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包括所述顶弧板的底面焊接有底板,由此底板与顶部的焊接连接的顶弧板构成了一个半圆腔结构;所述顶弧板的顶部左右两侧按对称的方式均垂直焊接有一根立架,且两立架的顶部之间还配合有一根压杆,其中还在右侧的一处立架上按垂直方式焊接有一根导管,堤坝根据这一装置所平铺的位置利用这些槽口可以栽种花草,使得本装置平铺于堤坝结构上后,利用自然生长的草植进行更次固定,并且装置顶部螺杆式的压实装置,可以根据顶部所放置压石的尺寸进行调节性挤压固定,功能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A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支护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支护装置是用于平铺于水利坝堤上的加固装置,用于将施工完毕的坝堤上的建设结构进行压实,防止建设完毕初期状态的坝堤岩石或其它结构出现松动现象。现有的支护装置结构简单,功能性差,仅利用它们平铺式将初建成的水利堤坝岩石压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支护装置还会由于岩石或泥土出现的松动现象,而使这些支护装置出现松动,甚至会由于松动原因,使这些支护装置移出,失去原有的压实效果。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支护装置结构简单,功能性差,仅利用它们平铺式将初建成的水利堤坝岩石压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支护装置还会由于岩石或泥土出现的松动现象,而使这些支护装置出现松动,甚至会由于松动原因,使这些支护装置移出,失去原有的压实效果的问题。本技术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包括顶弧板;所述顶弧板的底面焊接有底板,由此底板与顶部的焊接连接的顶弧板构成了一个半圆腔结构;所述顶弧板的顶部左右两侧按对称的方式均垂直焊接有一根立架,且两立架的顶部之间还配合有一根压杆,其中还在右侧的一处立架上按垂直方式焊接有一根导管。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包括有压板,固定孔以及栽种槽,底板的两端均设有一段打扁状结构的压板结构,且在两端头的压板上均还开设有圆形孔结构的固定孔。进一步的:所述栽种槽为长方形槽口,为三处,它们呈自左向右均布开设的方式开设于压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顶弧板包括有生长槽和压槽,其中压槽为三处,它们呈自左向右均布开高牟方式开设于顶弧板上,使顶弧板上形成了三处内沉缺口式的压槽。进一步的:所述生长槽为三排,它们也按自左向右的方式开设于顶弧板的三段高耸弧形段上,并且这些生长槽与底部底板上所开设的栽种槽形成上下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立架包括有U形槽,此U形槽开设于立架上,并且上述所述螺杆和导管分别按垂直方式焊接于两立架的U形槽中,并且压杆的两端共同配合于螺杆和导管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使用时,平铺于坝堤上,由于装置为半圆形腔体条结构,因此平铺于坝堤上使用时,比较轻便,其弧形长条腔结构上均布开设了一排压槽结构,可以使得本装置平铺于堤坝建筑结构上后,便于外部压石再次压放,提高它们压实的稳定性,同时还开设有栽种槽与结构合理的伸长槽,堤坝根据这一装置所平铺的位置利用这些槽口可以栽种花草,使得本装置平铺于堤坝结构上后,利用自然生长的草植进行更次固定,并且装置顶部螺杆式的压实装置,可以根据顶部所放置压石的尺寸进行调节性挤压固定,功能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由图1引出的后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部仰视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断开后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断开后前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板;101、压板;102、固定孔;103、栽种槽;2、顶弧板;201、生长槽;202、压槽;3、立架;301、U形槽;4、螺杆;5、导管;6、压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包括顶弧板2;所述顶弧板2的底面焊接有底板1,由此底板1与顶部的焊接连接的顶弧板2构成了一个半圆腔结构;所述顶弧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按对称的方式均垂直焊接有一根立架3,且两立架3的顶部之间还配合有一根压杆6,其中还在右侧的一处立架3上按垂直方式焊接有一根导管5。其中:底板1包括有压板101,固定孔102以及栽种槽103,底板1的两端均设有一段打扁状结构的压板101结构,且在两端头的压板101上均还开设有圆形孔结构的固定孔102,由于本装置为弧形腔与底部底板1所构成的腔式结构,它们利用两侧的压板101固定于坝堤上,结构简单,重量轻便。其中:栽种槽103为长方形槽口,为三处,它们呈自左向右均布开设的方式开设于压板101上,由这些栽种槽103使本装置底部形成了三个栽种区,使本装置平铺于堤坝上后,再次由这三个栽种槽103向地面种植绿植,绿植由三个栽种槽103向上长出后,使装置与共所平压的堤坝结构进行拉固。其中:顶弧板2包括有生长槽201和压槽202,其中压槽202为三处,它们呈自左向右均布开高牟方式开设于顶弧板2上,使顶弧板2上形成了三处内沉缺口式的压槽202,这些压槽202用于将压石类重物压在上面,使本装置与坝堤结构压实后,实现再次压实固定。其中:生长槽201为三排,它们也按自左向右的方式开设于顶弧板2的三段高耸弧形段上,并且这些生长槽201与底部底板1上所开设的栽种槽103形成上下位置一一对应,这些生长槽201用于使底部栽种槽103生长出来的绿植可穿过生长槽201继续向上长出,盘绕走向于装置的三段高耸弧形段上,实现自然式拉紧。其中:立架3包括有U形槽301,此U形槽301开设于立架3上,并且上述所述螺杆4和导管5分别按垂直方式焊接于两立架3的U形槽301中,并且压杆6的两端共同配合于螺杆4和导管5上,由此可以看出压杆6可以在手动摇动手轮的情况下实现下滑动作,这一下滑动作的压杆6可以压在放在压槽202中的压石上,使得这些压石顶面受压而更稳定性的压于本装置上。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将本装置平铺于堤坝建设后的土层或石块结构上,通过地脚螺栓打入固定孔102的方式,使本装置平压于堤坝结构上,由栽种槽103向地面种植绿植,绿植由三个栽种槽103向上长出后,从生长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包括顶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弧板(2)的底面焊接有底板(1),由此底板(1)与顶部的焊接连接的顶弧板(2)构成了一个半圆腔结构;所述顶弧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按对称的方式均垂直焊接有一根立架(3),且两立架(3)的顶部之间还配合有一根压杆(6),其中还在右侧的一处立架(3)上按垂直方式焊接有一根导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支护结构,包括顶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弧板(2)的底面焊接有底板(1),由此底板(1)与顶部的焊接连接的顶弧板(2)构成了一个半圆腔结构;所述顶弧板(2)的顶部左右两侧按对称的方式均垂直焊接有一根立架(3),且两立架(3)的顶部之间还配合有一根压杆(6),其中还在右侧的一处立架(3)上按垂直方式焊接有一根导管(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水利工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包括有压板(101),固定孔(102)以及栽种槽(103),底板(1)的两端均设有一段打扁状结构的压板(101)结构,且在两端头的压板(101)上均还开设有圆形孔结构的固定孔(1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水利工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槽(103)为长方形槽口,为三处,它们呈自左向右均布开设的方式开设于压板(10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传祥,余彦政,李克峰,
申请(专利权)人:史传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