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576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充电枪,充电桩体中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固定有竖向延伸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线筒,线筒外周绕设有线缆,支撑轴上转动套设弹簧壳,弹簧壳内设置有涡卷弹簧,充电桩体的一侧设有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导向穿孔,放置座上设有解锁盲孔,解锁盲孔内穿装有解锁杆,解锁杆与解锁盲孔的孔底之间顶压压簧;充点枪的侧壁上设有主倒刺,解锁杆上设有主锁块;解锁盲孔的一侧设有解锁弹片,解锁杆设有副倒刺,解锁弹片设有副锁块;解锁盲孔内设有限位结构,放置座的外侧设有防护罩。完全避免了电缆裸露在外的情况,整体防护性能较高,而且结构简单,防护性较好。

Charging pile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不断提高,而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纯电动汽车无需使用汽油、柴油,因此,几乎对大气没有污染,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自于蓄电池,而蓄电池需要进行充电后才能给汽车提供动力,现有很多充电桩安装在室外,方便对汽车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而由于环境影响,传统的充电线缆都是裸露在外,因此,容易对充电线缆造成快速老化的现象,从而会影响使用,也会大大的增加维护成本,而且充电线缆一般也是与电网相连,如遇雨水影响,容易造成短路的现象,因此存在一定的安装隐患。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枪,一般均是挂设在充电桩外侧的防护壳上,而无论上侧挂的形式还是底部钩挂的形式,总会有一部分与充电枪连接的导线裸露在外界,无法形式合理而完整的隔水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导线裸露在外,而导致线缆快速老化短路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还包括直筒结构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体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有竖向延伸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线筒,线筒外周绕设有与充电枪电连接的线缆,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位于线筒的一端并与线筒固定连接的弹簧壳,所述弹簧壳内设置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轴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壳连接,充电桩体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导向穿孔,导向穿孔横向延伸以供充电枪放入,导向穿孔的后端设有与充电枪挡止配合的挡沿,挡沿的深度大于充电枪的长度,放置座与充电枪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放置座上位于导向穿孔的一侧还设有与导向穿孔径向连通并用于将被拉入导向穿孔中的充电枪拉出的解锁盲孔,解锁盲孔内导向穿装有内外延伸的解锁杆,解锁杆与解锁盲孔的孔底之间顶压有用于向解锁杆施加向外侧移动的压簧;充点枪的侧壁上设有主倒刺,解锁杆上设有与所述主倒刺钩挂配合以在充电枪向内移动时顶推解锁杆向内移动的主锁块;所述解锁盲孔的一侧还设有解锁弹片,所述解锁杆的靠近解锁弹片的一侧设有副倒刺,所述解锁弹片的自由端的对应侧设有在解锁杆插入至解锁盲孔内后与所述副倒刺卡接以将解锁杆限位在解锁盲孔内的副锁块;所述解锁盲孔内设有用于与解锁杆限位配合以防止解锁杆从解锁盲孔中脱出的限位结构,所述放置座的外侧还设有用于罩设在导向穿孔上的防护罩。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充电枪的一侧的导向块,还包括设置在放置座上与导向穿孔贯通并供导向块卡入的导槽。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与所述主倒刺分设在充电枪的径向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解锁盲孔的侧壁上的限位销,所述解锁杆上设有套设在限位销上的限位长孔,限位长孔的延伸方向于解锁杆的移动方向一致。进一步的,所述解锁弹片的自由端向外伸出放置座的一端以供人拨动。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为上端铰接在放置座上的透明罩。进一步的,解锁杆的外端铰接有供人拉拽的柄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在充电时,通过用手拨动解锁弹片,解除副锁块与副倒刺之间的限位配合,解锁杆在压簧的作用力下向外弹出,而解锁杆在向外移动的过程中,解锁杆上的主锁块顶推充电枪上的主倒刺向外移动,将充电枪推出导向穿孔,之后通过拉拽解锁杆,将充电枪整体带出,最后将充电枪拽出放置座;而在充电完成后,由于漩涡弹簧的设置,能够将整体电缆直接拉回容纳腔,并在拉拽过程中,将充电枪拉回至导向穿孔内,并通过挡沿直接将充电枪进行限位;而在充电枪从导向穿孔外向内拉入的过程中,充电枪上的导向结构的设置实现导向移动,并通过主倒刺带动主锁块,以解锁杆向内顶推压簧,在解锁杆移动至副倒刺与解锁弹片上的副锁块限位挡止配合时停止,实现对充电枪的锁止。另外,在放置罩设置防护罩,对充电枪进行一定的防护,避免水汽灰尘进入充电枪内。