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钉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86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钉桩,包括外桩体以及桩芯,其中:外桩体包括采用工程塑料制备的第一桩体,第一桩体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以及螺纹结构,壳体与开口相对的位置形成锥形部,螺纹结构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桩芯设置在壳体内、且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与壳体锚固连接,以将桩芯和外桩体固定为一体,使得外桩体和桩芯有效结合,顺时针旋转螺钉桩可将其嵌入土壤内,螺纹结构与土壤紧密接触并被土壤所限制以形成较大的上下阻力,该阻力通过紧固件传递到桩芯,以汇聚成较大的抗拔力,在旋入过程中不会污染土壤和水质,稳定性好,并且第一桩体隔离桩芯和土壤;逆时针旋转螺钉桩可将其完整退出土壤,方便取出,并且不会在土壤中有任何残留,环保性能较好。

Screw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钉桩
本技术涉及基础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螺钉桩。
技术介绍
在基础工程
,抗拔力是衡量各种结构基础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其中混凝土基础具有依靠自身重力来抵抗上拔力,能够通过控制混凝土用量来改变抗拔力的特点,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农业设施、光伏发电、电力和通讯铁塔、市政工程。随着基础工程的发展,传统的混凝土基础通过加大混凝土用量来提升抗拔力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于结构基础的成本要求。为了在保证抗拔力的基础降低制作成本,目前采用下述三种解决方式,方式一:预制混凝土管桩,将混凝土基础设置在管桩内,通过增加管桩入土长度或者加粗管桩桩体,提高管桩表面与土壤的摩擦力以提升抗拔力,但是施工时需要采用重型设备才能将管桩嵌入土壤中,安装不便;方式二,预制混凝土管桩表面增加螺纹,通过螺纹的阻力来提升抗拔力,但是这种方式在螺纹的尖部只能设置素混凝土,没有承载力,并且需要大功率的机械设备才能完成管桩的旋入,成本较高;方式三,钢制螺旋桩,通过底部的大叶片形成的阻力来实现抗拔,但是钢材的腐蚀限制了钢制螺旋桩的使用范围,而在旋入时表面的防腐层(镀锌、喷漆等)易被划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钉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桩体以及桩芯,其中:/n所述外桩体包括采用工程塑料制备的第一桩体,所述第一桩体包括壳体以及螺纹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形成锥形部,所述螺纹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n所述桩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与壳体锚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钉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桩体以及桩芯,其中:
所述外桩体包括采用工程塑料制备的第一桩体,所述第一桩体包括壳体以及螺纹结构,所述壳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形成锥形部,所述螺纹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所述桩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通过至少一个紧固件与壳体锚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钉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芯为钢筋混凝土,包括混凝土以及钢筋笼,所述钢筋笼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混凝土灌注于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钢筋笼固定于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钉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塑封头钢筋,所述塑封头钢筋具有涂塑端,所述壳体上设有贯穿其壁厚的通孔,通孔位于螺旋结构的相邻两牙之间,所述塑封头钢筋的涂塑端嵌入所述通孔,所述塑封头钢筋远离所述涂塑端的端部突出所述通孔、且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钉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传导柱,所述传导柱与所述通孔同轴设置,所述塑封头钢筋贯穿所述传导柱、且远离所述涂塑端的端部突出所述传导柱的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德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