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59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壁固定于车顶壁上,箱体后端伸出车顶壁位于车前窗前方,箱体后端设置有移动擦拭机构,箱体后端壁设置于开口向后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处设置有遮雨棚机构,箱体前端顶壁左右对称设置有管口向上的水管,水管底端管口通向外界,左右左右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腔,水管靠近第一锥齿轮腔的一侧设置有离心机构,第一锥齿轮腔内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左右第二锥齿轮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联轴机构,可以在降雨量过大时自动展开遮雨棚同时对车前窗进行擦拭吸收降雨,从而降低了大雨对车前窗的遮蔽度,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A device for automobile to reduce the shelter in heavy 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相关
,具体地说是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相关包括汽车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包括汽车生产、销售、售后、美容等增值服务的总体。现阶段降雨量过大时雨水直接打在车前窗上会造成严重的遮蔽,而且降雨量过大时雨刷不能及时快速地处理车前窗降雨,提高了行车危险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壁固定于车顶壁上,所述箱体后端伸出车顶壁位于车前窗前方,所述箱体后端设置有移动擦拭机构,所述箱体后端壁设置于开口向后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处设置有遮雨棚机构,所述箱体前端顶壁左右对称设置有管口向上的水管,所述水管底端管口通向外界,左右左右所述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腔,所述水管靠近第一锥齿轮腔的一侧设置有离心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腔内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左右所述第二锥齿轮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联轴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后端与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电机轴前端与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二锥齿轮腔内,所述第三锥齿轮与位于其左侧的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轴左端与第五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腔内。优选地,所述移动擦拭机构包括与第五锥齿轮啮合连击且位于其后侧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七锥齿轮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七锥齿轮后端与第八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八锥齿轮位于第四锥齿轮腔内,所述第八锥齿轮与为与其后侧的第九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九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右端与第十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十锥齿轮位于第五锥齿轮腔内,所述第十锥齿轮与为与其后侧的十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十一锥齿轮后侧设置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带轮,所述带轮与带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带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左侧所述带轮轴前端与十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左右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上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皮带腔侧壁设置有开口向皮带腔的矩形环槽,所述转块位于矩形环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矩形环槽下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顶壁及右端壁可与转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斜块右端壁与第二滑槽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底壁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斜块底壁固定连接有海绵杆,所述海绵杆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海绵杆下部设置有海绵块,所述第三滑槽左端壁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端壁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可与海绵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底壁与第四滑槽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四滑槽底壁设置有开口向下且可与海绵杆滑动连接的第六滑槽。优选地,所述遮雨棚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滑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前端壁与折叠挡雨棚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挡雨棚前端折叠收缩于收纳盒内,所述第二滑块前端壁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绕过绕线杆与绕线器连接,所述绕线杆设置于绕线杆腔内,所述绕线器设置于绕线器腔内,所述绕线器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与花键轴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离心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于左右侧水管内的叶轮,所述叶轮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与叶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叶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叶轮轴靠近叶轮轴的一端与离心块固定连接,所述离心块内设置有离心腔,所述离心块位于离心块腔内,所述离心块腔与离心推杆滑动连接,相对所述离心推杆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开关顶壁设置有开关,所述离心块腔底壁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七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与第七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七滑槽顶端位于离心块腔内,所述离心块后侧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后端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所述第二斜块位于第八滑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八滑槽设置于皮带上下带之间,所述第二斜块前端壁与第八滑槽之间通过第三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联轴机构包括与第二锥齿轮远离第一锥齿轮的端壁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轴,所述第三锥齿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轴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与固定联轴器配合连接,所述固定联轴器设置于联轴器腔内,所述联轴器腔内设置有位于固定联轴器远离第一锥齿轮方向上的移动联轴器,所述移动联轴器与联轴器腔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联轴器与推环块转动连接,所述推环块与第九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推环块靠近第一锥齿轮的端壁与第九滑槽之间通过第四弹簧连接,所述移动联轴器远离第一锥齿轮的端壁与联轴器腔之间通过第五弹簧连接,所述移动联轴器与滑轴配合连接,所述滑轴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端与花键轴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底端与第五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五滑块位于第十滑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五滑块考近的端壁与第五滑块之间通过第六弹簧连接,所述第五滑块底端与第三斜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块与第十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斜块远离第一锥齿轮的端壁与第三滑块底壁滑动连接。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在降雨量过大时自动展开遮雨棚同时对车前窗进行擦拭吸收降雨,从而降低了大雨对车前窗的遮蔽度,提高了大雨时行车的可见度,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其中遮雨棚机构可以挡住部分降雨,不让降雨直接落到车前窗上严重遮挡视线,移动擦拭机构可以不断吸收降雨,进一步提高可见度,离心机构可以在大量降雨时自动启动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A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B-B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C-C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底壁固定于车顶壁上,所述箱体10后端伸出车顶壁位于车前窗前方,所述箱体10后端设置有移动擦拭机构,所述箱体10后端壁设置于开口向后的第一滑槽49,所述第一滑槽49处设置有遮雨棚机构,所述箱体10前端顶壁左右对称设置有管口向上的水管3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壁固定于车顶壁上,所述箱体后端伸出车顶壁位于车前窗前方,所述箱体后端设置有移动擦拭机构,所述箱体后端壁设置于开口向后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处设置有遮雨棚机构,所述箱体前端顶壁左右对称设置有管口向上的水管,所述水管底端管口通向外界,左右左右所述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腔,所述水管靠近第一锥齿轮腔的一侧设置有离心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腔内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左右所述第二锥齿轮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联轴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后端与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电机轴前端与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二锥齿轮腔内,所述第三锥齿轮与位于其左侧的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轴左端与第五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壁固定于车顶壁上,所述箱体后端伸出车顶壁位于车前窗前方,所述箱体后端设置有移动擦拭机构,所述箱体后端壁设置于开口向后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处设置有遮雨棚机构,所述箱体前端顶壁左右对称设置有管口向上的水管,所述水管底端管口通向外界,左右左右所述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锥齿轮腔,所述水管靠近第一锥齿轮腔的一侧设置有离心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腔内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左右所述第二锥齿轮远离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置有联轴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后端与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电机轴前端与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位于第二锥齿轮腔内,所述第三锥齿轮与位于其左侧的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轴左端与第五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雨时降低遮蔽度的汽车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擦拭机构包括与第五锥齿轮啮合连击且位于其后侧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与第七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七锥齿轮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七锥齿轮后端与第八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八锥齿轮位于第四锥齿轮腔内,所述第八锥齿轮与为与其后侧的第九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九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轴右端与第十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十锥齿轮位于第五锥齿轮腔内,所述第十锥齿轮与为与其后侧的十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十一锥齿轮后侧设置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带轮,所述带轮与带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带轮轴与箱体转动连接,左侧所述带轮轴前端与十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左右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上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皮带腔侧壁设置有开口向皮带腔的矩形环槽,所述转块位于矩形环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矩形环槽下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一斜块,所述第一斜块顶壁及右端壁可与转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斜块右端壁与第二滑槽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底壁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斜块底壁固定连接有海绵杆,所述海绵杆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海绵杆下部设置有海绵块,所述第三滑槽左端壁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端壁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可与海绵杆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圣理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