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76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充电枪,充电桩体中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固定有竖向延伸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线筒,线筒外周绕设有线缆,支撑轴上转动套设弹簧壳,弹簧壳内设置有涡卷弹簧,充电桩体的一侧设有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导向穿孔,放置座上设有解锁盲孔,解锁盲孔内穿装有解锁杆,解锁杆与解锁盲孔的孔底之间顶压压簧;充点枪的侧壁上设有主倒刺,解锁杆上设有主锁块;解锁盲孔的一侧设有解锁弹片,解锁杆设有副倒刺,解锁弹片设有副锁块;解锁盲孔内设有限位结构,放置座的外侧设有防护罩。完全避免了电缆裸露在外的情况,整体防护性能较高,而且结构简单,防护性较好。

Charging pile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不断提高,而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纯电动汽车无需使用汽油、柴油,因此,几乎对大气没有污染,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自于蓄电池,而蓄电池需要进行充电后才能给汽车提供动力,现有很多充电桩安装在室外,方便对汽车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而由于环境影响,传统的充电线缆都是裸露在外,因此,容易对充电线缆造成快速老化的现象,从而会影响使用,也会大大的增加维护成本,而且充电线缆一般也是与电网相连,如遇雨水影响,容易造成短路的现象,因此存在一定的安装隐患。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枪,一般均是挂设在充电桩外侧的防护壳上,而无论上侧挂的形式还是底部钩挂的形式,总会有一部分与充电枪连接的导线裸露在外界,无法形式合理而完整的隔水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导线裸露在外,而导致线缆快速老化短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筒结构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体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有竖向延伸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线筒,线筒外周绕设有与充电枪电连接的线缆,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位于线筒的一端并与线筒固定连接的弹簧壳,所述弹簧壳内设置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轴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壳连接,充电桩体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导向穿孔,导向穿孔横向延伸以供充电枪放入,导向穿孔的后端设有与充电枪挡止配合的挡沿,挡沿的深度大于充电枪的长度,放置座与充电枪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放置座上位于导向穿孔的一侧还设有与导向穿孔径向连通并用于将被拉入导向穿孔中的充电枪拉...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筒结构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体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有竖向延伸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线筒,线筒外周绕设有与充电枪电连接的线缆,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位于线筒的一端并与线筒固定连接的弹簧壳,所述弹簧壳内设置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轴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壳连接,充电桩体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导向穿孔,导向穿孔横向延伸以供充电枪放入,导向穿孔的后端设有与充电枪挡止配合的挡沿,挡沿的深度大于充电枪的长度,放置座与充电枪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放置座上位于导向穿孔的一侧还设有与导向穿孔径向连通并用于将被拉入导向穿孔中的充电枪拉出的解锁盲孔,解锁盲孔内导向穿装有内外延伸的解锁杆,解锁杆与解锁盲孔的孔底之间顶压有用于向解锁杆施加向外侧移动的压簧;充点枪的侧壁上设有主倒刺,解锁杆上设有与所述主倒刺钩挂配合以在充电枪向内移动时顶推解锁杆向内移动的主锁块;所述解锁盲孔的一侧还设有解锁弹片,所述解锁杆的靠近解锁弹片的一侧设有副倒刺,所述解锁弹片的自由端的对应侧设有在解锁杆插入至解锁盲孔内后与所述副倒刺卡接以将解锁杆限位在解锁盲孔内的副锁块;所述解锁盲孔内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原旭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