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警示灯、进风口、出风口、支撑杆、立柱、底座、电源线、控制开关、警示灯装配座、凹槽、叶轮、第一弹簧、检测槽、钢丝、第二弹簧、滑轮收放装置、抽气孔、单向阀和配重块,通过在底座内部左右相对设置了滑轮收放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伸展带动承重杆转动,使滑轮与地面垂直,然后推动机体使机体移动,达到移动机体的作用,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警示装置移动效果差的问题。
A multifunctional warning device for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与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但是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现有警示装置一般都通过人工搬运将警示装置放置于道路或桥梁显眼处,通过控制开关启动警示灯,使警示灯发出光亮警示过往车辆或路人,但是传统警示装置一般都为人工搬运,移动效果较差,个别警示装置安装了滑轮,但是在使用时整个警示装置固定不稳,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使警示装置在行走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容易导致警示装置发生磕碰影响警示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解决了现有警示装置一般都通过人工搬运将警示装置放置于道路或桥梁显眼处,通过控制开关启动警示灯,使警示灯发出光亮警示过往车辆或路人,但是传统警示装置一般都为人工搬运,移动效果较差,个别警示装置安装了滑轮,但是在使用时整个警示装置固定不稳,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使警示装置在行走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容易导致警示装置发生磕碰影响警示装置的正常使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包括机体,支撑杆,用于对机体进行固定安装;立柱,用于对于支撑杆进行固定支撑;底座,用于对滑轮收放装置进行固定安装;滑轮收放装置,用于对底座进行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呈圆柱体状,并且支撑杆长度设置为十五厘米;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长度设置为三十厘米宽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并且底座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前端面等距设置有警示灯,所述机体左端中部设置有进风口,并且进风口与机体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顶端中部设置有出风口,并且出风口与机体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底端中部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垂直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底端通过螺栓紧固有底座,所述底座背面左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底座顶部右下端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底座内部左右相对设置有滑轮收放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部四端设置有警示灯装配座,所述机体内部下端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中部设置有叶轮,所述警示灯装配座底端中部左右相对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固定有检测槽,所述机体内部下端贯穿有钢丝,所述钢丝下端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警示灯装配座中部嵌入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右端固定有单向阀,所述底座内中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警示灯和电源线均与控制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收放装置包括滑轮收放装置包括连接板、承重杆、加强筋、固定件、连接件、连接杆、滑轮、电动推杆、限位块、固定块和安装板,所述连接板底端中部设置有承重杆,所述加强筋与承重杆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承重杆右下端,所述连接件与承重杆底端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连接件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滑轮与连接杆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与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一端与固定件背面中部活动连接,并且固定件另一端与安装板右端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安装于安装板顶部右端,所述固定块安装于限位块左端,所述连接板与机体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开关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轮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滑轮直径设置为15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杆前端面中部设置有荧光块,并且荧光块长度设置为8厘米。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连接件带动承重杆摆动的角度范围为0°-90°。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呈长方体状,并且加强筋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型号为Y132-S2。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为不锈钢材质。(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传统警示装置一般都为人工搬运,移动效果较差,个别警示装置安装了滑轮,但是在使用时整个警示装置固定不稳,底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使警示装置在行走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容易导致警示装置发生磕碰影响警示装置的正常使用的问题,通过在底座内部左右相对设置了滑轮收放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动推杆,使电动推杆伸展带动承重杆转动,使滑轮与地面垂直,然后推动机体使机体移动,达到移动机体的作用,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警示装置移动效果差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轮收放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轮收放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警示灯-2、进风口-3、出风口-4、支撑杆-5、立柱-6、底座-7、电源线-8、控制开关-9、警示灯装配座-10、凹槽-11、叶轮-12、第一弹簧-13、检测槽-14、钢丝-15、第二弹簧-16、滑轮收放装置-17、抽气孔-18、单向阀-19、配重块-20、连接板-171、承重杆-172、加强筋-173、固定件-174、连接件-175、连接杆-176、滑轮-177、电动推杆-178、限位块-179、固定块-1710、安装板-1711、荧光块-172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包括机体1,支撑杆5,用于对机体1进行固定安装;立柱6,用于对于支撑杆5进行固定支撑;底座7,用于对滑轮收放装置17进行固定安装;滑轮收放装置17,用于对底座7进行移动;其中,所述支撑杆5呈圆柱体状,并且支撑杆5长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其中,所述底座7长度设置为三十厘米宽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并且底座7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其中,所述机体1前端面等距设置有警示灯2,所述机体1左端中部设置有进风口3,并且进风口3与机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出风口4,并且出风口4与机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1底端中部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底端垂直固定有立柱6,所述立柱6底端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支撑杆(5),用于对机体(1)进行固定安装;/n立柱(6),用于对于支撑杆(5)进行固定支撑;/n底座(7),用于对滑轮收放装置(17)进行固定安装;/n滑轮收放装置(17),用于对底座(7)进行移动;/n其中,所述支撑杆(5)呈圆柱体状,并且支撑杆(5)长度设置为十五厘米;/n其中,所述底座(7)长度设置为三十厘米宽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并且底座(7)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杆(5),用于对机体(1)进行固定安装;
立柱(6),用于对于支撑杆(5)进行固定支撑;
底座(7),用于对滑轮收放装置(17)进行固定安装;
滑轮收放装置(17),用于对底座(7)进行移动;
其中,所述支撑杆(5)呈圆柱体状,并且支撑杆(5)长度设置为十五厘米;
其中,所述底座(7)长度设置为三十厘米宽度设置为十五厘米,并且底座(7)外表面粘接有一层防水防氧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前端面等距设置有警示灯(2),所述机体(1)左端中部设置有进风口(3),并且进风口(3)与机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出风口(4),并且出风口(4)与机体(1)呈贯通结构,所述机体(1)底端中部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底端垂直固定有立柱(6),所述立柱(6)底端通过螺栓紧固有底座(7),所述底座(7)背面左端设置有电源线(8),所述底座(7)顶部右下端固定有控制开关(9),所述底座(7)内部左右相对设置有滑轮收放装置(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道路与桥梁工程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四端设置有警示灯装配座(10),所述机体(1)内部下端左右水平相对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中部设置有叶轮(12),所述警示灯装配座(10)底端中部左右相对设置有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底端固定有检测槽(14),所述机体(1)内部下端贯穿有钢丝(15),所述钢丝(15)下端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6),所述警示灯装配座(10)中部嵌入有抽气孔(18),所述抽气孔(18)右端固定有单向阀(19),所述底座(7)内中部设置有配重块(20),所述警示灯(2)和电源线(8)均与控制开关(9)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小轩,
申请(专利权)人:毛小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