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拐角用竹节造型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屋面拐角用竹节造型。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审美也逐步提高;在建筑领域内,相较于棱角分明的房屋外形,人们现在越来越喜欢造型较为丰满的房屋外形;因此,在例如屋面拐角的位置处,都会添加一些过渡型盖板类结构,以此来赋予建筑美感,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过渡性盖板类结构大多都是在边沿打上自攻钉,通过自攻钉与屋面拐角处的找平层连接,但是由于自攻钉穿入墙体内,且直接暴露在屋面上,时间过长会出现生锈被腐蚀的情况,这就会导致自攻钉的密封性变差,当水流较大时会由屋面上打有自攻钉的位置流入墙内,导致墙体渗水,破坏墙体内结构;同时,现有的过渡性盖板类结构外表都较为普通,还是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面拐角用竹节造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面拐角用竹节造型,包括支撑架、造型主体和竹节鼓包,支撑架包括支撑主体,支撑主体呈扇形结构,支撑主体呈弧状的端部上设有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面拐角用竹节造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造型主体(2)和竹节鼓包(5),支撑架(1)包括支撑主体(11),支撑主体(11)呈扇形结构,支撑主体(11)呈弧状的端部上设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与支撑主体(11)垂直设置;支撑主体(11)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3)和第二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3)设在支撑主体(11)底端的其中一侧,且与同侧支撑主体(11)底端处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14)设在支撑主体(11)底端的另一侧,且与同侧支撑主体(11)底端处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3)和第二连接块(14)上分别开有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拐角用竹节造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造型主体(2)和竹节鼓包(5),支撑架(1)包括支撑主体(11),支撑主体(11)呈扇形结构,支撑主体(11)呈弧状的端部上设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与支撑主体(11)垂直设置;支撑主体(11)的底端设有第一连接块(13)和第二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3)设在支撑主体(11)底端的其中一侧,且与同侧支撑主体(11)底端处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14)设在支撑主体(11)底端的另一侧,且与同侧支撑主体(11)底端处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13)和第二连接块(14)上分别开有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造型主体(2)设置在支撑架(1)上方,造型主体(2)为设有扇形曲面(21)的金属板,扇形曲面(21)的形状大小与支撑主体(11)相适应,扇形曲面(21)覆盖支撑主体(11)呈弧状的端部,且通过自攻钉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在一起;竹节鼓包(5)设置在造型主体(2)上,竹节鼓包(5)与造型主体(2)的外壁贴合,且竹节鼓包(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义,林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捷思金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