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及其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6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防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及其防护门,所述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包括:锁闩,安装在门扇上;锁眼,与锁闩对应安装在门框上,包括与锁闩配合的锁盒和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安装在锁盒内,并在锁紧状态与锁闩接触用于消耗冲击波负压能量;闭锁机构,连接锁闩用于驱动锁闩在锁眼内、外做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阻尼器可有效保护锁闩,使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从而保证防护结构在遭受冲击波负压作用后闭锁机构仍能够手动开启,同时,阻尼器可有效减小冲击波负压对门扇的动荷载效应,为门扇结构提供额外的安全储备。

A mortise lock mechanism for protective door and its protectiv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及其防护门
本技术涉及人防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及其防护门。
技术介绍
地下防护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部分。地下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称为防护门(人防门),其作用在于防止爆炸冲击波、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微粒等进入内部而杀伤人员和破坏建筑结构和设备。冲击波负压是指受到朝向工事外部的冲击波作用,目前对冲击波负压的研究还不充分,工程中采用经验估算确定计算数值,这就存在实际遭受冲击波负压作用比经验值偏大时,锁闩发生较大塑性变形而导致防护密闭门在冲击波过后无法开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解决了锁闩因遭受冲击波负压而发生较大塑性变形导致无法开启防护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包括:锁闩,安装在门扇上;锁眼,与锁闩对应安装在门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锁闩(1),安装在门扇(2)上;/n锁眼(3),与锁闩(1)对应安装在门框上,包括与锁闩(1)配合的锁盒(5)和阻尼器(6),所述阻尼器(6)安装在锁盒(5)内,并在锁紧状态与锁闩(1)接触,用于消耗冲击波负压能量;/n闭锁机构,连接锁闩(1),用于驱动锁闩(1)在锁眼(3)内、外做伸缩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闩(1),安装在门扇(2)上;
锁眼(3),与锁闩(1)对应安装在门框上,包括与锁闩(1)配合的锁盒(5)和阻尼器(6),所述阻尼器(6)安装在锁盒(5)内,并在锁紧状态与锁闩(1)接触,用于消耗冲击波负压能量;
闭锁机构,连接锁闩(1),用于驱动锁闩(1)在锁眼(3)内、外做伸缩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6)包括与锁闩(1)接触的支撑板(11)以及位于支撑板(11)两端的侧板(12),所述支撑板(11)的厚度以与侧板(12)平行的支撑板对称轴为中心,往支撑板(11)两端的侧板(12)方向逐渐变厚,所述锁闩(1)安装在与侧板(12)平行的支撑板对称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1)和支撑板(11)相互接触的面均为斜切面,所述斜切面的开设方向朝向门框方向,使得锁闩(1)在伸缩时,锁闩(1)和阻尼器(6)之间产生斜向相对运动,通过斜向相对运动将锁闩(1)垂直于门扇(2)侧面的伸缩运动转化为垂直于门扇平面的运动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防护门的榫眼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1)位于门扇(2)一端的截面为椭圆体或圆柱体,位于锁眼(3)的另一端为切削斜截面的椭圆体或圆柱体,所述支撑板(11)的斜切面与锁闩(1)的切削斜截面的角度相对应,且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宇宾郑子芃王宝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