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669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膜撑开装置包括膜外限结构和膜内撑结构;所述膜外限结构具有膜通道,所述膜通道的进膜口和出膜口上均设置有多个外限辊轴;所述膜内撑结构设置于膜通道内,并且膜内撑结构的进膜端和出膜端上均设置有多个内撑辊轴;多个所述的外限辊轴与多个所述的内撑辊轴一一对应形成多个将膜袋撑开的撑开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贴合状态下的膜袋撑开,便于其后续套装至长料型材上,实现自动化套袋操作。

Membrane opening device of automatic bagg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机械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长料型材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长料型材在存放或是运送过程中防止被刮花,会将其套袋处理以进行保护。现有技术中,长料型材的套袋操作是在产品下线后,采用人工套袋的方式将长料型材装入到袋体内。该人工套袋的方式,不但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量大,容易出安全事故;同时,待包装的长料型材还占用存放场地的问题。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能够将贴合状态下的膜袋撑开,便于其后续套装至长料型材上,实现自动化套袋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膜撑开装置包括膜外限结构和膜内撑结构;所述膜外限结构具有膜通道,所述膜通道的进膜口和出膜口上均设置有多个外限辊轴;所述膜内撑结构浮动式设置于膜通道内,并且膜内撑结构的进膜端和出膜端上均设置有多个内撑辊轴;多个所述的外限辊轴与多个所述的内撑辊轴一一对应形成多个将膜袋撑开的撑开通道。优选的,所述膜外限结构包括多块板体和多个连接杆;多块板体通过连接杆首尾拼接形成具有膜通道的壳体结构,以及多个外限辊轴分别设置于各相邻连接杆之间。优选的,所述膜内撑结构包括多根连接柱,多根连接柱平行排列设置,并且形成多边体排列结构,多根内撑辊轴分别设置于各相邻连接柱之间。优选的,每相邻两根连接柱之间还设置有辊轴。优选的,所述膜内撑结构还包括有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具有定位块、定位杆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固定于膜内撑结构内,并且具有开口;所述定位杆滑动式配合定位块的开口内,并且与定位块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定位槽连接于定位杆的端部并位于膜内撑结构的外部,供型材的端部对接以及定位。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上具有长型孔,长型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定位杆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供缓冲弹簧设置的弹簧腔;所述定位块的开口上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下贯穿长型孔,以及缓冲弹簧的一端位于弹簧腔的外部并且抵靠在定位板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贴合状态下的膜袋进入到膜撑开装置后,膜袋的袋壁分别进入到各个撑开通道内,使得膜袋包覆在膜内撑结构同时又位于膜外限结构内经过膜撑开装置,达到膜袋被撑开的效果,便于被撑开的膜袋在后续工序中套装至长料型材上,实现自动化套袋操作,以提高套袋效率,以及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机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机架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型材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拉膜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拉膜装置的正视图;图7为图6中A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型材定位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型材定位装置的正视图;图10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膜撑开装置的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膜撑开装置的另一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膜撑开装置的进膜端的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定位块、定位杆以及定位槽的示意图;图1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套袋机中膜撑开装置在机架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14对本专利技术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自动套袋机,其特征是:包括机架1、送膜装置2、膜撑开装置8、拉膜装置4、型材定位装置5、型材进料装置3和切膜装置9。