内腔(4)连通,排水管(6)将储水内腔(3)与加热内腔(4)之间相连通,在排水管(6)上设有溢水管(12),溢水管(12)与排水管(6)相通,溢水管(12)的溢水口(8)向下,溢水管(12)的水平位置高于传热隔层的位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
技术介绍
目前的热水器水箱的内腔是圆柱形单体结构,集热管与整个水箱相连通, 由于在每次排水时无法将集热管内的水全部排出,因此集热管内的水很容易受 到集热管辐射以及集热管内钙化累积物的污染,且每次水箱加水时水都会与集 热管内的水混合形成污染,这样导致水箱内的使用水的水质/变差,不仅容易损 伤皮肤,还不能食用。另外如果水箱内没有水时,使用者往水箱内加冷水,冷 水流入集热管内与集热管内的水混合,如果当时集热管内的温度很高,由于受 到冷水的冷却而导致集热管温度骤降,从而引起集热管破裂,这样可能会带来 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它不但可以提供无污染的热水, 而且安全性能好。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它包括外壳和 内胆,在外壳和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的内胆的内腔内设有传热隔层,传 热隔层将内腔分隔为储水内腔和加热内腔,在储水内腔底部设有水口 A,水口 A 与太阳能的进/出水管连通,在储水内腔的顶部设有水口 B,在水口 B与加热内 腔之间连接有排水管,在加热内腔上插有集热管,集热管与加热内腔连通,排 水管将储水内腔与加热内腔之间相连通,在排水管上设有溢水管,溢水管与排 水管相通,溢水管的溢水口向下,溢水管的水平位置高于传热隔层的位置。所述的传热隔层设置为板状隔层,板状隔层在内胆的内腔内将储水内腔和 加热内腔全部隔开。所述的传热隔层设置为凹槽状隔层,凹槽状隔层的槽口位 于加热内腔内,凹槽状隔层在内胆的内腔内将储水内腔和加热内腔全部隔开。 所述的储水内腔的容积大于加热内腔的容积。所述的传热隔层为不锈钢。所述 的传热隔层为铜材。所述的溢水口向上延伸形成排气管,排气管与排水管以及溢水管相互连通, 排气管的排气口向上。所述的排气口上设有可自行开启的活动罩盖。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内设有传热隔层将水箱体分隔 为储水内腔和加热内腔,储水内腔和加热内腔全部隔开,储水内腔储藏使用水, 加热内腔放置加热水,在使用时只对储水内腔内的水进行进/放,这样每次可以 将储水内腔的水排尽,防止水的重复使用,集热管只对加热内腔进行加热,这 样可以防止集热管内受污染的水进入储水内腔的使用水中污染水质,保证水对 人体无害,甚至还可以食用,提高了水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储水内腔和 加热内腔之间设有排水管,在排水管上设有溢水管和排气管,溢水管的溢水口 向下,其水平位置高于传热隔层的位置,这样不但可以保持通过第一次加水后 加热内腔内一直处于有水状态,储水内腔在进水时不会有冷水进入集热管内, 这样可以防止此时集热管内水的温度在很高时由于冷水的进入导致温度骤降, 从而引起集热管破裂,避免引起事故。本技术设有排气管,当加热内腔中 的温度过高时可以进行排气,这样防止由于加热内腔中的压力过高引起集热管 破裂,在排气口上设有可自行开启的活动罩盖,它既可以防止雨水、灰尘等进 入水箱内污染水源,又可以防止热量散失。储水内腔的容积大于加热内腔的容 积,这样可以增加使用水的水量。传热隔层为不锈钢,这样可以提高加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 它包括外壳13和内胆1,在外壳13和内胆1之间设有保温层,内胆l的内腔 内设有传热隔层,传热隔层为不锈钢或铜材制成,传热隔层将内腔分隔为储水 内腔3和加热内腔4,储水内腔3的容积大于加热内腔4的容积,传热隔层设 置为凹槽状隔层2,凹槽状隔层2的槽口位于加热内腔4内,凹槽状隔层2在 内胆1的内腔内将储水内腔3和加热内腔4全部隔开,在储水内腔3底部设有水口 A5,水口 A5与太阳能的进/出水管连通,在储水内腔3的顶部设有水口 B14, 在水口 B14与加热内腔4之间连接有排水管6,在加热内腔4上插有集热管7, 集热管7与加热内腔4连通,排水管6将储水内腔3与加热内腔4之间相连通, 在排水管6上设有溢水管12,溢水管12与排水管6相通,溢水管12的溢水口 8向下,溢水管12的水平位置高于传热隔层的位置,溢水口 8向上延伸形成排 气管10,排气管IO与排水管6以及溢水管12相互连通,排气管IO的排气口 向上,排气口上设有可自行开启的活动罩盖ll。