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跃辉专利>正文

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68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52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结构,通过外壳、套筒和螺杆的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新型的外壳可作为保护钢筋连接结构施工前进行预埋;而注浆是通过注浆孔灌注在外壳内部,可以在钢筋连接完成后,进行后注浆,不必等待灌浆达到要求强度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注浆孔是否有浆料溢出即可以判断外壳内部是否被填满,注浆过程直观,能够便于对质量的控制;另外,由于是利用螺杆带动套筒旋转,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内外螺纹还能够根据钢筋直径要求求调节丝数。

A kind of reinforced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连接结构,具体是一种装配式结构使用直螺纹机械连接的钢筋套筒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劳动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近年国家不断出台产业化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产业化的发展。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经验来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较现浇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水平接缝、竖向接缝以及节点连接部位,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将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以及抗震、抗偶然荷载、抗风的能力,因此,节点和接缝的受力性能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受力合理、方便施工的节点和接缝设计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是决定该结构形式能否推广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连接技术以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为主,结合浆锚搭接、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现节点设计实现强接缝,弱构件的原则,在节点设计上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完全等同的整体性能、稳定性能和耐久性能。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主要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浆锚连接和机械连接3种,本技术目标在于解决以下问题: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湿作业,需要临时支撑,以及因灌浆材料要达到满足强度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2.灌浆材料原材料现场制作但是质量要求高,无法保证灌浆材料的稳定性3.注浆过程不直观,不利于质量控制;4.安装后需要保护待强度满足后才进入下道工序;5.灌浆后得质量检测也不利于检测灌浆材料得密实度,灌实度。
技术实现思路
r>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包括外壳、套筒和螺杆;沿所述套筒的轴线贯穿有钢筋孔二,钢筋孔二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内部中空,套筒设置在外壳内,在外壳的端部的径向面上设置有与套筒钢筋孔二连通的钢筋孔一,以及沿外壳径向设置的螺杆孔;所述螺杆孔与外壳内部连通,螺杆孔的轴线与钢筋孔一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螺杆孔内设置有螺杆,螺杆的表面及套筒的外壁面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驱动结构,使得通过螺杆的旋转,能够驱动套筒旋转。在所述外壳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浆孔,注浆孔与外壳内部连通。所述的螺杆孔设置在外壳的中部。所述的螺杆孔设置在外壳侧壁面上,螺杆孔的轴线与外壳的轴线不相交;所述螺杆孔的一侧与外壳内部连通,满足于:当螺杆插入螺杆孔后,螺杆的壁面能与外壳内套筒的外壁面接触。所述的螺杆孔设置在外壳侧壁面上,螺杆孔的轴线与外壳的轴线相交;所述螺杆孔沿外壳径向的宽度等于螺杆与套筒的径向宽度之和。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螺杆外壁面的齿轮面,及设置在套筒外壁面能与螺杆外壁面啮合的螺纹面。