机架1为长方体结构,由多根支撑梁拼接形成;机架1的其中一端为膜袋进料端11,供膜袋送入机架1内;机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型材进料侧12和型材出料侧13。所述送膜装置2位于机架1的膜袋进料端11,供膜袋卷21存储的同时,为机架1上的各装置提供膜袋,以执行型材的套袋工作。所述膜撑开装置8设置于机架1的膜袋进料端上,接收送膜装置2提供的膜袋并将膜袋撑开。所述型材定位装置5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配合于机架1的支撑梁上,并且与膜撑开装置8的出膜端之间形成对型材72两端夹紧的型材定位工位。所述型材进料装置3与型材定位工位衔接,并能将型材71送入以及送出型材定位工位。所述拉膜装置4沿型材延伸方向可滑动配合于机架1,并能将膜撑开装置8出膜端处的膜袋拉至型材定位装置5处。所述切膜装置9位于膜撑开装置8的出膜端处,并能将膜撑开装置8出膜端处的膜切断。工作时,膜袋由送膜装置2上送出,先经过膜撑开装置8,并由膜撑开装置8将贴合状态的膜袋撑开;通过型材进料装置3在机架1的进料侧向型材定位工位提供型材,当型材被传送至型材定位工位后,型材定位装置5相对于机架1滑动,同时抵压在型材72的端部并推动型材72朝向膜撑开装置8移动,使得型材72的另一端抵压在膜撑开装置8上,由型材定位装置5与膜撑开装置8将该型材72的两端固定。型材72被固定的同时,型材72与膜撑开装置8之间形成衔接,使得膜袋袋口与型材的端部对接;拉膜装置4移动至膜撑开装置8处,将膜撑开装置8的出膜端处的膜袋拉向型材定位装置5处,在拉动的过程中,膜袋的袋体套装在型材上,实现对型材的套袋;套袋完成后,型材定位装置5拉动型材背向膜撑开装置8移动,使得型材与膜撑开装置8脱离;型材与膜撑开装置8脱离后,切膜装置工作,将膜撑开装置8出膜端处的膜袋切断;膜袋切断后,型材进料装置3带动套袋完成的型材离开型材定位工位,并将其传送至机架1的出料侧13,以进入下一工序,同时本专利技术进入下一套袋操作,以此循环工作。本实施例中,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8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膜撑开装置8包括膜外限结构81和膜内撑结构82。所述膜外限结构81具有膜通道,所述膜通道的进膜口和出膜口上均设置有多个外限辊轴811;所述膜内撑结构82浮动式设置于膜通道内,并且膜内撑结构82的进膜端和出膜端上均设置有多个内撑辊轴821;多个所述的外限辊轴与多个所述的内撑辊轴一一对应并在膜通道的进膜口和出膜口处形成多个将膜袋撑开的撑开通道。本实施例中,膜通道的截面为方形结构,因此方形进膜口和方形出膜口上均具有四个外限辊轴811,形成四边形限位结构;膜内撑结构82也为四边形结构,且在进膜端和出膜端上的内撑辊轴821也具有四个;因此进膜口上的四个外限辊轴811与进膜端上的四个内撑辊轴821一一对应,以及出膜口上的四个外限辊轴811与出膜端上的四个内撑辊轴821一一对应,形成供膜袋单边通过的撑开通道;同时通过外限辊轴811对内撑辊轴821的限位支撑,实现膜内撑结构82在膜外限结构81内的浮动式设置,便于膜袋通过。当膜袋74进入到膜撑开装置8时,膜袋的袋壁会分别被限定在四个撑开通道内,实现膜袋的撑开操作。该结构中,撑开通道由辊轴形成,便于膜袋的移动。需说明的是,在初始状态下,还需人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膜撑开装置包括膜外限结构和膜内撑结构;/n所述膜外限结构具有膜通道,所述膜通道的进膜口和出膜口上均设置有多个外限辊轴;/n所述膜内撑结构浮动式设置于膜通道内,并且膜内撑结构的进膜端和出膜端上均设置有多个内撑辊轴;/n多个所述的外限辊轴与多个所述的内撑辊轴一一对应形成多个将膜袋撑开的撑开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膜撑开装置包括膜外限结构和膜内撑结构;
所述膜外限结构具有膜通道,所述膜通道的进膜口和出膜口上均设置有多个外限辊轴;
所述膜内撑结构浮动式设置于膜通道内,并且膜内撑结构的进膜端和出膜端上均设置有多个内撑辊轴;
多个所述的外限辊轴与多个所述的内撑辊轴一一对应形成多个将膜袋撑开的撑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膜外限结构包括多块板体和多个连接杆;多块板体通过连接杆首尾拼接形成具有膜通道的壳体结构,以及多个外限辊轴分别设置于各相邻连接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套袋机的膜撑开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膜内撑结构包括多根连接柱,多根连接柱平行排列设置,并且形成多边体排列结构,多根内撑辊轴分别设置于各相邻连接柱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英普瑞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