水源从水口 A5注入储水内腔3 内,等到储水内腔3内注满水后,溢出的水又依次从储水内腔3顶部的水口 B14 和排水管6进入到加热内腔4等到加热内腔4注满水后,水会从溢水口 8溢出, 这样就可以关闭太阳能的进水装置,进水结束,在加热时只对加热内腔4内的 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传热隔层将热量传递给储水内腔3的水,对储水内腔3 的水进行加热,这是一种不断的传热与加热的过程。实施例二根据图3所示,传热隔层也可以设置为板状隔层9,板状隔层9 在内胆l的内腔内将储水内腔3和加热内腔4全部隔开,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 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它包括外壳(13)和内胆(1),在外壳(13)和内胆(1)之间设有保温层,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胆(1)的内腔内设有传热隔层,传热隔层将内腔分隔为储水内腔(3)和加热内腔(4),在储水内腔(3)底部设有水口A(5),水口A(5)与太阳能的进/出水管连通,在储水内腔(3)的顶部设有水口B(14),在水口B(14)与加热内腔(4)之间连接有排水管(6),在加热内腔(4)上插有集热管(7),集热管(7)与加热内腔(4)连通,排水管(6)将储水内腔(3)与加热内腔(4)之间相连通,在排水管(6)上设有溢水管(12),溢水管(12)与排水管(6)相通,溢水管(12)的溢水口(8)向下,溢水管(12)的水平位置高于传热隔层的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传热隔层设 置为板状隔层(9),板状隔层(9)在内胆(1)的内腔内将储水内腔(3)和加 热内腔(4)全部隔开。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传热隔层设 置为凹槽状隔层(2),凹槽状隔层(2)的槽口位于加热内腔(4)内,凹槽状 隔层(2)在内胆(1)的内腔内将储水内腔(3)和加热内腔(4)全部隔开。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其特征是所述 的储水内腔(3)的容积大于加热内腔(4)的容积。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传热隔层为 不锈钢。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其特征是所述的传热隔层为 铜材。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溢水口 (8) 向上延伸形成排气管(10),排气管(10)与排水管(6)以及溢水管(12)相 互连通,排气管(10)的排气口向上。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气口上设有可自行开启的活动罩盖(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它的内胆(1)的内腔内设有传热隔层,传热隔层将内腔分隔为储水内腔(3)和加热内腔(4),在储水内腔(3)底部设有水口A(5),水口A(5)与太阳能的进/出水管连通,在储水内腔(3)的顶部设有水口B(14),在水口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热式热水器水箱,它包括外壳(13)和内胆(1),在外壳(13)和内胆(1)之间设有保温层,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胆(1)的内腔内设有传热隔层,传热隔层将内腔分隔为储水内腔(3)和加热内腔(4),在储水内腔(3)底部设有水口A(5),水口A(5)与太阳能的进/出水管连通,在储水内腔(3)的顶部设有水口B(14),在水口B(14)与加热内腔(4)之间连接有排水管(6),在加热内腔(4)上插有集热管(7),集热管(7)与加热内腔(4)连通,排水管(6)将储水内腔(3)与加热内腔(4)之间相连通,在排水管(6)上设有溢水管(12),溢水管(12)与排水管(6)相通,溢水管(12)的溢水口(8)向下,溢水管(12)的水平位置高于传热隔层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启田
申请(专利权)人:孙启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