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结构,通过外壳、套筒和螺杆的设置,相比现有技术,本新型的外壳可作为保护钢筋连接结构施工前进行预埋;而注浆是通过注浆孔灌注在外壳内部,可以在钢筋连接完成后,进行后注浆,不必等待灌浆达到要求强度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注浆孔是否有浆料溢出即可以判断外壳内部是否被填满,注浆过程直观,能够便于对质量的控制;另外,由于是利用螺杆带动套筒旋转,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内外螺纹还能够根据钢筋直径要求求调节丝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新型保护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2为本新型外壳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4为本新型套筒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6为本新型螺杆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新型实施例1的钢筋连接结构组装后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新型实施例2的钢筋连接结构组装后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新型实施例3的钢筋连接结构组装后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新型钢筋连接结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6所示的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包括外壳1、套筒2和螺杆3;沿所述套筒2的轴线贯穿有钢筋孔二20,钢筋孔二20内部设置有内螺纹21;所述外壳1内部中空,套筒2设置在外壳1内,在外壳1的端部的径向面上设置有与套筒钢筋孔二20连通的钢筋孔一10,以及沿外壳1径向设置的螺杆孔11;所述螺杆孔11与外壳1内部连通,螺杆孔11的轴线与钢筋孔一10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螺杆孔11内设置有螺杆3,螺杆3的表面及套筒2的外壁面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驱动结构,使得通过螺杆3的旋转,能够驱动套筒2旋转。优选地,所述的螺杆孔11设置在外壳1的中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套筒2外壁面的外齿轮31,及设置在螺杆3上的外螺纹30,所述的螺杆孔11设置在外壳1侧壁面上,螺杆孔11的轴线与外壳1的轴线相交;所述螺杆孔11沿外壳1径向的宽度等于螺杆3与套筒2的径向宽度之和,使得螺杆3能够插入螺杆孔11后与套筒的外螺纹30啮合,以此通过螺杆3的旋转,即可以驱动套筒2旋转,实现控制丝数的目的。更优选地,如图5所示,在所述螺杆3的端部设置有螺帽32。具体地,如图1-2所示,在所述外壳1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浆孔12,注浆孔12与外壳内1部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在通过螺杆驱动套筒旋转受到较大阻力时,可以利用注浆孔注高压清水,提供向下的推力。本新型的使用方式为:将需连接的钢筋或其他构件旋入套筒内螺纹中,然后插入螺杆,通过螺杆旋转驱动套筒下移或上移,达到规范要求丝数后即可以通过钢筋孔一进行注浆填补套筒上部腔体空隙,同时拔出螺杆;相比现有技术,本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操作简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节丝数;且由于是设置有外壳,外壳可作为临时支撑满足部分施工需求,可以不必等待灌浆达到要求强度才能进入下道工序,而注浆是灌注在外壳内部,外壳上设置有注浆孔,通过观察注浆孔是否有浆料溢出即可以判断外壳内部是否被填满,注浆过程直观,能够便于对质量的控制。具体的,如图10所示,外壳1主要为在预制过程中保证套筒2,避免混凝土预制厂内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进入该空间内,影响该钢筋连接结构的使用。外壳1与套筒2存在一定间隙,灌浆材料从上进入,通过外壳1与套筒2间的缝隙进而从上部混凝土构件6及下部混凝土构件7之间的缝隙溢出,起到保护并约束套筒2及钢筋8的作用。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其中部分技术还可以由以下方案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8所示,所述的驱动结构为设置在套筒2外壁面的外齿轮31,及设置在螺杆3上的外螺纹30,所述的螺杆孔11设置在外壳1侧壁面上,螺杆孔11的轴线与外壳1的轴线不相交;所述螺杆孔11的一侧与外壳1内部连通,满足于:当螺杆3插入螺杆孔11后,螺杆3的壁面能与外壳内套筒2的外螺纹30啮合,以此实现螺杆3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套筒和螺杆;沿所述套筒的轴线贯穿有钢筋孔二,钢筋孔二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内部中空,套筒设置在外壳内,在外壳的端部的径向面上设置有与套筒钢筋孔二连通的钢筋孔一,以及沿外壳径向设置的螺杆孔;所述螺杆孔与外壳内部连通,螺杆孔的轴线与钢筋孔一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螺杆孔内设置有螺杆,螺杆的表面及套筒的外壁面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驱动结构,使得通过螺杆的旋转,能够驱动套筒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套筒和螺杆;沿所述套筒的轴线贯穿有钢筋孔二,钢筋孔二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壳内部中空,套筒设置在外壳内,在外壳的端部的径向面上设置有与套筒钢筋孔二连通的钢筋孔一,以及沿外壳径向设置的螺杆孔;所述螺杆孔与外壳内部连通,螺杆孔的轴线与钢筋孔一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螺杆孔内设置有螺杆,螺杆的表面及套筒的外壁面设置有能够相互配合驱动结构,使得通过螺杆的旋转,能够驱动套筒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注浆孔,注浆孔与外壳内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辉廖英明朱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跃辉廖英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