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42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包括水淬火槽槽体和加长槽体,水淬火槽槽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钢槽,加长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导轮,导轮与限位钢槽相配合以将加长槽体安装在水淬火槽槽体内,加长槽体内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加长槽体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均与调节板垂直,且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上均设有与第一卡槽匹配的限位槽。该装置还包括提升泵,提升泵位于水淬火槽槽体内且安装在加长槽体的一侧。

A device for improv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pper plating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淬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水淬火作为电镀热处理重要组成部分,钢丝经过明火炉后完全奥氏体化,再经过AQ水淬火缓慢冷却,钢丝组织由奥氏体向过冷奥氏体、(细)珠光体、索氏体转变,最终形成以索氏体为主的金相组织。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各钢帘线企业在原辅材料(盘条)投用上逐步用低碳盘条(如72C、82C)替代高碳盘条(如82C、92C)生产高强度规格帘线(如HT、ST),为达到盘条跨等级替代的目的,需大幅上调镀铜丝抗拉强度来满足各规格帘线的破断力需求,但现有水淬火WT2槽额定长度受限制,镀铜丝机械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各替代规格镀铜丝抗拉强度需求,导致盘条替代工作受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淬火WT2槽额定长度受限制,镀铜丝机械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各替代规格镀铜丝抗拉强度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包括水淬火槽槽体、加长槽体和提升泵,水淬火槽槽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钢槽,加长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导轮,导轮与限位钢槽相配合以将加长槽体安装在水淬火槽槽体内,加长槽体内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加长槽体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均与调节板垂直,且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上均设有与第一卡槽匹配的限位槽,提升泵位于水淬火槽槽体内且安装在加长槽体的一侧。较佳地,加长槽体的与调节板垂直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用以固定调节板的第二卡槽。较佳地,加长槽体的与调节板垂直的侧面上设有把手。较佳地,导轮的数量不小于限位钢槽的数量。较佳地,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的截面为四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限位槽与调节板上不同位置的第一卡槽相配合,实现调节第一限位挡板与加长槽体侧壁之间、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二限位挡板之间、第二限位挡板与加长槽体侧壁之间的距离,拓宽了使用范围,可同时满足多规格镀铜丝抗拉强度的需求;同时通过提升泵的设置,能够保持加长槽体内的液位充足,保证水淬火效果,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的加长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限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包括水淬火槽槽体1、加长槽体2和提升泵5,水淬火槽槽体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钢槽11,加长槽体2的底部设置有导轮21,导轮21与限位钢槽11相配合以将加长槽体2安装在水淬火槽槽体1内,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导轮21与限位钢槽11卡合固定且加长槽体处于水平状态,加长槽体2内设置有调节板22,调节板22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3,加长槽体2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挡板23和第二限位挡板24,第一限位挡板23和第二限位挡板24均与调节板22垂直,且第一限位挡板23和第二限位挡板24上均设有与第一卡槽3匹配的限位槽4,提升泵5位于水淬火槽槽体1内且安装在加长槽体2的一侧以保持加长槽体2的液位充足,加长槽体2靠近提升泵5的一侧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连接提升泵5,加长槽体5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与提升泵5的进水口连接。优选地,加长槽体2的与调节板22垂直的两侧面的内侧设有用以夹持固定调节板22的第二卡槽6,以便于更换设有不同形状第一卡槽的调节板,满足不同限位挡板的固定需求。优选地,加长槽体2的与调节板22垂直的侧面上设有把手7,以方便将加长槽体2安装在水淬火槽槽体1内或者将加长槽体2从水淬火槽槽体1内卸载。优选地,导轮21的数量不小于限位钢槽11的数量。优选地,第一限位挡板23和第二限位挡板24的截面为四边形。本技术的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通过限位槽与调节板上不同位置的第一卡槽相配合,实现调节第一限位挡板与加长槽体侧壁之间、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二限位挡板之间、第二限位挡板与加长槽体侧壁之间的距离,拓宽了使用范围,可同时满足多规格镀铜丝抗拉强度的需求;同时通过提升泵的设置,能够保持加长槽体内的液位充足,保证水淬火效果,使用方便。本技术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技术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淬火槽槽体、加长槽体和提升泵,所述水淬火槽槽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钢槽,所述加长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限位钢槽相配合以将所述加长槽体安装在所述水淬火槽槽体内,所述加长槽体内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加长槽体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挡板均与所述调节板垂直,且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提升泵位于水淬火槽槽体内且安装在加长槽体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镀铜丝抗拉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淬火槽槽体、加长槽体和提升泵,所述水淬火槽槽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钢槽,所述加长槽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轮,所述导轮与所述限位钢槽相配合以将所述加长槽体安装在所述水淬火槽槽体内,所述加长槽体内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加长槽体内还设有第一限位挡板和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挡板均与所述调节板垂直,且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提升泵位于水淬火槽槽体内且安装在加长槽体的一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彪刘世军丁玉生徐蠡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