该充电桩能够将整体的电缆完整的收入至充电桩内,完全避免了电缆裸露在外的情况,整体防护性能较高,而且结构简单,防护性较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充电桩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放置座与充电枪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放置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充电桩体;2-放置座;3-安装腔;4-支撑轴;5-线筒;6-电缆;7-轴承;8-支撑盘;9-弹簧壳;10-涡卷弹簧;11-主倒刺;12-导向块;13-导向穿孔;14-挡沿;15-解锁盲孔;16-解锁杆;17-主锁块;18-压簧;19-解锁弹片;20-副锁块;21-副倒刺;22-防护罩;23-导槽;24-限位销;25-限位长孔;26-柄环;27-铰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1,还包括直筒结构的充电枪,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桩体1的结构与外形等均与现有技术一致,同时对充电枪的供电以及断电形式也与现有技术一致,不做详细介绍,而为了能够实现对整体线缆的收束,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枪为直筒结构,充电时,直接握持充电枪的外侧进行插拔即可。对于充电桩体1来说,充电桩体1中设置有安装腔3,该安装腔3内固定有竖向延伸的支撑轴4,支撑轴4的两端分别通过矩形块进行支撑固定,并通过圆轴连接两个矩形块。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轴4的固定也可以采用法兰结构固定或通过螺钉插入并锁紧至支撑轴4的端部。支撑轴4上转动套设有线筒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线筒5为圆形筒结构,其外周面上设有线槽,线筒5外周绕设有与充电枪电连接的电缆6,线筒5的内部两端支撑有支撑盘8,通过轴承7转动设置在支撑轴4上。支撑轴4上还转动套设有位于线筒5的下端并与线筒5固定连接的弹簧壳9,弹簧壳9内设置有涡卷弹簧10,涡卷弹簧10的一端与支撑轴4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壳9连接。通过涡卷弹簧10的设置,能够实现对整体电缆6的持续收束,保证对整体电缆6一直具有一定的拉拽力。充电桩体1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座2,在本实施例中,本放置座2为矩形块状结构,在充电桩体1的一侧设有连通孔,而在放置座2上对应连通孔的位置处设有同轴布置的导向穿孔13,导向穿孔13横向延伸以供充电枪放入,导向穿孔13的后端设有与充电枪挡止配合的挡沿14,挡沿14的深度大于充电枪的长度。这样的结构在将充电枪插入至导向穿孔13内后,通过涡卷弹簧10的拉拽力将充电枪一直向内拉拽,在充电枪抵达挡沿14后,受限位挡止而到位。放置座2与充电枪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放置座2上位于导向穿孔13的一侧还设有与导向穿孔13径向连通并用于将被拉入导向穿孔13中的充电枪拉出的解锁盲孔15,解锁盲孔15内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筒结构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体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有竖向延伸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线筒,线筒外周绕设有与充电枪电连接的线缆,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位于线筒的一端并与线筒固定连接的弹簧壳,所述弹簧壳内设置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轴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壳连接,充电桩体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导向穿孔,导向穿孔横向延伸以供充电枪放入,导向穿孔的后端设有与充电枪挡止配合的挡沿,挡沿的深度大于充电枪的长度,放置座与充电枪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放置座上位于导向穿孔的一侧还设有与导向穿孔径向连通并用于将被拉入导向穿孔中的充电枪拉出的解锁盲孔,解锁盲孔内导向穿装有内外延伸的解锁杆,解锁杆与解锁盲孔的孔底之间顶压有用于向解锁杆施加向外侧移动的压簧;充点枪的侧壁上设有主倒刺,解锁杆上设有与所述主倒刺钩挂配合以在充电枪向内移动时顶推解锁杆向内移动的主锁块;所述解锁盲孔的一侧还设有解锁弹片,所述解锁杆的靠近解锁弹片的一侧设有副倒刺,所述解锁弹片的自由端的对应侧设有在解锁杆插入至解锁盲孔内后与所述副倒刺卡接以将解锁杆限位在解锁盲孔内的副锁块;所述解锁盲孔内设有用于与解锁杆限位配合以防止解锁杆从解锁盲孔中脱出的限位结构,所述放置座的外侧还设有用于罩设在导向穿孔上的防护罩。/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筒结构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体中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固定有竖向延伸的支撑轴,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线筒,线筒外周绕设有与充电枪电连接的线缆,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位于线筒的一端并与线筒固定连接的弹簧壳,所述弹簧壳内设置有涡卷弹簧,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轴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壳连接,充电桩体的一侧设置有放置座,放置座内设有导向穿孔,导向穿孔横向延伸以供充电枪放入,导向穿孔的后端设有与充电枪挡止配合的挡沿,挡沿的深度大于充电枪的长度,放置座与充电枪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放置座上位于导向穿孔的一侧还设有与导向穿孔径向连通并用于将被拉入导向穿孔中的充电枪拉出的解锁盲孔,解锁盲孔内导向穿装有内外延伸的解锁杆,解锁杆与解锁盲孔的孔底之间顶压有用于向解锁杆施加向外侧移动的压簧;充点枪的侧壁上设有主倒刺,解锁杆上设有与所述主倒刺钩挂配合以在充电枪向内移动时顶推解锁杆向内移动的主锁块;所述解锁盲孔的一侧还设有解锁弹片,所述解锁杆的靠近解锁弹片的一侧设有副倒刺,所述解锁弹片的自由端的对应侧设有在解锁杆插入至解锁盲孔内后与所述副倒刺卡接以将解锁杆限位在解锁盲孔内的副锁块;所述解锁盲孔内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原旭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