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73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它包括钢丝绳,沿中短波塔桅延伸方向分布且两端与中短波塔桅连接,用于维护人员安全缓冲带的扣接;钢丝绳端部固定件,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中短波塔桅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固定钢丝绳的两端;钢丝绳中部支撑件,设置于两个钢丝绳端部固定件之间且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钢丝绳中部穿过钢丝绳支撑件。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钢丝绳两端通过钢丝绳端部固定件实现固定,实现了钢丝绳的固定,为维护人员安全缓冲带的扣接实现了基础。2.钢丝绳中部通过钢丝绳中部支撑件固定以保证钢丝绳中部不会和中短波塔桅触碰,避免产生火花。

Anti falling device for medium and short wave tower mast climb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保护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中短波塔桅采用内部通道的方式实现维护人员的上下,但是并没有设置防坠落装置,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方便,使用安全的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它包括钢丝绳1,沿中短波塔桅延伸方向分布且两端与中短波塔桅连接,用于维护人员安全缓冲带的扣接;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中短波塔桅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固定钢丝绳1的两端;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设置于两个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之间且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钢丝绳1中部穿过钢丝绳1支撑件。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钢丝绳两端通过钢丝绳端部固定件实现固定,实现了钢丝绳的固定,为维护人员安全缓冲带的扣接实现了基础。2.钢丝绳中部通过钢丝绳中部支撑件固定以保证钢丝绳中部不会和中短波塔桅触碰,避免产生火花。3.钢丝绳端部固定件通过第一抱箍实现与中短波塔桅的固定连接,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保证了钢丝绳端部固定件的强度,避免钢丝绳竖向的重力造成钢丝绳端部固定件形变,通过第一加强板提高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抱箍之间的连接强度。4.钢丝绳中部支撑件通过第二抱箍实现与中短波塔桅的固定连接,竖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板保证了钢丝绳中部支撑件的强度,避免钢丝绳竖向的移动造成钢丝绳中部支撑件形变,钢丝绳限位件实现了钢丝绳中段的位置固定。5.钢丝绳限位件采用了引导轮的设计,在钢丝绳竖向移动的时候,确保钢丝绳主要受到的滚动摩擦而非滑动摩擦,提高钢丝绳移动的灵活性。6.钢丝绳设计了弹簧且轴孔为条形,确保了引导轮时刻加紧钢丝绳避免钢丝绳晃动。7.钢丝绳中部支撑件增设第二加强板,提高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抱箍之间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钢丝绳端部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钢丝绳中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左视图。图6是图5去除一侧角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中短波塔桅安装各组件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钢丝绳、2钢丝绳端部固定件、3钢丝绳中部支撑件、21第一抱箍、22第一支撑板、23第一加强板、24固定孔、31第二抱箍、32第二支撑板、4钢丝绳限位件、41引导轮座、411轴孔、412侧板A、413侧板B、42引导轮、421转轴、43弹簧固定杆、44弹簧、46第二加强板、5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它包括钢丝绳1,沿中短波塔桅延伸方向分布且两端与中短波塔桅连接,用于维护人员安全缓冲带的扣接;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中短波塔桅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固定钢丝绳1的两端;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设置于两个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之间且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钢丝绳1中部穿过钢丝绳1支撑件。如图1、2所示:所述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包括第一抱箍21,带有螺栓第一使抱箍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第一支撑板22,竖向设置并与第一抱箍21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2上设有用于钢丝绳1固定的固定孔24;第一加强板23,水平设置并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2和第一抱箍21连接。如图3-6所示: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包括第二抱箍31,带有螺栓第而使抱箍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第二支撑板32,竖向设置并与第二抱箍31连接;钢丝绳限位件4,设置于第二支撑板32侧面并与第二支撑板32固定连接,钢丝绳限位件4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设有容钢丝绳1穿过的通道5,使得钢丝绳1能够不易晃动。钢丝绳限位件4包括引导轮座41,竖向设置于第二支撑板32侧面并与第二支撑板32固定连接,在引导轮座41上用于引导轮42固定的轴孔411;引导轮42,引导轮42两侧设有转轴421,所述转轴421穿设于轴孔411内,容钢丝绳1穿过的通道5位于引导轮42外周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所述引导轮座41为两块镜像对称的角钢,角钢分为侧板A412和侧板B413,侧板A412固定于第二支撑板32侧面,所述轴孔411开设于侧板B413上。所述钢丝绳限位件4还包括弹簧固定杆43,设有一对并固定于两个侧板B413之间,其中一根弹簧固定杆43固定于引导轮42上方,另一根弹簧固定杆43固定于引导轮42下方;弹簧44,两端与弹簧固定杆43连接,弹簧44紧贴引导轮42外侧并对引导轮42施加一个使引导轮42向第二支撑板32方向移动的力;所述轴孔411为条形,使得引导轮42能够依轴孔411滑动实现引导轮42远离或靠近第二支撑板32。所述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还包括第二加强板46,水平设置并分别与第二支撑板32和第二抱箍31连接。具体使用方式如下,先将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固定于中短波塔桅的上部和下部,在中短波塔桅中部安装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安装时要保证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和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的距离以及相邻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0米;之后将钢丝绳上端通过口皮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部的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钢丝绳另一端依次通过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的通道5延伸至位于中短波塔桅下部的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钢丝绳下端通过合金压套、口皮、花兰螺丝、连板等部件实现固定。由于钢丝绳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弛(受重力作用),所以每次需要将钢丝绳下端的固定结构松开,将钢丝绳再次拉紧后进行固定,为了实现钢丝绳竖向拉紧无障碍,故设计了引导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钢丝绳(1),沿中短波塔桅延伸方向分布且两端与中短波塔桅连接,用于维护人员安全缓冲带的扣接;/n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中短波塔桅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固定钢丝绳(1)的两端;/n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设置于两个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之间且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钢丝绳(1)中部穿过钢丝绳(1)支撑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钢丝绳(1),沿中短波塔桅延伸方向分布且两端与中短波塔桅连接,用于维护人员安全缓冲带的扣接;
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设有两个并分别固定于中短波塔桅的上部和下部,用于固定钢丝绳(1)的两端;
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设置于两个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之间且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钢丝绳(1)中部穿过钢丝绳(1)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端部固定件(2)包括
第一抱箍(21),带有螺栓第一使抱箍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
第一支撑板(22),竖向设置并与第一抱箍(21)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2)上设有用于钢丝绳(1)固定的固定孔(24);
第一加强板(23),水平设置并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2)和第一抱箍(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钢丝绳中部支撑件(3)包括
第二抱箍(31),带有螺栓第而使抱箍固定于中短波塔桅上;
第二支撑板(32),竖向设置并与第二抱箍(31)连接;
钢丝绳限位件(4),设置于第二支撑板(32)侧面并与第二支撑板(32)固定连接,钢丝绳限位件(4)与第二支撑板(32)之间设有容钢丝绳(1)穿过的通道(5),使得钢丝绳(1)能够不易晃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短波塔桅攀爬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
钢丝绳限位件(4)包括
引导轮座(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润升林家朝李纪涛林星邱光正陈成辉林航陈宝用游经纬蔡朝清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东南广播电视维护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